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2024年11月03日11:42:03 科學 1724

前言

2024年10月30日,凌晨四點二十七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十九號升空了,夜空中划出一道亮光,三位航天員,肩負使命,開啟新的太空征程。

這次發射,舉國關注,不僅因為它是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開端,更因為一個特殊現象的缺席——黑障區

以往神舟飛船返回地球時,都會經歷這令人揪心的「失聯」時刻,而這次發射過程中卻未出現,這背後,究竟隱藏着怎樣的科技密碼?中國航天又取得了哪些突破?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發射與返回:兩個世界的差異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真是個值得高興的大事,然而,對於大眾而言,除了成功的喜悅,更多的是對黑障區「消失」的疑惑,要搞懂這個問題,首先得明白髮射和返回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過程。

發射,是航天器從地球奔向太空的旅程,返回,則是航天器從太空重返地球的挑戰,兩者雖然都是穿越大氣層,但速度、軌跡、以及所面臨的環境都截然不同,發射階段,神舟十九號如同一個蓄勢待發的運動員,逐漸加速,穩步提升高度。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它並非一開始就以極高的速度沖入大氣層,而是逐步增加動能,在穿越稠密大氣層時,速度相對較低,這意味着飛船與空氣摩擦產生的熱量不高,不會達到形成黑障區所需的極端高溫和等離子體環境。

發射的目的是儘快擺脫地球引力,進入預定軌道,所以飛船的飛行路徑設計為快速上升,不會在黑障區高度長時間停留,返回過程則截然相反,堪稱一場「生死時速」的考驗。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返回艙從太空衝下來,速度高達每秒好幾公里,一頭扎進大氣層,就像一顆墜落的隕石,這種極快的速度和稠密的大氣層會產生劇烈的摩擦,溫度瞬間飆升到2000攝氏度足以熔化大部分金屬。

高溫會讓返回艙周圍的空氣電離形成一層等離子體包住飛船,就像一個大信號屏蔽罩,阻斷了飛船和地面的無線電聯繫,這就是讓人擔心的黑障區。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黑障區:通信與測控的雙重挑戰

黑障區並非指代某一確切地點,而是描述航天器重新進入大氣層過程中遇到的一種特定現象,在此過程中,航天器以高速穿越大氣層時,因摩擦產生極高溫度,進而形成等離子體層,這層等離子體能夠吸收並反射無線電信號,從而造成通信聯繫的暫時喪失。

它像一道隱形的屏障,橫亘在航天器與地面控制中心之間,阻斷了兩者之間的所有信息交流:地面既接收不到航天器的任何數據,也無法向其發出指令,這種通信連接的斷裂,極大地威脅着航天器安全返回的可能性。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在黑障區內,航天器如同一個「盲人」,無法與外界溝通,只能依靠自身的導航系統和預設程序飛行,地面控制中心無法實時監控航天器的情況,也不能及時進行調整,這無疑讓返回過程變得更加危險。

除了通信受阻,黑障區還給地面控制帶來了嚴峻挑戰,在這一區域內,等離子體造成的干擾使得傳統的雷達和光學追蹤手段難以精確鎖定航天器的位置,導致地面難以實時掌握航天器的飛行路徑和姿態信息,從而增加了返回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一旦航天器偏離預定軌道,後果將十分嚴重。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中國航天:突破黑障的科技長征

黑障區就像一道難關,阻礙着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為了讓這個問題得到解決,全球的科學家們都竭盡全力,下了不少功夫,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們,也在黑障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黑障區形成機制的理論探索,通過大量的實驗和模擬,科學家們逐漸揭開了黑障區的神秘面紗,弄清了其形成的原因和影響因素,這為後續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隨着科學探索的不斷推進,科學家們愈發關注如何在黑障區域中實現預警與保持通信的難題,當前研究的焦點已集中在如何預先判斷黑障區的到來,以及在黑障條件下如何保持與航天器的穩定通訊聯繫上,這成為了所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現在有很多新技術和方法被用來解決實際問題,比如用多普勒效應來測量航天器的速度,或者用特定波長的電磁波穿透等離子體,這些努力給突破黑障區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科技之眼:洞穿黑障的利器

近年來,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們在黑障區監測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系列「黑科技」的應用,使得黑障區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最受關注的,就是相控陣雷達技術的應用了。

這種雷達,能夠發射特定波段的電磁波,穿透等離子體層,獲取航天器的位置信息,如同給航天器裝上了「千里眼」,即使在黑障區內,也能精準定位,實時追蹤,此外,光學跟蹤技術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駕照通過高級的光學設備,我們能拍到航天器在黑障區的情況,為地面控制中心提供直觀的飛行狀態信息,神舟十五號返回過程中,科研人員正是利用光學跟蹤技術,中國已經成功實現對穿越黑障區的航天器實施實時監控,並收穫了寶貴的飛行數據,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彰顯了中國在應對黑障區難題方面已躍居世界技術前沿。

這些技術上的重大突破,並非一夜之間所能達成,而是凝聚了無數代航天工作者堅持不懈的努力、持續不斷的積累與創新,才最終實現了從「通信中斷」到「全面掌控」的歷史性跨越。神舟十五號的成功返回,不僅再次有力證明了中國航天科技的強大實力,而且在黑障區監測領域取得的顯著成就更是引人注目,充分展現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傑出進步與卓越貢獻。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於神舟十五號飛船返回的重要階段,科研人員憑藉先進的光學追蹤技術,成功實現了對飛船穿越黑障區全程的實時追蹤與監控,並精確獲取了飛船的姿態、速度、位置等一系列至關重要的飛行參數,這一輝煌成就的背後,是長期技術積累的深厚底蘊與持續創新的不懈努力,絕非偶然所得。

