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離海近就一定會多雨?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沿海地區一定會經常下雨,尤其是我國沿海地區的居民,更是會深信不疑,因為他們就生活在沿海地區。也許他們會說,我國的夏秋季節還經常會遭受颱風的襲擾,下雨是分分鐘的事。

但是世上總有特殊的區域,阿塔卡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主體在智利境內,也有部分位於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

阿塔卡馬沙漠在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離岸風和秘魯寒流的綜合影響下,使本區成為了世界最乾旱的地區之一,被稱為世界的「干極」。

這個乾燥的地區,平均年降水量不到1mm,平時的日間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就連仙人掌都很難生長。經科學家考證,這個沙漠在1570年到1971年的四百年間都沒下過雨。由此可見,即使是離海洋很近,也不一定都多雨啊!

更讓人瞠目的事情是,雖然這裡是「干極」,但是這裡並不缺「水」,只是它以霧的形態呈現在人們眼前。

1956年阿塔卡馬地區遭遇大旱時,智利一位退休的教授從該地區植物的生存方式中得到靈感,發明了一種以網捕霧的方法。

當「卡門卻加」霧穿過這張大網時,霧裡的潮濕水汽在細小的網眼裡凝結成了水滴,積攢的水通過大網下方的水槽和輸水管流到一個蓄水桶里。用這種方法收集到的水非常潔凈,可以直接飲用或用作農業灌溉。

這真是印證了那句老話——「知識就是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