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航天水平只相差15年?航天院士:真實差距可能遠不止這些

隨着科技的發展,很多國家的綜合實力進步非常快。尤其是在航天領域,大家更是爭先恐後。因為很多國家已經認識到,未來的太空研究對國家的發展乃至人類的可持續生存,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自古以來,弱者都會選擇向強者看齊,所以很多國家都把美國當作是自己學習的榜樣,當作是追求的目標。畢竟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造出空間站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把穿梭機發射到太空的國家。航天實力象徵著一個國家的綜合水平,如果國家沒實力,在航天領域根本不可能有所建樹。

可近年來,很多國家都把中國當成學習的榜樣,因為中國在航天領域的發展速度,似乎已經趕超美國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對此我國專家表示,事實可能遠比我們想像的要殘酷得多。因為在這項技術上,美國至少領先我們15年甚至更久。那就是航天發動機技術,美俄等一些國家至少還領先我國20年。就拿美國的「重型獵鷹」火箭來說吧,這是一款民用運載火箭,但它卻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箭之一,推力是我國長征5號的好幾倍。

很多人表示不解,為什麼我們能造出世界一流的五代機,洲際導彈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等,卻偏偏難倒在航天發動機上面呢?以目前的水平實力來看,我國和美國航發技術差距還有多大呢?據專家介紹稱,美國的重型獵鷹火箭近地軌道載荷為65噸,而我國長征5號近地軌道載荷是26噸,僅此一項就存在兩倍多的差距了。除了載荷之外,美國使用的是環保材料,可以多次回收利用。這也使得美國運載火箭的發射成本非常低,他們單次發射的成本只需要1億美元左右,而我國最低也需要3億美元,差距顯而易見。

或許要想追上差距,至少要等到我國的長征9號服役了。那我們造出和重型獵鷹實力相當的運載火箭還需要多久呢?專家表示,至少還需要15年。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們和美國航天水平的差距只有15年呢?對此我國航天院士表示,如果真是這樣就好了。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除非在這15年里,美國的航天實力沒有一點進步。他表示,我國與美國之間的航天實力差距,保守估計至少也有30年。所以在航天領域,我國依然是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