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2023年12月01日20:53:06 科學 1672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文|正經的燒杯

編輯|正經的燒杯

«——【·前言·】——»

在北方人的餐桌上鐵鍋燉完全稱得上是一種特色,其中鐵鍋燉鯰魚的味道讓很多人意猶未盡。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鯰魚雖然肉美刺少,但是這類常見鯰魚的主要食客還是在北方。南方人則是食用一種和鯰魚很相像的魚類佳肴,和鯰魚一樣是餐桌上的常客。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但是,這種佳肴已經成了過去式了。因為這種原材料已經成了釣到就需要放生的「牢底坐穿魚」。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釣到就要放生的「牢底坐穿魚」·】——»

鯰魚是一種對於當地氣溫和水情比較有要求的魚類。由於北方的氣溫和水情是很適合鯰魚的生存,在北方就有了很多以鯰魚為原材料的菜系。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這件事在南方就不同了。在南方生長的魚類雖然同屬於鯰魚但是比起北方的鯰魚那可就珍貴多了。很多在南方的釣魚大多數都沒有見過這種鯰魚,辨別的方法也是非常簡單的。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北方鯰魚的背部光滑,幾乎全身都是黑色。而南方這種鯰魚的背部有着明顯的黃點,這種珍稀品種的鯰魚在南方市場的價格已經漲到了兩百元一斤。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因為背部的黃點酷似燒餅上的白芝麻,因此就有了芝麻劍魚的名字。由於芝麻劍魚本身非常稀少,又被一些資深釣魚佬們稱之為「牢底坐穿魚」。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除了背部有明顯的黃色斑點之外,這種芝麻劍魚的長相還是很有迷惑性的。整體外觀就是常見鯰魚的樣子,一樣是扁平狀的頭部,進水時的口型不僅寬大而且很圓。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背部的黃斑就是芝麻劍魚最方便辨別的線索,如果在野外釣魚釣到這種類似與鯰魚又背部長有黃點的魚類。二話不說,趕緊將其放生。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芝麻劍魚在魚類的體型中屬於中大型魚類,目前有記錄的最終體重為15公斤,體長足足有1米。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芝麻劍魚能夠有芝麻二字,除了本身的背部的黃點形似芝麻之外,還因為經過烹煮的芝麻劍魚會散發出一股淡淡的芝麻香味,也正因為芝麻劍魚這種特性而名聲大噪。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尤其是芝麻劍魚不僅有着美味的口感,營養價值還非常高。當時的人們對芝麻劍魚的認知還不夠完善,於是單純的將其當作一種經濟魚種。為了滿足食客的需要而進行大肆捕撈。在日復一日發熱捕撈下,芝麻劍魚日漸稀少。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曾經的芝麻劍魚雖然是鯰魚中的稀有品種,但是整體分佈非常廣泛。尤其是在廣西廣東等地經常看到芝麻劍魚活動的蹤跡。後來由於人類的打死捕撈和溫室效應的影響,芝麻劍魚從原來的餐桌常客變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得不讓人感到一陣唏噓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前面我們就曾經說過鯰魚是一種對於氣溫和水情要求比較高的魚類。隨着溫室效應導致的氣溫的回暖,加上南方水質受到了部分污染,芝麻劍魚幾乎完全消失匿跡。哪怕曾經分佈廣泛,現在很多大小河流都已經看不到他的身影了。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芝麻劍魚為何越來越稀少·】——»

由於芝麻劍魚越來越稀少,很多人會認為是不是芝麻劍魚本身的繁殖能力也比較弱。因為一些魚類即使經過大量捕撈。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後也會慢慢緩過氣來。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事實上的芝麻劍魚的繁殖能力並不弱,正是由於芝麻劍魚的繁殖期較短,產卵量也很可觀才會曾經廣泛分佈。芝麻劍魚的產卵量可高達1.5萬到3萬枚。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正因為芝麻劍魚本身時擁有相對強大的繁殖能力的,依然無法擺脫瀕危物種的魚類命運,才更叫了解芝麻劍魚的人感到十分惋惜。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國內對於芝麻劍魚的人工養殖研究始終不得法,由於人工養殖技術不如其他受保護動物完善,這也間接使得國家對於野外芝麻劍魚的保護行動更加的迫切。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隨着芝麻劍魚的野生種群逐漸減少,芝麻劍魚的處境只會越來越糟糕。現在已經到了季度脆弱的程度,對於釣魚愛好者來說能夠釣到芝麻劍魚絕對是運氣的證明。這份寶貴的經歷值得收藏,但是不要對自己心存僥倖。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一些人在釣到芝麻劍魚後並不會在意國家法規的禁止,直接帶到市場出售。這種行為當然是不對,一旦貪心起,面對的很可能被處罰金和牢獄之災。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有的釣友會在釣到類似芝麻劍魚這樣的第珍稀魚類時,會選擇使用手機拍攝留念。之後也會將放生的視頻錄下,以備不時之需。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越是經驗老到的釣友越知道面對這些珍惜動物如何讓自證清白,如果以後有釣友釣到這種珍惜物種也可以這樣留證。

