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諾貝爾獎花落誰家?這些人都是大熱門

提起諾貝爾獎,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

作為目前世界範圍內科學和文學領域的最高獎項,諾貝爾獎從1901年首次頒發以來,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

10月3日,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瑞典科學家Svante Pääbo獲獎,以表彰他「在已滅絕古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方面的發現」。

2022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42.8萬元)。

在2015年10月,中國醫藥學家屠呦呦也曾獲得這個獎項。

獲獎理由是她發現了大名鼎鼎的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由此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2022年諾貝爾各獎項的頒佈時間如下:

  • 10月3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已公布);
  • 10月4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 10月5日,諾貝爾化學獎公布;
  • 10月6日,諾貝爾文學獎公布。


今年諾貝爾獎的熱門奪獎名單中,多名華人科學家被提及:

發明「孕婦血漿檢測胎兒DNA的無創檢測的方法」的盧煜明

首次發現了「一種被稱為TDP43蛋白聚集在額顳葉痴呆(FTLD)和漸凍症(ALS)中的作用」的李文渝

製造了柔性「電子皮膚」半導體聚合物的化學工程師鮑哲南

2022諾貝爾文學獎10月6日公布,有三名中國作家成了熱門:殘雪閻連科余華

有關諾貝爾獎你的了解有多少呢?

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於1901年開始每年頒發的5個獎項,包括: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

所以,記住了嗎?

諾貝爾沒有數學獎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設立了瑞典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通稱「諾貝爾經濟學獎」,不屬於1895年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5個獎項。

諾貝爾其人其事:

諾貝爾是瑞典的工程師,發明家,一生擁有 355 項專利,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諾貝爾還有另一個身份:炸藥大王。

他設立許多工廠生產,大量的軍火被運送到戰場上,靠軍工製造累積了巨大財富。

同時,他所發明的炸藥被用作開山劈石、進行各種工程建設的利器,推動了世界的發展。

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為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

諾貝爾獎金為什麼發到現在都沒發完?

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創立了,已經頒發了一百多年,金額遠遠超過了原始資金。

諾貝爾基金會其實更像一個投資公司,將這筆錢投資、再投資,屬於典型的永續型基金。

諾貝爾獎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獎項,獲獎的成果基本上代表了人類科學研究、文學與和平領域最高貢獻。

諾貝爾獎是一種象徵,意義在於激勵人類在發展探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不斷創新。

對於孩子來說,諾貝爾獎更像是一顆在成長之路上的指明燈,隨時鞭策和激勵自己前行。

童書姑姑今天帶來三套與諾貝爾獎有關的繪本,讓孩子們與諾貝爾獎來一次「零距離接觸」。

1《諾貝爾獎評委寫給孩子的萬物簡史》

從天文到地理,從物理到化學,從生物到科學實驗,看這一本就夠了。

作者盧克·奧尼爾教授是2009年諾貝爾獎評委,這是他獻給孩子們的一份禮物,跟着他從宇宙開始,穿越星系,來到地球的大好河山;

再進入奇妙的人體,探索萬物構成的基本單位元素和原子

宇宙奧秘、地球科學、人體漫遊、微觀世界,在這本書里都能找到答案,涵蓋了5-13歲孩子必知的科學知識。

其中還包含了很多物理、化學、生物基礎知識,讓孩子愛上思考與探索。

2《諾貝爾文學家繪本》


每年諾貝爾獎文學獎都是人們討論最多的獎項,這套《諾貝爾文學獎繪本》精選了10個適合孩子閱讀的作品,並改編成了繪本。

5個成長故事: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黑塞的《可怕的奧古斯都》、吉卜林的《狼孩莫格里》、梅特林克的《青鳥》和泰戈爾的《新月集》;

5個陪伴故事:斯坦貝克的《小紅馬》、福克納的《許願樹》、葉芝的《神奇兄弟》、希梅內斯的《小毛驢與我》、法朗士的《蜜蜂公主》。

這些作品有着高尚的文體、人道主義情懷、富有同情的幽默感和對社會的敏銳觀察。

讓大師的作品,伴隨着孩子走進一個夢境與幻想、沉思與激情交織的世界。

3《我真能得到諾貝爾獎?》


諾貝爾離我們普通人很遠嗎?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答案。

書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喜歡畫畫、熱愛觀察的小姑娘。有一天她發現了一顆有花紋的蛋,她很想知道這顆蛋會孵出什麼來,於是開始寫觀察日記。

在做了許多科學研究之後,小姑娘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科學大獎的肯定嗎?

科學研究是遙不可及的存在嗎?當然不是!

好奇心與觀察是科學研究的起點,持之以恆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繪本里的爸爸媽媽,面對小姑娘的異想天開,沒有反對或打擊孩子,而是支持她寫觀察日記,給予孩子肯定和成就感,也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為孩子進一步探索科學提供了幫助。

雖然我們不可能人人都獲得諾貝爾獎,但是當你懷揣着一顆好奇的心,並堅持着努力走下去,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最後,向所有諾貝爾獎獲獎者致敬。

版權說明:本文為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圖片版權屬於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