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該警惕了嗎?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隨着全球氣溫逐漸升高,地球似乎正在像霍金所說的那樣,往火球的方向發展

地球變火球

據統計,目前全球的平均氣溫已經較工業化社會前,升高了約1.1℃,並且這個氣溫變化的趨勢還在一直持續。

由氣溫升高帶來最可怕的危險之一,就是終年冰川及凍土層的融化

近年來,人類頻繁在凍土帶內發現遠古動物遺骸,這其中包含的危險,絕不僅僅是其可能釋放的甲烷二氧化碳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在加拿大北部凍土帶內,發現一頭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人類是否該警惕了?

冰川融化

4萬年前的動物遺骸

2022年,一家礦業公司正在加拿大北部的克朗代克金礦區,尤里卡溪永久凍土層作業,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挖金礦

然而當工人使用挖掘設備,挖第二鏟的時候,感覺土層下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東西。

看上去黑乎乎的,但是並不硬,似乎是一具屍體

工人們猶記得,近年來在凍土帶區域,經常出現一些動物遺骸,它們往往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於是他們趕緊停止作業上前查看。

挖礦

比如在北半球凍土帶陸續發現的猛獁象、毛犀牛、洞穴獅和史前小馬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人類對地球生物的認知,以及對地球的了解。

果不其然,這幾乎是一具完整的大象屍體,在低溫缺氧的凍土層中,它一直沒有腐爛。

很快工人們就做出判斷,現代的大象一般都生活在亞非地區,絕不可能跑到冰天雪地的加拿大凍土帶來,所以這可能是科學家們所說的猛獁象

疑似猛獁象

於是他們將其挖出來,連忙送到相關專家手中。

4萬年前的猛獁象

專家隨機給這具動物遺骸解凍,此時他們還不敢確認其身份,直到加拿大古生物學家對其做全面的檢查。

解凍後的遺骸,皮膚和肌肉都具有一定彈性,並且身體大部分都保存完好,不得不說凍土層在保存屍體這方面,做得相當好啊。

經過一系列的檢測後,這頭長1.4米的大象確實就是猛獁象,並且是一隻僅一個多月大的雌性幼崽

解凍後的小象

大約在4.2萬年前,由於一些外在因素,使得它和母親失散,最終被大雪覆蓋,隨後冰封在了凍土層中。

發現動物遺骸的好壞

實際上,每一次發現遠古動物遺骸,,對於人類來說可以說是悲喜交加

遠古動物遺骸可以加強人類對地球的了解

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這些遺骸,「穿越」到數萬年前,去看看那時候地球的模樣。

遠古動物遺骸

就像這頭猛獁象一般,通過它身上的一些物質,比如未消化的植物DNA等,古生物學家們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個當時的生態環境,感受地球當時的狀態。

最關鍵的是,猛獁象在500多萬年前,就已經生活在地球上生活了,直到數千年前,才悉數滅絕。

所以通過這些動物遺骸,古生物學家或許也可以找到它們真正滅絕的原因,並以此來對地球現在的環境變化,做出一定的行動。

猛獁象

遠古動物遺骸帶來的危險可能更大

但是,對於全人類來說,這可能並不是一件好事

這些長久冰封在永久凍土層中的動物遺骸,其本身就是甲烷的來源,而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它們身上可能攜帶的病毒

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遺骸,都能在其重現大地的那一刻被人們發現。

所以從裸露到地表的那一刻起,它們就可能開始釋放甲烷,並且一些病菌也開始從其體內跑出來,禍害到其他現生動物身上

病毒

比如,在2016年,隨着氣溫變暖,凍土層融化,一頭攜帶炭疽病毒馴鹿屍體裸露在西伯利亞的地表上,它大概於70多年前病死

隨後的一段時間裏,周圍的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大量的動物被染上病毒,最終導致2000多隻馴鹿死於炭疽熱,甚至還有96人因此入院。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炭疽病毒並不會在凍土層中死去,甚至其冰封的時間越長,活性也就越強

馴鹿

凍土帶的融化,預示着災難的開始

其實,這些動物遺骸的出現,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鐘

凍土帶一般位於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其中的凍土可以分為上下兩層,厚度大約從幾十厘米到數十米

這裡的氣溫很低,但含水量很高,很多動植物在死後,都可能會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被封存在地下,最終成為永久凍土層的一部分

凍土層的融化將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

在這些動植物遺骸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碳

凍土

一旦它們裸露到地表,勢必會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和甲烷,進一步導致全球氣溫變暖,最終使得地球陷入惡性循環

根據科學家估計,全球凍土帶的有機碳儲存,大約是大氣層中含碳量的兩倍。

而目前全球範圍內的凍土已經超過590萬平方公里,其中有大部分位於北半球。

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對凍土層在未來的融化情況進行模擬。

全球凍土分佈

結果顯示,在未來的200年內,地球的凍土層融化會向大氣中排放大約1900億噸碳,這幾乎相當於全球500多年的碳排放總量

還有科學家認為,這個時間很有可能提前。

因為在過去30多年內,北極圈的平均氣溫就已經上升了超過3℃

因此推測,到本世紀末,北極圈的氣溫還會再上升10℃,屆時北極冰川可能全部融化,而凍土層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也將悉數被釋放出來。

持續升溫導致冰川融化

凍土層中含有大量病毒

此外,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那樣,很多動物遺骸中,都含有大量的病毒

而在凍土層中也不例外,並且威力巨大。

2014年,法國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了一種3萬年前的「巨型病毒」,因為它幾乎比常規的病毒大10倍左右。

在實驗室中,當病毒回歸常溫狀態,它們幾乎立馬復活了,並且具有極強的傳染性。

病毒

此外,美國和中國科學家還在冰川中發現了28種現代沒有的病毒,一旦這些病毒不慎逃出,那麼勢必會掀起一場比新型冠狀病毒還可怕的疫情。

由此可見,發現動物遺骸的背後,隱藏着人類可能面臨的巨大危機。

人類應該警惕起來

對此,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盡最大的可能,緩解全球氣溫變暖的速度。

而相比凍土層融化釋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我們更需要注意人類活動對二者的排放。

大量排放溫室氣體

面對這樣的惡性循環,我們絕不能袖手旁觀,因為地球不僅是我們的家園,也是後世千秋萬代的家園。

古甲烷專家表示,遠古時代的甲烷大量快速釋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對於現代人類來說,卻可能隨時隨地都在釋放甲烷

值得一提的是,甲烷帶來的溫室效應可比二氧化碳要強上86倍,二者都屬於含碳的溫室氣體,所以減少碳排放至關重要。

甲烷結構

如今,我們已經在儘力使用清潔能源,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並且計划到2050年後,實現零碳排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出積極地響應。

不論是綠色出行,減少糧食浪費,還是拒絕一次性用品等,都能夠在減少碳排放上,做出一定貢獻,當這些舉動不斷累積起來,我們的地球仍舊有機會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