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近日又因為一句話而衝上了熱搜: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將被太陽摧毀。
人類的生存問題不是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毀滅」式的思考,而是有一個緩慢推進的過程,人類對於時空的認識不過是滄海一粟。
根據NASA的科學家們在2015年提供的數據,五十億年後,太陽最核心的燃料氫燃料將會消耗殆盡。
彼時,太陽將會急劇膨脹,形成一個大於當前直徑200倍的紅巨星。
地球表面上的溫度會迅速飆升至2470℃,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人類難逃一劫。
或許很多人覺得,五十億年的時間還很長,我們還有充足的時間來應對這場危機。
說一個令人感到悲傷的故事,從四肢爬行到學會直立行走,人類就消費了數十億的光陰。
因此,五十億年的時間並不長,人類必須提前做好準備,而不應該抱着「這是後代應該考慮的事情」這類的態度。
為了應對這場五十億年後的毀滅,馬斯克又做了那些事情呢?
在毀滅到來之際,未來的人類是否能夠安全躲過呢?
研究方向
《流浪地球》里的危機終歸會照進現實世界,人類沒得選擇,只有面對這一條路。
馬斯克專門制定了「火星移民計劃」,即在火星建立一處殖民地,提前為移民做好打算,在太陽發出預警信號的時候,直接開啟移民計劃。
想法過於超前,人類當前的技術此刻正在山腳,而馬斯克的想法正漂浮於雲端,從山腳攀爬到山頂是一個可以完成的動作,從山頂又如何到雲端呢?
在我們當前看來,這是一個不可解的問題。
目前,馬斯克的研究主要有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研製「火星方舟」,馬斯克將之稱呼為未來世界的諾亞方舟。
第二個方向則是研製為人服務的機械人,讓這些不需要休息的機械人二十四小時為人類服務。
當第二個方向有所突破時,才能着手進行第三個方向的研究,即在火星建立基地。
在火星建立基地,同樣是一個大基建項目,問題是火星當前根本不適合人類的生存,更不要說到火星上去進行各種的建設項目。
而機械人不需要氧氣和水源等物質的補充,馬斯克只要能夠借用日光為這些機械人賦能,這些機械人便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工作。
為了能夠邁出這堅實的第一步,馬斯克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南端的一個小鎮,專門建立了一個「星際基地」。
這個不起眼的小鎮在馬斯克沒有抵達之前,仍舊是一片荒涼,馬斯克率領的特斯拉的到來,使得這片寧靜的土地變得熱鬧起來。
誰又能想到這塊曾經不起眼的土地,如今擔負起了如此重要的使命。
今年五月,在當地居民的投票下,這座小鎮已經升級成了一座城市,居住在這裡的居民都是SpaceX忠實粉絲。
對於馬斯克看似天馬行空的構想,他們深信不疑,並且正在朝着這個方向行進。
問題是若是將來這項計劃成功,普通民眾是否能夠登上馬斯克口中的諾亞方舟呢?
移民費用
根據SpaceX火箭製造和發射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目前正在進行的是一個名為「火星快遞」的研究項目,這個快遞主要負責將地球上貨物和人運送到火星。
如同地球上的飛機與高鐵,但就當下這個狀況而言,普通人還不足以支付往返的費用。
除非馬斯克將之做成類似於飛機與高鐵這樣的交通工具,前提是官方必須得出面,先進行好行程監測和修建,光是這一項投入的花費就十分驚人。
馬斯克透露,其將在2026年年底之前,運送第一批特斯拉人形機械人Optimus抵達火星,先勘測一下火星的地形條件。
按照其構想,如果順利的話,到2031年時,第一批地球人將會有幸到火星進行參觀。
美國媒體根據馬斯克的投入,簡單計算了一下門票,人均大約在50萬美元,按照當前的匯率,摺合成人民幣的話是300萬元。
普通人根本支付不起這樣高昂的費用,因此,SpaceX正在做另外一個構想,是否能夠重複使用星艦呢?就好比當今的交通工具,只需要更換讓燃料和電池。
這樣的話,成本一下子就會降低。
同時,為了滿足多種人類的需要,尤其是符合美國人的消費習慣,馬斯克還設想推出了與地球貸款模式相同「火星貸」。
在出發之前,先交一部分的首付,而後與SpaceX簽訂貸款合同,抵達之後,可以通過未來的收入來還債。
這涉及到了生存的問題,在生命與金錢之間做選擇題時,幾乎所以的人都會選擇前者。
如此說來,如果馬斯克的這一計劃成功,馬斯克的財富就會以指數爆炸式增長。
當然,並非是個人就能擁有這次機會,首先你得有用,其次,你的身體條件要達標,人類要延續文明,就能選擇讓某些不適合人類生存下來。
這就好比咱們要到銀行貸款,銀行要審核咱們的資質,咱們的資質不達標的話,人家根本不會把錢貸給我們。
畢竟,人家也要從獲利,馬斯克再有情懷,他也是一名商人,他不可能脫離這個核心。
一旦脫離了這個核心,他的不僅無法把這一偉大的構想變成現實,而且還會是的自己的企業難以為繼。
因此,我們是否可以這麼思考,馬斯克拋出這句話,是否有着另外一層打算呢?
參考資料:
1、馬斯克稱地球會被太陽焚化 ,人類需要成為多行星文明——映象新聞
2、馬斯克警告太陽膨脹威脅 呼籲建立多星球文明——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