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2025年05月26日16:04:04 科學 1095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文:景向

編輯:八卦發電站

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中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日本正式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這句話剛開始也是看的大家有點懵,經過仔細了解後才知道是我們的熊貓要回國了。

而且一下子還是四個熊貓一起回國,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呢?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榮歸故里

當地時間5月23日,日本和歌山縣冒險世界遊樂園發佈消息,園內飼養的4隻大熊貓將於6月28日送返中國。

這4隻大熊貓被譽為 「中日友好特使」 的著名旅日大熊貓 「永明」 的妻女,分別為現年24歲的媽媽 「良浜」,以及8歲的 「結浜」、6歲的 「彩浜」 和4歲的 「楓浜」。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園方曾介紹,日中大熊貓合作保護項目將於今年8月到期,考慮到大熊貓在運輸過程中的身體負擔,雙方商定在氣溫相對涼爽的6月完成轉移。

24歲的 「良浜」 已步入高齡,回國後將在醫療條件更為完善的環境中安享晚年,而 「結浜」「彩浜」 和 「楓浜」 正值青壯年,將參與繁育計劃為壯大熊貓家族貢獻力量。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良浜」 的經歷頗為曲折,2000年7月7日,懷着孕的 「梅梅」 前往日本,兩個月後 「良浜」 出生,此後,「梅梅」 不斷繁殖先後生下多個幼崽。

2008年1 月,「梅梅」 被查出腸梗阻病危,結束了繁殖生涯,並於同年秋天客死異鄉,年僅14歲,而 「良浜」 在媽媽生病後,於2008年開始與 「永明」 繁殖,陸續誕下多個孩子。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良浜」 一家在日本擁有眾多粉絲,它們即將回國的消息傳出後,不少日本民眾表達了不舍之情。

此次返還後若無新的大熊貓赴日,東京上野動物園的 「曉曉」 和 「蕾蕾」 將成為日本國內僅有的兩隻大熊貓。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對於中國民眾而言,「良浜」 一家的歸來備受期待,這些旅日大熊貓回國後,將在適宜的環境中開啟新的生活篇章。

這一送返決定並非突然之舉,而是經過了多方面的慎重考慮,背後有着氣候、經濟、繁育戰略等多方面因素。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背後的考量

6月的日本尚未進入潮濕悶熱的梅雨季,平均氣溫穩定在 25℃上下 ,對於對環境敏感的大熊貓來說,這樣的溫度十分適宜長途旅行。

大熊貓圓滾滾、毛茸茸,十分可愛,但這身 「皮草」 也給它們帶來了煩惱。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熊貓花花

它們天生汗腺不發達,無法有效散熱,一旦環境溫度超過 28℃,就會變得煩躁不安,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還可能出現中暑、脫水等危險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其中,24歲的 「良浜」 更是此次運輸計劃中的重點關注對象,它的關節靈活性大不如前,心肺功能也有所下降,面對長途奔波和環境變化時,比年輕大熊貓更容易出現身體不適。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因為外部氣候條件會直接影響運輸過程中的能耗和設備穩定性,萬一出現故障,後果不堪設想,而6月相對溫和的天氣,能讓整個運輸過程更穩妥、更安全。

第二個原因就有可能是因為經濟能力,飼養大熊貓的成本極高,這也是促成送返決定的重要經濟因素。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這些熊貓吃的竹子必須從中國四川的特定竹林採摘,凌晨收割後直接空運到日本,全程冷鏈運輸車保持12℃恆溫。

而且農殘檢測標準比日本國內食品法規還嚴苛,每一批次竹子都要經過實驗室的層層檢驗,一旦某項指標不達標,整批竹子都得報廢。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除了竹子大熊貓的 「豪華醫療套餐」 和 「私人訂製食譜」 也是不小的開支,園區專門組建了一支由獸醫、營養師、護理員組成的專業團隊,實行24小時輪班制。

每隻熊貓都有專屬健康檔案,詳細記錄著體重變化、飲食習慣、糞便檢測結果等數據,營養師會根據它們的年齡、身體狀況,搭配每天的飲食。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為了讓熊貓們喝得健康,園區的飲用水得過三關,這些日常養護成本,再加上大熊貓偶爾生病時的高額治療費,對園區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

現在中日大熊貓合作協議到期,如果要繼續飼養所有費用都得由日方單方面承擔。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而且按照新的合作慣例,繼續租借需要配套科研合作方案,比如聯合開展基因研究、環境適應課題等。

動物園管理層開過多次內部會議,綜合評估後發現提前送熊貓回國,既能節省開支,又能避免後續可能出現的麻煩,確實是最現實的選擇。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這次熊貓回國也是意見大喜事,其實日本出曾多次租賃我們的熊貓,有的熊貓榮歸故里,但有的也客死異鄉,那些為中日建交做出過貢獻的熊貓們都叫什麼名字?

