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今言史
本文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文章結尾
«——【·前言·】——»
【「未經授權,禁止搬運,違者必究」】
高科技人才對於美國而言,是他們最為看重的資源,所以若是發現有什麼人才身上具備本國需要的素養,美國人用盡一切辦法也要將對方留在本國效力。
當年在卡內基梅隆大學進行交流學習的陳嘉澍,靠着自己的天賦和成績拿下了價值200萬美元的富布萊特科學獎學金。
此事一出當即吸引了不少美國公司的目光,甚至還有公司許諾,只要他願意待在美國,那麼無論是資金還是住所甚至是綠卡都無需擔憂。
這般優渥的條件,任憑誰都會遲疑的,可陳嘉澍明白,個人的享受遠不能與祖國的發展相提並論,於是他決心捨棄掉在美國的一切,回到國內進行效力。
當時很多人都不明白,他為何非要如此行事,甚至有人還笑話他太過於執拗。
回到國內以後,陳嘉澍才知道,現實的壓力竟然比自己預想的更大,發現國內在芯片領域存在技術空白後,他於2014年創辦了名為加特蘭的微電子公司。
但該公司成立以後,規模和擁有的設備壓根達不到他的預期。
甚至因為國外的公司有意設置關卡,所以他們研發需要的關鍵設備以及零部件壓根採購不到。
迫於無奈之下,他只得選擇使用一些已經落後的儀器,去努力嘗試研發自己需要的元件。
為了能夠達成自己的目標,他簡直是沒日沒夜的操勞,直到用了3年的時間,他才帶領團隊研發出了全世界第一款77G的毫米波雷達芯片。
據說這種芯片最為強悍的地方在於,可以達到360度無死角精準感知路況,甚至反應的速度和靈敏度比司機本人都要厲害的多。
最讓國內的使用者們感到開心的是,這一芯片不僅功能強大,價格和成本遠比國外同級別的芯片便宜的多。
從這以後,我國成為了毫米波雷達芯片領域的佼佼者,陳嘉澍成立的加特蘭公司,也在這段時間水漲船高,國內不少汽車品牌都和該公司建立了合作。
儘管事業已經做到了這般程度,可陳嘉澍從未有一天驕傲過,對於他而言如何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才是自己的畢生所求。
有些人看了陳嘉澍的成就後,總會覺得他應該是從小就很聽父母和老師吩咐的孩子,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1984年出生的他,原生家庭不過是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因為沒錢給他買玩具,父母只能任由他在家裡擺弄一些傢具和電器。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拆卸電器,甚至為了搞清楚收音機為什麼會說話,手電筒為什麼會亮光,他還弄壞了不少值錢的電器。
此番行為讓家中長輩頭痛不已,但沒有一個人能夠管住他的行徑,只能強忍心痛任由他隨便行事。
但是若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陳嘉澍並非是因為調皮所以想要搞破壞,他不光是要拆開這些電器,還希望能夠將這些電器拼湊在在一起。
不過因為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所以陳嘉澍很多時候壓根沒辦法將電器按照自己的想法還原,不過因為這個過程,他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一些電路知識。
上了小學以後,陳嘉澍除了數學以外,其他學科一點都不出彩,在數學課時,他的計算能力甚至比數學老師還要快得多,隨着年齡的不斷提升,他在數學的領域上耕耘的愈發深入。
但到了初中以後,因為喜歡看小說和玩遊戲,他成為了班裡最讓老師們頭疼的學生之一,為了能夠讓他及時懸崖勒馬,在外打工的父母們趕緊回到了家裡教育兒子,希望他能夠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
聽着長輩們的教導,看着他們身上因為勞作留下的印跡,陳嘉澍心裏多少有些難受,他覺得自己確實不該如此行事。
於是在這之後,他學習的非常努力,一度從班級的後進生考上了當地的重點高中,並在高考時同時拿到了上海復旦和香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因為喜歡香港,他第一時間就希望能夠到港大讀書,但是因為家裡實在沒錢支付在香港的生活學習,所以只得放棄,後來他到了復旦讀書,並在大二時拿到了充足的獎學金,以確保他在後期成功轉校到了港大讀書。
可以說,在初中確定要好好讀書的想法後,陳嘉澍的人生一直都在不斷地向上和拼搏的過程當中,而他這樣的人,擁有這般光明美好的人生也是必然的結果。
參考資料:
《面對美國重金誘惑,畢業後轉身就回國創業,出手就是全球第一》2024-08-09.澎湃新聞
《中國天才拒絕美國百萬年薪果斷回國,打破美國壟斷,做到世界第一》2025-01-02.河山銳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