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昆蟲可能也會感覺到疼痛



有證據表明,昆蟲的中樞神經系統比人類更能感覺到疼痛。

科學家們曾經出於好奇在動物身上進行了我們現在仍然認為是非常可怕的實驗。

現下,對脊椎動物進行研究必須先向倫理委員會提交申請,以表明研究的價值超過了對受試者的任何傷害。章魚和魷魚等頭足類動物現在也開始受到同樣的保護。

在神經科學家的語言中,傷害感是神經系統對有害或不愉快刺激的感受,如極端溫度、壓力或強烈的化學攻擊。

動物(包括昆蟲)對這些信號作出反應,以限制可能阻礙生存的物理損傷。

現在,問題的焦點是昆蟲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感覺疼痛,還是局部受傷後肢體的反應。

畢竟,昆蟲的中樞神經系統比哺乳動物複雜得多,只有少數腦細胞專門處理這些疼痛輸入。特別是,它們缺乏阿片受體,而阿片受體對我們大腦中的疼痛控制至關重要。

然而,博士生瑪蒂莉達·吉本斯認為,這並不意味着他們缺乏相同能力的更簡單版本。

受傷的感覺與疼痛密切相關,但它們不是一回事。我們的身體有時可以在不改變傷害性反射的情況下調節疼痛,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過多的疼痛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例如,疼痛會在受傷害後才出現,這會迫使我們不要使用受傷的肢體。

奇怪的是,在不改變疼痛程度的情況下,也觀察到相反的情況,也就是傷害感增加。

然而,我們缺乏對昆蟲傷害感和疼痛之間關係的理解,因此作者探索了昆蟲控制傷害感的能力。

行為研究表明,昆蟲可以調節有害行為。這種調節至少部分由中樞神經系統控制,因為介導這種優先性的信息是由大腦處理的。

作者確定了昆蟲在創傷事件中產生的特定神經肽,可能作為疼痛抑製劑,類似於阿片類藥物在人類中的作用。

如果果蠅反覆暴露在高溫下,加熱後反應會變得更快。參與這種致敏作用的一些分子與在人類身上看到的分子相同。它確定了向大腦發送有害信息的方式。

即使是最著名的昆蟲行為之一,雌性螳螂自相殘殺,也可能揭示這個問題。

臭名昭著的是,雄螳螂對被咬掉的反應是更努力地交配。要做到這一點,雄性必須抑制它自己對攻擊的反應。

論文指出:「這一證據表明昆蟲沒有疼痛感。然而,這更可能表明昆蟲可以優先考慮其他行為需求,並在某些情況下減少有害行為。」

這反過來又指向了一種集中的反應,這反過來又使疼痛感覺更合理,而不是更少。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仍然不知道如何處理昆蟲大腦中的疼痛,但如果這是真的,那就比計算我們的反應更重要。

如果我們發現昆蟲確實感到疼痛,我們真的能像對待昆蟲一樣對待它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