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2024年11月11日23:42:09 科學 1723

編輯:新鮮事的小達人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2024年11月12日星期二

以下是為您精選的15條精彩要聞

1、2024年11月11日,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成功發射,實現了「一箭15星」,將1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2、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取回的月壤樣品首次在中國航展上亮相。今年6月,嫦娥六號任務成功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月球背面採樣,帶回了1935.3克的珍貴樣品。這次展出的月壤樣品重約75毫克,來自月球背面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擊坑,也是月球上月殼最薄的地方。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3、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自主研發的「昊龍」貨運穿梭機模型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首次亮相。「昊龍」貨運穿梭機採用大翼展、高升阻比設計,通過運載火箭發射並與空間站對接,完成任務後可在機場跑道水平着陸,經檢測維護後可重複使用。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4、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35A在第15屆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上首次公開亮相。殲-35A採用單座、雙發、翼身融合設計,具備隱身與反隱身作戰能力,主要任務是奪取並保持制空權,同時兼顧對地、對海的作戰能力。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5、浙江大學研發的黑珍米及其衍生蜂蜜在浙江衢州開化何田鄉衛楓村取得雙豐收。黑珍米是一種富含花青素和鐵元素的水稻新品種,去年首次試種35畝,以每公斤40元的價格被搶購一空,為村集體增收20餘萬元。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6、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簡稱「青海油田」)宣布,近期青海油田天然氣日產量保持在1660萬立方米以上。青海油田作為甘青藏三省區的主要氣源地,不斷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提升增氣能力。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7、國內首座綜合開發型客整所——大朗客車整備所上蓋開發綜合體完成了全部樁基承台施工任務。這一工程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總用地面積達23公頃,設計有44條線路,既承擔廣州白雲站列車的整備功能,也預留了上部住宅住房建設空間。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8、柳梧鐵路項目梧州段首座超過兩千米的隧道——高棉隧道順利貫通。高棉隧道位於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單洞雙線設計,全長2829米,最大埋深約162米,是採用雙向掘進方式建設的。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9、西安鐵路局開行了絲路電商「雙十一」專列,即X387次絲路電商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出、發前往烏魯木齊。標誌着西安鐵路局在服務電商貨物運輸、降低物流成本、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0、中國「天智二號」C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力箭一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這顆高分辨率光學遙感衛星具備星上智能處理和自主規劃能力,其「大腦」為新研發的天智超算微系統,能統一管理和運行衛星的自主任務規劃、星上遙感圖像智能處理等任務。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1、中國原創的大型手術設備「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在越南成功開展了首例非侵入性手術治療,具體為子宮肌瘤的治療。這項技術通過將體外發射的超聲波聚焦於體內靶組織,利用高溫使靶組織產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壞死,實現不開刀、不流血、無輻射的治療效果。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2、2024年11月11日,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農產品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3.24,相較於上周五下降了0.92個點。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3、浙江杭州正式啟用多條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開啟城市低空配送新模式。新增航線連接餘杭夢想小鎮公共起降場至西湖科技園、韻達長松雅苑快遞驛站網點,無人機日均起降30至40架次,運輸件量超1000票。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4、中國首條磁浮市域(郊)鐵路——長沙至瀏陽磁浮快線工程(簡稱「長瀏快線」)正式開工。線路全長48.73公里,總投資約182.75億元人民幣,最高設計時速為160公里,預計2029年建成通車。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15、河北滄東經濟開發區遠景(滄州)零碳智能產業園的遠景動力電池超級工廠第一塊電池下線,標誌着河北電池超級工廠正式投產。該項目設計分為兩期,總規劃年產能30GWh,主要生產行業領先的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是京津冀區域首座建成投產的電池超級工廠。

11月12日凌晨新聞摘要,中國傳來15個好消息,個個振奮人心! - 天天要聞


關注我,每天一起看精彩要聞

今日寄語:

早晨的第一縷陽光,是生活的溫柔提醒:無論昨日如何,今天都值得全力以赴。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裏,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着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着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