祝賀!10月9日7時43分,我國的太陽探測器——夸父一號正式發射升空!太陽活動第25周期正在加強,太陽越來越狂暴,我國探測器即將一探究竟!
早在2011年的時候,我國就已經提出計劃,要發射一顆太陽空間探測衛星了。2016年,相關項目通過驗收評審,當時這顆衛星被命名為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ASO-S)。
今年7月的時候,衛星工程總體(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向全國徵集ASO-S的名稱,一共收集到25000多份提名 ,大約1/3都提名將其稱為夸父。這個名字毫無疑問地入選,因此又被稱為夸父一號。今天,夸父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升空,開始它的太陽探測之旅。
為什麼歷經11年的宏大項目,最終在今年發射升空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國科學家是按照太陽周期來計劃的。
我們知道,太陽除了進行氫聚變發光發熱之外,還會產生各種各樣劇烈的太陽活動,比如太陽黑子、耀斑等等。太陽活動的強弱並不固定,但遵循着一定的規律性,一般以11年為周期,會經歷一個變強到極大,然後再逐漸衰弱的過程。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在2019年底的時候,人類記錄到的太陽活動第24個周期正式結束,隨之而來的就是第25個周期,目前我們就處於這個太陽周期內。大約在2024-2025年間,太陽的第25個周期即將迎來極大,然後再衰弱。
從今年開始,太陽就已經變得非常活躍,甚至可以說有點狂暴了。比如年初的時候,馬斯克Space X公司的四十幾顆星鏈衛星就因為太陽耀斑被摧毀。在此之後,還有許多耀斑、黑子以及日冕物質拋射等太陽活動此起彼伏。
夸父一號的設計壽命是4年,也就是說,它最早將在2026年退役,彼時已經度過了本個太陽周期的極大。可以說,我國在今年發射夸父一號,恰好可以完美地覆蓋太陽活動第25個周期的最活躍片段,獲取到最關鍵的數據。如果它的壽命進一步延長,還有望觀測到太陽活動由強轉弱的過程。
夸父一號質量約為859千克,在太陽探測衛星中屬於中等行列。它一共攜帶了3個科學載荷,分別是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全日面矢量磁像儀和硬X射線成像儀。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這給我們研究這種天體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即便如此,我們對於太陽的了解也還是非常有限的。就以太陽活動周期為例,說是11年,其實每一個周期持續的時間都不一樣長,天文學家需要在一個周期結束一段時間後,才能「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它已經結束了。
除此之外,太陽的活動也非常神秘。而夸父一號的使命,正是通過對太陽的「一磁兩暴」進行觀測和分析,從而了解太陽活動的深層機制。
所謂的一磁兩暴,指的是太陽磁場、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
太陽磁場是太陽活動產生的根源,伴隨着複雜的磁斷裂、磁重聯現象,太陽黑子等活動就有可能出現。它們之間到底有何關係,仍然需要天文學家進一步研究。
太陽耀斑指的是太陽表面一種局部區域突然和大規模的能量釋放的過程,在幾分鐘到幾十分鐘的暴發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可能相當於上百億顆氫彈的威力!
日冕物質拋射指的是被拋射出太陽表面的等離子體,它們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可以達到每秒1000公里,並且延伸到一個太陽直徑外的距離。比如起名前幾天分享的國外天文攝影師拍攝的一張日冕物質拋射的藝術圖,其長度達到了驚人的160億公里!
太陽活動如果過於劇烈,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威脅。除了可以摧毀衛星之外,還可能破壞地面的電氣設備。因此,天文學家們一直在關注着太陽的動向,了解它的強弱變化,未雨綢繆。人類更需要提防它會不會出現更加恐怖的活動,以至於造成更大的破壞,比如《流浪地球》中的危機。這就是夸父一號的使命。
在發射升空後,夸父一號將會在距離地表大約720公里的太陽同步晨昏軌道運行。在這個軌道上,它幾乎不會長時間地被地球的陰影遮住陽光,從而實現對太陽的幾乎不需要間斷的觀測,大幅提高觀測效率。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首席科學家甘為群介紹,夸父一號在數據獲取方面是當之無愧的「大胃王」,它每天就能積累和回傳約500GB數據,相當於向地球發送幾萬幅太陽的「高清大圖」。再加上處理和加工,其每天產出的數據恐怕連一台家用電腦都裝不下。按照它運行4年來算,那就相當於差不多一千五百台家用電腦的存儲量!
這些數據在被接收、還原後,會發送到位於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衛星數據分析中心,並且會有專業的科研人員將其轉化為可供科學研究的圖像、資料。
除了夸父一號之外,我國還有一顆太陽探測衛星,那就是羲和號。
羲和號全稱是太陽Hα光譜探測與雙超平台科學技術試驗衛星,它是在2021年10月14日發射升空的,運行於距離地表516公里的軌道上。今年8月,我國科學家首次公布了羲和號的探日成果,創下了5個國際首次,再一次彰顯了我國的航天大國地位。
羲和號發射之前,我國在太陽研究方面僅有極少數臨時的空間載荷,並且極大程度上依賴於國外的觀測設備。隨着羲和號的升空,我國終於打破了在該領域的被動局面。這一次有了夸父一號,我國在太陽探測方面雙劍合璧。它們的數據不僅可以滿足我國科學家的研究需求,甚至可以分享給國際天文學家。
根據計劃,我們的夸父一號將會把這些數據共享給國際同行。未來我國有望開展國際培訓,指導外國科學家如何下載、使用我們的軟件,並用這個軟件分析夸父一號獲取的海量數據,真正展現我國的大國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