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遺傳密碼與易經有關?生命密碼究竟是不是外星來客

早在1953年,沃森克里克就向世界宣布了他們的重大發現,那就是雙螺旋結構的DNA,相信不少人都見過這個擰得像麻花一樣的東西,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認為,只要是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幾乎都是由不同的DNA所組成的,其中存儲着大量的遺傳的秘密,各種生命體也是通過它不斷編譯複製傳承,最終從一個胚胎逐步發展,直至生命的盡頭。

可以說DNA的發現,為人類打開了通往生命奧秘的大門,人們也為此在不斷探索着。

DNA的神秘,在於它的遺傳密碼,了解了編碼才能了解生物體蛋白庫,早在1990年10月,基因組測序就已經被提上了日程,遺憾的是,13年的時間裏,人體基因序列也才完成了92%,餘下的8%一度令科學家們陷入了困境。

說起原因,其一是受困於當年的技術,其二是剩下的8%裏面,包含了亘古以來人們都想了解的長壽基因,科學家們覺得,為了其中的關鍵信息,等等也是可以的,但可能連科學家們自己也沒想到,這一等就等了近20年,其中不少科學家已經帶了幾波的學生了吧!

時間來到2022年1月,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向全世界宣布了一個重大的消息:他們對人類基因組的測序終於完成了。不得不說,這是個令人內心雀躍的消息,是不是有一種終於揭開生命秘密的感覺呢?

但是,科學嘛就是幾家認同幾家懷疑,在這一消息宣布之後,立刻有不少人對此產生了懷疑,這其中就包括佛羅里達州的遺傳學家理乍得·戈登。

戈登是這樣認為的,他說:將一根DNA分子拉成一條直線約1.8米,一個氫分子只有0.12納米,這也就是說它們之間有着100億比一的差距,如此看來DNA在微觀世界中其實是一個龐大的物質載體。

學過生物的小夥伴都知道,DNA上有一個化學部件叫鹼基,而鹼基呢又是成對成對出現的,那麼鹼基對又能決定什麼呢?你猜得沒錯,就是遺傳,比如說單眼皮、雙眼皮、發色、甚至是你的身高、體重、家族遺傳史等等,都是通過它決定的,按照人類的46條DNA分子來計算,就是31億對鹼基,可想而知,這該是一個多麼龐大的信息數據庫啊?

在我們的知識體系中,絕大多數人(主流學者)認為DNA是進化而來的,人從最開始的氨基酸,過五關斬六將,靠着全程開掛的主角運氣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可也正是這一點,正中了戈登懷疑的靶心。

時間來到了2013年,當時正在巴爾迪姆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戈登,正與沙洛夫做着一個有意思的推算,他們從DNA分子的基本構成單位(核苷酸)開始進行進化推演,結果是,想林進化成如今的46條DNA分子,足足需要97億年,這一下問題就嚴重了,要知道,我們的地球才剛剛擁有45億歲左右的壽命,97億年,這甚至遠遠地超出了太陽系的年齡,BUG太大了吧?

伴隨着戈登的這一理論,催生了一個叫泛生論的說法,泛生論認為,DNA其實早在太陽系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而地球上的微生物,都來源於宇宙,就比如細菌,它就極有可能是地球形成之初,不開眼的彗星撞擊後帶來的生命體,也就是這些細菌,慢慢適應了地球的環境,它們開始進化,一步步走到今天。

雖然泛生論說得有模有樣,但很快就被推翻了。

在我們的概念中,細菌是非常頑固的,但事實上,細菌想要很好地生存下來,不僅需要理想的宿主,更是需要合適的溫度、濕度,這還沒完,根據現代科學驗證,DNA只要暴露在自然環境中那就是一個死,試想地球形成之初,那個環境、那個氣候,可能性真心不太高,即便是存活了下來,想要進化成生命體,就真的需要主角光環加持才行了吧!

