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蘇芮、蘇拉、海葵被「除名」 颱風名稱為什麼會被替換?

2025年05月28日10:30:15 科學 9049

記者今天(5月28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在今年2月份召開的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7次屆會上,與會會員達成一致,決定對2024年度3個颱風名稱進行替換。新增的3個颱風名稱分別是「bori」「saobien」和「tianma」。其中,

  • 「bori」由韓國提供,用於替換「doksuri/杜蘇芮」;
  • 「saobien」由越南提供,替換「saola/蘇拉」;
  • 「tianma」由中國提供,替換「haikui/海葵」。

據了解,颱風是一種極具破壞力的自然現象,科學合理的命名規則對颱風監測和預警至關重要,它便於我們準確識別颱風,還承載着一定的氣象文化意義。

颱風名稱為什麼會「以舊換新」?

按照世界氣象組織的規定,亞太颱風委員會負責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的颱風命名、除名及更名事宜。包括中國在內的14個會員各提供10個名字,構成一個完整的命名表,這些名字按順序循環使用。

如果某個颱風因災害過大給某一地區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比如重大人員傷亡、巨大經濟損失等,相關會員可向颱風委員會提出對該颱風名稱進行除名的建議。此外,若某一名稱因其他原因(如具有不雅含義、政治敏感性等)被認為不合適繼續使用,也可能被提議除名。

颱風委員會將根據提議進行商討和投票,若全體成員達成一致意見,該颱風的名稱將被正式從命名表中移除,並由相關會員提供新的替代名字。這一機制旨在確保颱風命名的科學性、適用性和文化適宜性,同時尊重各會員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和文化傳統。

命名規則

在命名規則方面,每個名稱需滿足多項條件:

  • 名稱不能超過9個字母,以便於清晰、準確地傳達信息;
  • 要確保容易發音;
  • 在各會員所使用的語言中應有明確且無不良的含義,不會給各會員帶來任何困擾;
  • 不能是商業機構的名稱。

這些颱風的新名字不僅豐富了颱風命名體系,也展現了各會員國家和地區豐富的文化特色。

杜蘇芮、蘇拉、海葵被「除名」 颱風名稱為什麼會被替換? - 天天要聞

新增3個颱風名稱中文譯名

(總台央視記者 褚爾嘉)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可控硅諧振原理及應用解析 - 天天要聞

可控硅諧振原理及應用解析

在現代電力電子技術和控制系統中,可控硅作為一種重要的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於整流、調速、調壓和諧振電路等領域。特別是在諧振電路中,可控硅的特殊特性賦予了其在控制與穩定方面的優勢。
不懼遠征,揭秘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之旅的「能量底氣」 - 天天要聞

不懼遠征,揭秘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之旅的「能量底氣」

點火升空。本文圖片均為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5月29日1時31分,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將天問二號探測器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問二號任務計劃對小行星2016HO3進行探測、採樣並返回地球,此後對主帶彗星311P開展科學探測。天問二號任務示意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類會因此毀滅嗎?距離成為關鍵因素 - 天天要聞

假如超新星爆炸,人類會因此毀滅嗎?距離成為關鍵因素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藝術加工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宇宙裏面最可怕、危險的是什麼,在看過老劉的《三體》後,很多人對那片黑暗開始有了很大的恐懼,好像「宅」在地球里才是最安全的活法。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 - 天天要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

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矢志建設科技強國——五位科技領域代表講述科研故事新華社記者張泉、溫競華研發載人深潛裝備、探索電磁兼容奧秘、助力乾旱區生態保護……他們奮戰在科研一線,矢志創新、銳意攻關,為建設科技強國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

天問二號發射成功!我國首次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正式啟航 5月29日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後,將探....
天問二號任務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 - 天天要聞

天問二號任務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開啟小行星探測與採樣返回之旅

5月29日凌晨1時3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Y110運載火箭,成功將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8分鐘後,將探測器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轉移軌道。此後,探測器太陽翼正常展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天問二號主要任務目標是對小行星2016HO3進行探測、取樣並返回地球,此後再對主帶彗星...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我還以為是蚊子,沒想到它有這麼強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漢亞心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全根講述「隨手一拍」的經歷時,後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戶外露營時,一隻形似螞蟻的小蟲突然飛到脖子上。她下意識地抬手一拍,瞬間感到頸部一陣灼燒般的刺痛。僅僅幾小時後,她的右臉便出現大片紅斑,並逐漸發展為5厘米×6厘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