«——【·難以養殖的芝麻劍魚·】——»

由於芝麻劍魚是難以養殖的淡水魚類,能夠在市場流通的數量自然非常稀少。哪怕目前身價已經漲到了200元一斤,仍舊是有價無市。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在目前的養殖過程中最大的問題除了數量之外,還有是對芝麻劍魚魚肉質量的把控。想要整體提高芝麻劍魚的品質的難度非常大。相比較普通鯰魚只對於水情和氣溫有明確要求,芝麻劍魚除了水情和氣溫還對於當地海水的鹹度有着自己的需求。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芝麻劍魚只有在當地鹹度較低的水域中才能有更加快的生長速度。,芝麻劍魚的養殖難度較大,但是並非沒有人能夠人工養殖。只是相比較其他生物,芝麻劍魚的人工養殖需要足夠優質的餌料。同時需要嚴格把控光照和溫度,所以至今能夠養殖芝麻劍魚的漁戶特別少。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既然芝麻劍魚不好養殖,為什麼在某些市場卻有成堆的魚販子聲稱自己賣的是芝麻劍魚呢?其實這就是糊弄不經常釣魚的普通人,將從國外引進的斑點叉尾鮰。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斑點叉尾鮰又名叉尾鮰,是一種專門從美國引進的經濟魚種。這種魚類由於食性很雜,成長很快所以很快就在國內流行了起來。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根據統計,我國斑點叉尾鮰的產量已經是長江幹流漁業總捕撈量的三倍有餘。這種叉尾鮰的價格並不貴,基本批發價在10元一斤左右。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中國引進叉尾鮰的歷史基本從1985年就開始了。經過了對於美國引進原種的馴化,僅僅四年後就繁育成功了適合我國水域的新品種,叉尾鮰最有名的繁殖地點是嘉魚縣,是全國最大的叉尾鮰魚種苗繁殖和供應基地。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當初選擇引進叉尾鮰是看重了這種魚類的養殖周期比較短,相比較其他魚類更加容易回本。我國在培育叉尾鮰之前,更多是以養殖草魚為首的四大家魚。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草魚的養殖歷史很長,所以很多漁戶都有自己養殖草魚的手段。這也導致了草魚的價格始終不高,為了提高利潤才會選擇新的魚類投資,試圖進行轉型。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叉尾鮰雖然實在1989年才真正培育成功,由於本身刺少肉豐很快就受到了大眾喜愛並得到快速的推廣,尤其是國內培育的叉尾鮰魚苗精良,叉尾鮰已經成功做到了出口轉內銷。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雖然叉尾鮰的養殖前景受到廣泛的看好,但是叉尾鮰與芝麻劍魚還是有本質的差別。芝麻劍魚的鬍鬚天生就是白色的,像叉尾鮰這樣的黑色鬍鬚自然時有問題的。由於芝麻劍魚和叉尾鮰兩者的價格相差較大,大家在選購時還是需要小心辨別。

曾是餐桌上「常客」,如今200元1斤供不應求,為何釣到要放生? - 天天要聞

«——【·結語·】——»

現在提倡保護芝麻劍其本質時保護自然生態系統,我們的地球一直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不僅僅是氣候變化還有生物多樣性喪失等等。保護生態平衡和阻止生物多樣性喪失既是守護地球也是守護人類自己。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 天天要聞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當AI從工具到與人類齊平,再到超越人類,我們該如何自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虔向在座的聽眾們拋出這一問題。這是在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人民政府禮堂舉辦的「以科學的態度認知人工智能與我們的關係——從初始到對未來的期許」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現場,陳虔為西紅門鎮政府近百位公務員帶來一場融合AI技術解析與...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械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械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械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械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位元組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佈《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 天天要聞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原標題: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進發(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次卸貨任務中,承擔人員轉運任務的「雪鷹301」直升機正在降落「雪龍2」號艉甲板。科考隊員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搖鑽。科考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