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開二度|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夏普利斯時隔21年再獲諾獎

「TOP大學來了」小編按,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美國科學家卡羅琳·貝爾托西 (Carolyn R. Bertozzi)、丹麥科學家摩頓·P·梅爾達爾 (Morten P. Meldal)、美國科學家卡爾·巴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榮膺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在點擊化學和生物正交化學領域作出的貢獻

「TOP大學來了」小編注意到,K. Barry Sharpless曾於2001年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時隔21年後再次獲得諾獎。讓我們祝賀Sharpless!

三位獲獎者將平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52萬元)的獎金。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截圖

化學,是與諾貝爾本人工作聯繫最緊密的科學,同時也是諾貝爾在遺囑中提到的第二個獲獎領域。

化學更像處於不同科學領域交接的中心位置,一邊接近為其提供理論基礎的物理學,另一邊又接近生物學,因為生物學科其實是整個化學學科最複雜領域的延伸。

就獲獎領域而言,有至少 25 名獲獎者在有機化學研究中做出貢獻,比其他任何領域的獲獎者都多。

由 20 世紀諾貝爾化學獎的發展趨勢可以預見,隨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理論化學和計算化學將會在 21 世紀得以蓬勃發展,生物系統的研究可能會變得更加重要,從單個大分子轉向大型交互系統,比如化學信號和包括大腦在內的神經功能。


187 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諾貝爾化學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截至 2021 年,共有 187 人獲獎。

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於 1901 年頒發給荷蘭化學家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以表彰他「發現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溶液滲透壓」。

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而其他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瑪麗·居里(Marie Curie)和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則是在不同學科領域。

歷史上,諾貝爾化學獎有 8 次暫停頒發,分別發生在 1916 年、1917 年、1919 年、1924 年、1933 年、1940 年、1941 年和 1942 年。


審核、編輯:大可

版權聲明:本文由「TOP大學來了」綜合自「諾獎官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轉摘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