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2025年05月25日08:22:08 科學 1957

5月24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第四屆公眾開放日活動如期舉行。活動當天,超過1500名市民化身「一日科研體驗官」,走進實驗室,親身參與科普講座、實驗互動、主題展覽等豐富多彩的體驗項目,創下歷年參觀人數新紀錄。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公眾參與熱情遠超預期,開放日預約名額在短時間內就被搶空。」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主任黃學傑表示,希望通過這種開放日活動,讓科學從抽象概念變為可感知的實物,真正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據了解,自2023年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常態化開放以來,累計接待社會公眾超3萬人次,60多所學校一萬多名師生組織前來探館。

科學家化身「導遊」 ,揭秘材料奧秘

「硼中子精準靶向癌細胞的原理是什麼?」在開放日當天上午場舉辦的「大咖有料談」科普講座結束後,東莞中學高二學生余同學仍追着主講人不停請教。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當天上午,實驗室特聘研究員鄒超以《中子的「硼」友:硼中子俘獲治療中的硼葯研發》為題,向在場公眾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這一國際前沿抗癌技術的原理。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人腦作為自然界最精密的智能系統,僅以20瓦的超低功耗就能完成令超級計算機望塵莫及的複雜認知活動。開放日下午,深圳大學特聘教授、神經形態材料領域專家周曄教授帶來了一場題為《解碼未來:類腦智能技術革命》的精彩講座。周曄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講解揭示了「仿生革命」的核心要義,用生動形象的案例帶領聽眾領略了類腦智能技術的運行機理與工作原理。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活動當天,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開放了多個團隊實驗室,包括前沿基礎研究、產業應用和公共技術平台,並同步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科普展覽和實驗秀。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在輕元素先進材料與器件團隊實驗室,團隊成員李兆祥正為一批參觀者講解輕元素材料的奧秘。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從單晶銅箔生長車間到二維石墨烯材料應用,再到石墨烯振膜耳機,李兆祥將複雜的科學原理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讓不同背景的聽眾都能沉浸其中。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李兆祥表示:「確實發現有的人聽一會兒就不想聽了。這時候,我就得想辦法把內容講得越來越通俗易懂。難懂的底層技術先放一邊,重點講些大家能直觀感受的。比如石墨烯為什麼好?它的碳原子排列有什麼特別?生活中能用它做什麼?再把實際產品展示出來,大家一看就感興趣了。」

在單晶銅箔生長車間,李兆祥指着展台上一片材料解釋道:「這個叫二硫化鉬,是新一代芯片材料。國際上其他研究團隊只能做一小塊,而我們能做出這麼大一片!」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SLAB展廳內,講解員蔡文濤正為來自沙田實驗中學的參觀學生們介紹各項創新成果。「你們猜猜看,這塊晶瑩剔透的鏡片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面對這個有趣的問題,學生們紛紛踴躍作答:「是水晶嗎?」「還是玻璃?」

當蔡文濤揭曉答案「這其實是用陶瓷製成的」時,現場頓時響起一片驚嘆聲。蔡文濤解釋道:「在傳統認知里,陶瓷確實是不透明的,但通過材料科學的突破,我們現在已經能夠製造出透明的陶瓷材料。」他隨即指向展台上的一盞燈具補充道:「就連這盞燈的燈芯,也是用熒光透明陶瓷製作的。」同學們圍攏在展品周圍,對這項創新技術讚嘆不已。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蔡文濤表示,為了讓公眾更全面地了解材料實驗室開放的團隊的工作流程,在參觀過程中,每個重要節點都安排了專門的科研人員進行講解。

開放日當天,由實驗室非晶團隊策劃的「破界Glass——玻璃材料科學主題展」正式開展,不少公眾表示新一代金屬玻璃材料突破他們的認知和想像,沒想到手機鉸鏈、無限充電就有它們的用武之地。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在實驗室和展廳之外,元素反應街的露天互動區同樣人頭攢動。「超導磁懸浮」「無燃料火箭發射」「流體力學演示」等十多個互動展台,將深奧的科學原理轉化為可觸摸、可參與的趣味體驗。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提前一天趕來,只為讓孩子開開眼界

上午8點半,劉女士帶着六年級的孩子早早抵達了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前一天晚上,她們專程從福建趕來,入住材料實驗室周邊的酒店,只為參加這場為期一天的開放日活動。

