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2025年04月02日01:22:03 科學 1368

剛剛閉幕的2025中關村論壇

集中發佈了19項重磅成果

北京大學有兩項成果入選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劉開輝團隊

首創「晶格傳質-界面生長」晶體製備新範式

極大提高了晶體結構的可控性

北大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劉志博團隊

開創了放射性藥物共價技術

引領腫瘤診療新變革

半導體材料新範式:晶格傳質-界面生長

隨着全球硅基集成電路產業邁入「後摩爾時代」,芯片性能提升面臨巨大挑戰。北京大學劉開輝團隊顛覆傳統晶體製造方法,首創「晶格傳質-界面生長」新範式,首次實現了層數及堆垛結構可控的菱方相3R-TMDs單晶的通用製備。

研究團隊通過將硫族元素以單原子供應方式充分溶解至合金襯底中,反應原子通過濃度及化學勢梯度在金屬晶格中不斷傳質,在襯底與TMDs界面處外延析出新生層。通過連續「抬起」形成層,使晶體像「頂竹筍」般,由自身結構推動向上生長,徹底顛覆傳統晶體生長模式。

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

△發展「類生物體生長晶體」製備晶圓級二維單晶薄膜

這一創新方法具有三大優勢:確保晶體結構的快速生長和均勻排布;有效規避缺陷累積;使石墨、硫化鉬等多種二維材料的純度提升10-100倍,極大提高了晶體結構的可控性。

這項被稱為「類生物體生長晶體製備新範式」的重大成果,為下一代高性能電子與光子芯片的研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
△基於二維單晶薄膜的電子集成電路(E-ICs)和光子集成電路(P-ICs)芯片
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

劉開輝,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長期從事晶體材料製備與光譜物理研究,發表通訊作者論文Science3篇、Nature3篇、Nature子刊23篇、PRL2篇,主編專著1部。曾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科學探索獎北京市自然科學一等獎中國物理學會胡剛復獎、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目前擔任國家工程重點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腫瘤診療新突破:放射性藥物共價技術

放射性藥物共價技術(Covalent Targeted Radioligand, 簡稱CTR技術)是北京大學劉志博團隊開發的一種新型藥物形式,旨在解決傳統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療(TRT)中腫瘤靶向性不佳、核素滯留時間短等問題。CTR通過在放射性配體上安裝基於硫(Ⅵ)-氟交換反應(SuFEx)的「潛彈頭」,當CTR到達腫瘤時,先非共價結合靶標,隨後通過鄰近效應加速不可逆共價連接,在腫瘤部位的高效靶向與持久滯留提升療效;同時未結合靶標的CTR可被快速排出體外,降低副作用。

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

△成果主要完成人合影 (從左至右):孔梓任、劉志博、崔希洋

該技術在分子、細胞、動物模型及患者層面均顯示出優異的腫瘤靶向性和滯留時間。在FAP高表達的小鼠模型中,可以將放射性藥物的腫瘤遞送效率提高10倍以上,健康組織攝取迅速降低。CTR技術顯著增強了治療效果,採用β-(Lu-177)和α-放射性治療核素(Ac-225)標記CTR-FAPI,幾乎完全抑制了小鼠FAP高表達皮下腫瘤的生長。

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

△CTR技術工作原理及其優勢

在甲狀腺髓樣癌患者成像臨床研究中,Ga-68標記的CTR-FAPI的病灶檢出率顯著高於¹⁸F-脫氧葡萄糖 PET-CT(98% vs. 66%),32%的患者改變了治療方案,66.7%的患者改變了手術計劃。在2024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有臨床專家指出,CTR技術將改變甲狀腺髓樣癌的臨床診療指南。CTR技術不僅在診斷上表現出色,還在治療上取得了突破,對複發、難治的多例轉移性晚期實體瘤患者進行了177Lu-CTR-FAPI的劑量爬坡研究,給葯後病情穩定,副作用較小,顯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

放射性藥物共價技術無疑是核藥物設計領域的顛覆性成果。它不僅為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療(TRT)提供了全新的開發策略,還為其他低分子量偶聯類藥物的葯代動力學調控開闢了新的途徑。北京大學劉志博教授團隊的這一創新成果,標誌着我國在核醫學與腫瘤精準診療領域邁出了新的一步。