神舟一號起,中國航天工作者便着手探索如何解決黑障區的挑戰,歷經多年的不懈奮鬥,終於在神舟十五號任務中取得了重大進展,成功實現了對黑障區內航天器的實時且精確的監測。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神舟十五號的圓滿成功,為後續神舟飛船系列任務的實施提供了寶貴經驗和重要參考,同時也為中國航天事業進一步深入探索浩瀚宇宙、朝着更加宏偉的目標邁進奠定了堅實且穩固的基石。

在未來的征途上,我們將持續向浩瀚的星辰大海進發,那裡有無盡的未知領域與潛在可能,正等待着我們去揭開其神秘面紗,深入探索。我們期待着每一次的新發現,也準備好迎接每一個挑戰,這條征途上,既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但只要我們堅定不移地向前走,就一定能夠抵達心中的遠方。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中國航天的未來,充滿無限潛力,在黑障區的研究方面,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們將繼續深入探索,開發更先進的抗黑障技術,例如新型防熱材料、更強大的通信系統、以及更精準的導航技術等,進一步提高航天器的安全性,為航天員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

中國航天事業將不斷拓展探索的疆域,勇往直前地朝向更加遙遠的深空目標進發,未來的重心將集中在載人登月、火星探測以及小行星資源開發利用等宏偉藍圖上。這些目標的實現,不僅要求科技實力的飛躍提升,更離不開每一代航天工作者堅持不懈的奮鬥與貢獻,中國航天,始終在前進的道路上,從未有過停歇。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結語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九號,從無人飛行到載人航天,中國航天事業走過了一條充滿挑戰和輝煌的道路,黑障區,曾經是航天領域的一大難題,如今,在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已經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神舟十九號發射成功,為什麼發射過程,沒經歷驚心動魄的黑障區? - 天天要聞

神舟十九號發射時沒遇到黑障區,這並非偶然,而是中國航天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這背後,是多少航天人的辛勤付出,也展現了中國航天技術的強勁實力,要實現這些宏偉目標,不僅需要科技水平的顯著提升作為支撐,更依賴於每一代航天人不懈的奮鬥精神與無私的奉獻,中國航天事業,自始至終都在不斷前行的道路上堅定邁進,從未有過絲毫的懈怠與停頓。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國獎獲得者突然卸任!頂尖醫科大學迎校友擔任校長,很不尋常 - 天天要聞

國獎獲得者突然卸任!頂尖醫科大學迎校友擔任校長,很不尋常

本文首發於頭條1822老學長,禁止洗稿、抄襲。全國有不少醫學院校,獨立建制的醫學院校中像協和、首醫、南方醫、南京醫等等實力都非常強。其中南方醫近些年的變化很大,綜合實力及醫學實力均出現了較大發展,是獨立建制醫學院校中前3名的有力爭奪者,衝擊
科普!蚊蟲嗡嗡擾人煩?快來解鎖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安全便捷更放心! - 天天要聞

科普!蚊蟲嗡嗡擾人煩?快來解鎖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安全便捷更放心!

夏夜納涼,蚊蟲嗡嗡擾人清夢?除了花露水、電蚊香,我們還有傳承千年的「綠色武器」——中藥驅蚊。從古至今,佩戴或懸掛中藥香囊是相對安全且便捷的驅蚊方式,可通過藥材自然揮發的氣味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在此,靜安區中醫醫院藥劑科嚴善瑩副主任藥師為大家帶來科普解讀~為何植物氣味能驅蚊許多中藥材含有揮髮油成分,能...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 - 天天要聞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

雄安安全應急創新技術應用大賽作品與多地資源「無縫對接」賽場內外,科技創新項目很搶手航拍的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科創園。(河北日報資料片)「我們的設備能使受災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健康評估。公司落地後需要一個500平方米左右的展示區。
西安建大新型高壓輥式立磨技術落地包頭 將打造百萬噸級工業固廢資源化示範工程 - 天天要聞

西安建大新型高壓輥式立磨技術落地包頭 將打造百萬噸級工業固廢資源化示範工程

7月2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與內蒙古波普和豐環保有限公司在西安簽署EPC總承包合同,標誌着國內首條採用「新型高壓輥式立磨及其智能化技術與裝備」的工業固廢資源化生產線正式落地內蒙古包頭。該項目合同額達1.0898億元,建成後年消納工業廢渣120萬噸,年產低碳膠凝材料120萬噸,將成為我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領域的重要示範工...
Nature重磅:首次從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類基因組序列 - 天天要聞

Nature重磅:首次從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類基因組序列

撰文丨王聰編輯丨王多魚排版丨水成文古埃及文明曾繁榮了數千年,在其鼎盛時期,古埃及建造了眾多嘆為觀止的金字塔,此外,他們還曾流行製作木乃伊,其中,許多數千年前的木乃伊保存至今,科學家們一直希望從中提取古 DNA。然而,木乃伊的製作過程以及炎熱的氣候條件加速了 DNA 分解,導致其中的 DNA 保存狀況不佳。直到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