前往日本的大熊貓們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大熊貓康康和蘭蘭作為 「和平使者」 踏上日本的土地,落戶東京上野動物園。

專機抵達羽田機場時,時任內閣官房長官二階堂進親自迎接,從機場到動物園,警車開道,警備人員護送,足見日本對它們的重視。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11月5日首次公開展出,6萬多名遊客將上野動物園擠得水泄不通,它們瞬間成為頂流明星,此後,歡歡、飛飛等大熊貓也陸續前往日本。

日本的冒險世界遊樂園自1994年起開展大熊貓繁育工作,至今已完成12次產崽、育成17隻幼崽,繁殖成果在海外繁育機構中名列前茅。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歡歡

這些在日本出生的熊貓寶寶,給日本民眾帶來無數歡樂,成為大家 「雲養娃」 的對象,社交媒體上滿是它們成長的影像,從粉嫩肉團到圓滾滾萌獸,每一個瞬間都被粉絲珍藏。

結語

隨着4隻大熊貓即將回國,人們對中日兩國在大熊貓保護及其他領域的合作充滿了期待,大熊貓的合作不僅是兩國在動物保護領域的重要成果,更是兩國友好關係的生動體現。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動靜貴州——日本宣布:返還中國

信息來源:魯中晨報——日本和歌山縣4隻大熊貓將於6月28日送返中國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日本宣布:將在6月28日,正式歸還中國!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毒液堪比硫酸,有人險被毀容!湖北也有,碰到千萬別這樣做

「我還以為是蚊子,沒想到它有這麼強的威力。」近日,任女士向武漢亞心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全根講述「隨手一拍」的經歷時,後悔不已。5月27日,任女士在戶外露營時,一隻形似螞蟻的小蟲突然飛到脖子上。她下意識地抬手一拍,瞬間感到頸部一陣灼燒般的刺痛。僅僅幾小時後,她的右臉便出現大片紅斑,並逐漸發展為5厘米×6厘米的...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 天天要聞

美國能不能重建稀土產業鏈?

原創 聼風者 先釐清一個概念,就是稀土礦和稀土成品的區別。稀土礦在我們地球上其實並不稀少,但都只是以伴生礦的形式出現,聴風樓說真的,老美它自己的稀土礦儲量,在世界上那也是數一數二的。既然它自己就有,那為啥還缺呢?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 天天要聞

合肥這座公園樹上「長」出小動物

【來源:合肥在線】咬着玫瑰花的梅花鹿、乖巧可愛的小松鼠、掩在竹林中的大熊貓……這些充滿童趣的形象並非真實的動物,而是巧妙地繪製在公園樹洞之上的精美彩繪。近日,在天樂公園內,不少市民在遊玩時偶然發現這一獨特景觀,紛紛被這小小的童話世界所吸引,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冬戰三九夏戰三伏,把電磁兼容從「玄學」變為科學

5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征程上的奮鬥者」中外記者見面會,請科技領域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矢志建設科技強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中國工程院院士蘇東林。圖/國新網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教授蘇東林介紹,她現在擔任電磁兼容與防護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也是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 天天要聞

敢闖敢試45載,深圳如何用「改革基因」回答「時間之問」?

理想之城。作 者丨王寒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從「經濟特區」到「全球標杆」,45歲的深圳,仍在書寫奇蹟。一座科技、人文與生態和諧相融的理想之城,是什麼模樣?深圳率先給出了答案。以與人人相關的出行為例。在這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佔比超過四分之一的前沿之城,150座、5676個採用華為最先進液冷大功率超充技術的充電...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 天天要聞

中歐科學家論壇專家團隊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圓滿召開

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開幕式暨2025第二屆「香江諾貝論壇」4月13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8位諾貝爾獎和圖靈獎獲得者、40位海內外院士及世界頂尖科學家,以及青年科學家、企業家等近1000人出席,共同探討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議題。活動由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合...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 天天要聞

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獲獎名單戳這裡➙

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劉娥 5月27日,作為全球設計界年度巔峰盛事,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IDEA-TOPS)頒獎盛典在深圳科學技術館舉行。本屆艾特獎延續其「立足大灣區,面向世界」的定位,共收到全球75個國家7026件參賽作品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 天天要聞

《自然·免疫學》:腺苷荼毒T細胞!科學家首次發現T細胞攝取腺苷,並導致免疫抑制的機制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掉在地上、來路不明的東西不能亂吃,按說屬於小孩子就能弄懂的常識,但就算各位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身體里的細胞也不見得能懂這一點。沒錯,說的就是你們T細胞,這一天天的,想辦法讓你們保持正常的功能已經不容易了,咋還自己亂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