劉女士在福建從事能源材料相關工作,對國內材料科學的發展動態格外關注。但此次行程,她的目標不僅是自己學習,更是為了讓孩子親身感受材料科學的魅力。「開放日的形式非常好。」她一邊看着孩子好奇地觀察展品,一邊表示,「這能讓下一代直觀地了解國家在材料領域的前沿成果,或許能點燃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來自松山湖的胡女士在一家水資源科技公司工作,這次特意帶着就讀於松山湖三小二年級的孩子前來參觀。「搶票時我還特意把推文鏈接孩子班級群里,動員其他家長一起參與。」胡女士表示,今天班上一共來了16個小朋友。「平時很難有機會聽到專業人士講解這些科學知識,也是藉助這次機會,讓孩子開開眼界。」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在松山湖材料博物館的巨型元素周期表展區前,幾位來自中國散裂中子源的青年科研人員正在拍照留念。「之前一直沒合適的機會參觀這裡,這次既是一次難得的交流,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體驗。」其中一位研究人員表示。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為提升公眾參與感,活動現場還設置「尋寶」環節。參與者通過收集「松材尋寶圖」拼圖碎片,解鎖「有科」彩蛋,將有機會兌換實驗室最新文創禮品。此外,參與者還能領取實驗室「一日科研體驗官」限定專屬工牌,記錄科學探索足跡。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撰文:向熙航 韋基禮

【作者】 向熙航;韋基禮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 天天要聞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經典觀點認為:每晚睡足8小時,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學習、工作,否則就會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也容易煩躁。然而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只需睡3~6小時,依然活力滿滿。這群人被稱為「自然短睡者」,科學家發現,他們的秘密就藏在基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 天天要聞

紅外相機里有什麼?荒漠貓、兔猻……含「野」量不要太高

尕海濕地位於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是甘肅尕海則岔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尕海保護站在附近的巡護點上,布設了近80台紅外相機,用來監測雪豹、岩羊等其他野生動物的活動軌跡。每年的5月和10月,保護站工作人員都要回收查看紅外相機中的視頻畫面,為野生動物的監測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近日,總台記者跟隨保護站里...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 天天要聞

什麼叫細胞不對稱分裂,在生物學上有重要應用。

#認證作者激勵計劃#細胞分裂是否對稱主要取決於我們討論的是哪種類型的細胞分裂以及具體的生物背景。細胞分裂主要分為兩種類型: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此外,某些情況下也會提到無性繁殖過程中的不對稱分裂。有絲分裂。在有絲分裂中,一個母細胞會複製其遺傳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 天天要聞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近日,深圳寶安機場海關查獲瀕危鯊魚翅402片。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關員在對轉運貨物開展巡倉監管時,發現一票貨物外包裝破舊且散發出濃烈的異味,隨即對其開箱查驗。經查發現,紙箱內裝有用透明保鮮膜包裹的疑似魚翅一批。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 天天要聞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廣德竹海。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編傳承人手工編織竹製品。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包包讓人愛不釋手。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桌椅搭配的休閑茶室。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用筍衣編成的動物擺件惟妙惟肖。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自帶藍牙功能的竹鍵盤和竹鼠標。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人民網廣德5月25日電(記者汪瑞華、張俊、陳曦、苗子健)竹筷...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 Manuel Endres 團隊通過「光鑷」(基於激光的鑷子)對單個原子進行精細控制,首次在超冷原子體系中實現 "超糾纏" 量子態。相關研究成果已於 5 月 22 日發表於在《科學》上(IT之家附 DOI: 10.1126 / science.adn2618),展示了量子操控技術的新高度,或為量子計
甘肅發現重大「王國」遺迹 - 天天要聞

甘肅發現重大「王國」遺迹

甘肅臨洮再次發現多處恐龍化石遺迹近日,甘肅農業大學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金城首席科普專家團隊成員楊精濤團隊在甘肅臨洮中鋪取得重大發現——多處恐龍化石遺迹重見天日。經初步挖掘與判斷,這些化石隸屬於蜥腳類恐龍。目前,部分骨骼形態已清晰顯現
最近年紀大了胃口變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麵了 - 天天要聞

最近年紀大了胃口變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麵了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SEVENTEEN著名大食量男團,之前剛看一晚上誇張式的形容,真正看了他們的物料,就會一次又一次的震驚他們的胃口極其之大,猶如饕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