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

劉志博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應用化學系系主任,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昌平實驗室領銜科學家。主要從事放射性藥物、中子俘獲治療和放射化學生物學研究。近年來主持包括青年科學基金(A類)、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多個科研項目,獲得科學探索獎、九三學社首屆青年科技創新英才等榮譽。發表包括Nature(兩篇)、Nat ChemNat Biomed Eng等通訊作者論文70餘篇。團隊開發的多個核藥物分子已開展臨床研究,硼氨酸核藥物作為「1類創新葯」已獲得中國和美國臨床批件,正在開展臨床Ⅱ期試驗。

欄目介紹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劃的關鍵之年,北京大學把年度工作主題確定為「科技創新年」。北大官微推出#北大科技創新年專欄,聚焦「從0到1」的原始創新,記錄「頂天立地」的成果轉化;展現實驗室里的思想激蕩,追蹤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北大坐標。

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

來源 | 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北京大學科學研究部

編輯 | 劉祥均、徐沈沁怡

排版 |史童月

責編 |陳蕾

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

<<左右滑動查看欄目>>

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祝賀!北大兩項成果入選!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會在盧旺達開幕 - 天天要聞

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會在盧旺達開幕

當地時間4月3日,為期兩天的全球人工智能非洲峰會在盧旺達基加利會議中心開幕。本次峰會以「人工智能與非洲人口紅利」為主題,吸引了來自95個國家的1000餘名政商學界代表參會,包括多位國家元首、科技企業高管和專家學者,逾百家人工智能企業參展,創下非洲大陸人工智能領域最大規模會議紀錄。 盧旺達總統保羅·卡加梅在開...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 天天要聞

自然界的十大演化「怪咖」,一個比一個離譜(上)

在浩瀚的生物進化長河中,有許多生物以其獨特而奇異的演化路徑,成為了自然界中的佼佼者。這些生物不僅讓我們驚嘆於生命的多樣性,也讓我們對進化論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索動物進化史上的十大演化怪咖。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 天天要聞

在釣魚自製餌料、窩料時輕麩、麩皮、麥麩的使用方法(Deepseek)

在自製釣魚餌料和窩料時,輕麩、麩皮和麥麩各有獨特作用。以下是它們的詳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一、材料特性區分輕麩:經加工的小麥麩皮,質地輕盈細膩,霧化性強,能減輕餌料比重,適合調整狀態。麩皮/麥麩:小麥加工副產品,含纖維和粗顆粒,提供散落效果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 天天要聞

杏林雙星隕落,兩位血液學界院士同日去世

2025年4月2日,中國醫學界的天空同時黯淡了兩顆明星。相隔七小時,93歲的陸道培院士與84歲的宋善俊教授相繼離世,他們的離去恰似一場無聲的接力,將中國血液病學的薪火鄭重交予後人。陸道培院士的名字與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事業緊密相連。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 天天要聞

以制度型開放構建引才生態,為全球科技人才築巢

高端科技人才是未來全球產業競爭的稀缺資源,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入發展的同時,創新鏈、價值鏈、產業鏈與人才鏈正在發生系統性變革,全球科技人才流動呈現出一系列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如何構建更具韌性的國際化人才生態,以制度型開放破解創新要素跨境流動壁壘,成為建設全球科...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 天天要聞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今年春天,圓柏花粉衝上熱搜,北京有圓柏雄株兩百多萬棵,給市民生活帶來困擾。4月1日,北京農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將破解這一難題。該校秦嶺教授團隊圍繞遏制柏樹花粉飄散進行了科技攻關,目前已取得較好成效。其中,計劃量產的花粉固定劑將於明年在北京城六區率先使用。北京農學院...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 天天要聞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剛剛,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佛山動物園發佈情況通報:2025年4月2日16時左右,永年區佛山動物園一隻人工飼養、體長約1米、兩歲的黑熊從籠舍脫離。永年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對動物園周邊區域進行管控,並組織專業隊伍開展拉網式搜尋。目前,搜尋工作正在進行中。佛山動物園也發出提醒:若發現黑熊的蹤跡,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