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色預警!小行星2023UO7的近地事件來了

2023年10月27日15:33:04 科學 1848

#所見所得,都很科學#

#近地小行星#

【小行星2023 UO7的近地事件】

+++++++++++++

!!黃色預警!!

+++++++++++++

小行星2023 UO7將於大約2小時(±00:11)後最接近地球;

事件類型:飛掠(與地球擦肩而過);

最小距離:約1.071LD(約410880千米);[1][2]

平均距離:約1.071LD(約410880千米);[1][2]

平均大小:5.8-12.9米;

都靈危險指數:*(大於2時,需要注意);

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大於-2時,需要注意);

*:表示無數據

[1]:LD表示為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平均距離,1LD=384401公里;

[2]:距離的數字為小行星中心與地球中心之間的距離。

數據來自:NASA-JPL-NEO

【相關知識】

都靈危險指數(Torino scale)是一套用作衡量近地天體撞擊地球的指標,包括小行星和彗星。通常會給天文學家和公眾透過整合撞擊機會率和破壞力成一個數值,來評估其天體撞擊地球的嚴重性。類似的指標有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Palermo Technical Impact Hazard Scale),但比前者稍複雜。

都靈危險指數使用介乎0至10之間的整數數值,當中「0」代表其撞擊地球的機會微乎其微,又或是在撞擊地球前會給其大氣層摩擦燃燒殆盡;而「10」則代表該物體撞擊地球的機會十分大,並足以造成全球性大災難。

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Palermo Technical Impact Hazard Scale)是天文學家用來評估近地天體(NEO)潛在撞擊地球危險機率的對數尺度。它結合了撞擊的概率和產生的動能效果這兩種類型的資料,估計出單一的危險值。它的額定值從0,意味着危險與背景危險一樣(定義為相同大小或更大的天體從過去的日期到再發生撞擊所構成的風險平均年數的數值)。 +2的數值顯示增加大於隨機背景風險的100倍。結果小於-2的數值反映出事件可能不存在。當巴勒莫撞擊危險指數介於-2和0之間,則表明是必須小心監視的情況。相似,但沒有這麼複雜的另一個非科學性描述尺度的是都靈危險指數。


發佈時間:2023年10月27日15時12分17秒

黃色預警!小行星2023UO7的近地事件來了 - 天天要聞

黃色預警!小行星2023UO7的近地事件來了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勇立潮頭大灣區丨共享榮光!看「嫦娥攬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 天天要聞

勇立潮頭大灣區丨共享榮光!看「嫦娥攬月」香港科技如何助力?

6月25日嫦娥六號結束53天的旅程返回地球連同來自月球的「土特產」也一併「快遞」到家 6月26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開艙取樣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來自月球背面的珍貴「月壤」研究人員希望藉此揭開月球更多的秘密   同心逐夢 共赴蒼穹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容啟亮帶領科研團隊協助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
古藺:如何利用本地資源,為野生獼猴群撐起「保護傘」? - 天天要聞

古藺:如何利用本地資源,為野生獼猴群撐起「保護傘」?

鄧小紅 瀘州觀察 魏傑/文圖「觀景台修好之後,大家看野生獼猴就更方便了,給我們也帶來了更多的人流量,也推動了我們周邊村民擺攤創收。」6月26日,古藺縣白泥鎮菜板村村民邱娟在野生獼猴觀景台的位置擺起了小攤。古藺縣地處烏蒙山區,轄區內佳木蔥蘢,成為眾多國家一級、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的「棲息樂園」。據統計,古藺縣境...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 天天要聞

邁向高端的新材料|從原材料到新材料,看山西轉型升級之路

新華社太原6月27日電(記者王勁玉)普通的玉米澱粉「搖身一變」,成為儲能利器超級電容炭;隨處可見的石灰石在科技的加持下成為納米碳酸鈣;堅硬的鋼鐵可以像紙張一樣輕薄,徒手可撕開。在轉型發展大潮中,傳統原材料通過技術革新、應用創新,成為高端新材料,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新材料產業是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 天天要聞

美國宇航局指示SpaceX在時機成熟時擊落國際空間站

據美國宇航局稱,SpaceX被指示從軌道上為國際空間站製造一艘拖船。為此,該公司將獲得8.43億美元,這還不包括拖船的準備和發射費用。但一切都不會早於商業軌道站準備就緒,這可能晚於 2030 年。圖片來源:NASA根據各種聲明,俄羅斯最早可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着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