有不少小夥伴可能都不太了解細胞,細胞的最外面是細胞膜,細胞膜上面有着鞭毛(細胞靠它運動),細胞裏面的大分子包含着DNA、蛋白、RNA(核糖核酸)等等,曾經有人將細胞比作一個城市,DNA就是這個城市的規劃圖,除此之外,請你想像一下,若要建造這樣一座城市,所需要的各種物質,其數量一定是龐雜的,所以哪怕是克里本人,在發現DNA之初,也對進化論持懷疑態度,他甚至在發現DNA的20年後在他的論文中寫道,DNA根本不可能在45億年間形成。

說到這裡,本文的重頭戲要來了——偉大的結構組織設計假說,這種假說有意思之處在於,它認為人類就是造物主創造的。

故事要從1985年說起,當時正就讀於瑞士蘇黎世的卡爾榮格學院的一個大學生,這一天她在圖書館剛好讀到一本關於中國易經的書,書中提到,易經其實與遺傳DNA有着不同尋常的關係,這位學生就是後來的沃爾特教授。

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易經作為東方古老而神秘的哲學書籍,不僅能尋卜問卦,更能逢凶化吉,它來源於八卦,相傳是由太昊伏羲氏所創,之前有三個版本(即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目前流傳於世的僅剩《周易》,根據記載《周易》是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時推演出來的,周文王將伏羲八卦兩兩疊加得出了64卦,單卦由長短直線組合而成,不同的卦象有不同的卦詞,每一條直線或斷線被稱作爻,不同的爻也有着不同的爻詞,對應着卦詞和爻詞,能得出不同的推演,由此可推世間前後事,但可惜的是,現今沒幾個人解得明白。

有意思的是沃爾特是個腦路清奇的人,她立志要將生命密碼與易經的聯繫進行到底,她在讀完博士順利地成為了德克薩斯奧斯丁神經科學和意識學院的科學家後,輾轉來到了中國學習,令她沒想到的是,她發現對此有着濃厚興趣的遠不止她一人。

原來早在1973年,一個叫舒伯格的德國科學家就寫過一本《易經與遺傳密碼》的書,書中試圖解釋了易經與遺傳的關係,雖然不太成功,卻為了沃爾特帶來了一些啟發,沃爾特從玄學出發,她認為道即是宇宙之初的原初法則,DNA、遺傳都是由此而生的,易經的64卦也與此殊途同歸。

那麼沃爾特究竟是怎樣連接這兩者的呢?

眾所周知,DNA是由T-C-A-G四個字符組成,這四個字符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可能出現,而他們的總數就是64(如下圖的形式),這一下是不是與周易的64卦對上號了呢?

可但是,雖說能夠與64對得上的不僅這個,但沃爾特博士堅信這是一種混沌模式,什麼是混沌模式呢?簡而言之就是同一種創生模式的兩種表達。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人想要將DNA和易經對應上,但推演出來的東西都多少有點說不過去,直至90年代,沃爾特博士建立了一套密碼轉換體系。

比如說UGA(終止密碼子),在沃爾特的體系中對應的就是周易第12卦(否卦),大概就是下面這個樣子,對周易有所了解的小夥伴可能都知道,否卦有着閉塞不通的意思(上乾下坤,陽走上陰走下,各走各路,故為不通),這個不通則與UGA正好相符。當然,確實也有比較複雜不好對應的地方,比如絲氨酸,可能就需要六個密碼子,對應的也就要有六個卦象,想要吻合其實還是非常困難的。到目前為止,雖不能說全部信息都可以吻合,但至少讓人們有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一切都還在探索當中,不得不說人類基因組測序,對人類的發展是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的,它為我們建立起了龐大的基因庫,更是為各種疾病的治療和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當年基因組的負責人柯林斯(美國前衛生院院長),在完成項目之時慨嘆道:我們懷着謙卑,也懷着敬畏,偷窺到了生命的奧秘 ,這本來就是只有造物主才能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