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地球災難的背後,似乎隱藏着某種未知規律

2024年03月13日16:15:03 科學 1507

科學家發現:地球災難的背後,似乎隱藏着某種未知規律 - 天天要聞

地球重大災難的發生,是存在脈搏的。而且,它與地球在太陽系中所處的位置息息相關。紐約大學和卡內基研究所的科學家,在分析了過去2.6億年來的89起重大地質事件後。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它們。或許並非是隨機發生的!

經研究發現,那些曾經導致大規模滅絕的災難,無論是火山爆發、海平面波動、甚至是大陸板塊的漂移,似乎都並非是隨機發生,而是像我們的心率一樣,具有脈衝式特徵的。

這些災難性事件大致可分為10個集群,大約每2750萬年發生一次。這意味着類似的地質事件,很可能與某些事物有關。

與傳統的地質思維中,將這些情況視為單獨事件不同。這項始於1984年的研究,認為存在有一種方法,能夠找出這些重大地質事件之間存在的關聯。

科學家發現:地球災難的背後,似乎隱藏着某種未知規律 - 天天要聞

研究人員認為,無論是因海底移動而改變的海平面。還是因大規模火山噴發和構造變化而改變的大氣二氧化碳含量。所有這些會帶來世界末日的東西,除了與地球的熔融地幔從地核到大氣的對流中,存在的某些未知模式有關。

還能將其與災難性的連鎖反應聯繫在一起。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和太陽系在銀河系內的晃動有關。

假設每隔2750萬年左右,這種擺動就可能會使地球暴露在更多的宇宙射線,甚至是流星雨之下。那麼類似情況就會給地球的內部造成干擾,甚至還可能擾亂地球、太陽系和銀河系的運行模式。重力環境的改變,就會導致地幔變形。而這,也是造成地球內部產生激烈板塊運動的原因。

在分析了地球的已有撞擊坑之後,科學家們認為。類似的事件,似乎是以2600-3700萬年為周期,在周而復始的重複發生的。

科學家發現:地球災難的背後,似乎隱藏着某種未知規律 - 天天要聞

無論是何原因,導致了地球會定期遭遇太空隕石的撞擊。可以確定的是,它對於地球的影響,是從內而外產生的。而這,很可能是重大災難會周期性爆發的背後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研究人員所言為真。那麼下一次脈衝,又將在何時到來呢?根據計算,如果按照這種模式發展的話。那麼下一場災難的發生時間,大概會在2000萬年之後。

不管各位怎麼想,反正我是鬆了一口氣。畢竟2000萬年,意味着極遙遠的未來。這給了我們時間,去通過找出隱藏於該模式背後的原因,更深入地了解地球內部活動的運行規律。進而確認,地球上的這種脈衝周期,是否是屬於銀河系中更大周期的一部分。又或者,它根本就是由地球內部的循環引起的。

對此,大家,又是怎麼想的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劉卉元 | 中國古畫人工智能修復方法研究與實踐 - 天天要聞

劉卉元 | 中國古畫人工智能修復方法研究與實踐

作者劉卉元中國藝術研究院工筆畫院原文刊於《藝術學研究》2024年第2期由筆者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青年項目「基於神經網絡算法的古畫圖像還原修復方法研究」課題組在採訪中國古畫修復專家、調研分析人工智能虛擬修復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中國古畫數字圖
把「大自然」化為「大課堂」,長三角環保青年共同「碳」索綠色未來 - 天天要聞

把「大自然」化為「大課堂」,長三角環保青年共同「碳」索綠色未來

「美麗中國 青春行動」2024長三角(上海)青年志願者綠色營暨學生「碳」索營開營儀式日前在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楊樹浦水廠大禮堂拉開帷幕,新一批熱愛環保的青年正式開啟生態文明研學之旅,投身生態文明實踐。今年,綠色營營員招募範圍首次從上海擴大到長三角地區,助力形成共青團組織引領青年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發...
技不如人?嫦娥6號登月花費幾十億,為何印度登月卻只需7460萬? - 天天要聞

技不如人?嫦娥6號登月花費幾十億,為何印度登月卻只需7460萬?

因頭條改版,增加了廣告解鎖功能,當廣告打開後,靜等5秒鐘,您在伸出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的叉號關閉,就可以繼續閱讀我的文章了近日,「嫦娥6號順利完成探月任務,並帶回月球背面樣品」的新聞,成為全世界的焦點。而隨着媒體的爆料,其背後投資也浮出水
彗星的宿命:被望遠鏡捕捉到的「流浪者」 - 天天要聞

彗星的宿命:被望遠鏡捕捉到的「流浪者」

太陽系內除太陽和人們熟知的八大行星外,還有很多其他物質,如衛星、星體塵埃和其他小型天體等,其中流星、彗星以及近地小行星的軌跡變化深受大眾的關注,成為地球上的「明星」。 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台....
AI科學家創業做掃地機,讓機械人「長腦子」,這個賽道火了 - 天天要聞

AI科學家創業做掃地機,讓機械人「長腦子」,這個賽道火了

機械人貼邊清理衛生、定向拾起易拉罐,甚至能聽懂人類世界中的流行文化梗、在你面前跳起「海藻舞」……這些科幻片中的場景,正在被AI大模型加速帶到現實世界中。在AI大模型出現以前,機械人的思維能力十分有限,只能局限於指令動作且聽不懂自然語言。但隨着以ChatGPT為代表的AI大模型產品取得突破,傳統機械人的能力也逐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