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發現月球「儲水庫」?研究人員:月壤中的撞擊玻璃珠,支持月表水循環猜想

2023年03月30日23:21:17 科學 7287

3月27日,一篇發表在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上的研究稱,基於嫦娥五號月壤樣品中的撞擊玻璃珠,科學家們發現,這些撞擊玻璃珠可能儲存了大量的水,儲水量可高達2700億噸。

不過,該研究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胡森向紅星新聞記者解釋稱,研究中所提到的水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水。「這裡的水是廣義上的水,人類是不可以直接使用的。」

「我們的研究證明撞擊玻璃珠可能是一個新的月球儲水對象,支持了月表水循環的猜想,也為解釋像月球一樣沒有大氣天體表面水的來源提供了新啟示。」胡森介紹說。

中國科學家發現月球「儲水庫」?研究人員:月壤中的撞擊玻璃珠,支持月表水循環猜想 - 天天要聞

資料圖

玻璃珠中水含量來自太陽風

還能進行水循環?

據介紹,研究團隊先是從嫦娥五號月壤中手工挑選出了幾十到一兩百微米(1微米為0.001毫米)大小的玻璃珠,製備成了滿足水含量測試分析的樣品靶,並獲得了這些玻璃珠的化學成分。

胡森介紹稱,水含量的研究過程主要分兩輪進行,第一輪為普查,第二輪為細描,是「從'素描輪廓到刻畫細節'的實驗過程」。

在第一輪實驗中,研究人員在每顆玻璃珠上分析兩個點,一個位於邊部,一個位於核部,這樣可以獲得玻璃珠中水含量分佈的全景輪廓。研究結果顯示,玻璃珠邊部的水含量比較高、核部的水含量比較低。「這與我們的預期完全相反。一般經歷過高溫淬火形成的玻璃珠,應該表現出邊部水含量較低、核部水含量較高的特徵。」胡森解釋稱,這樣的現象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說明背後隱藏着某種物理機制。

在第二輪實驗中,研究人員為了理解數據背後的物理機制,選取了一些核-邊水含量差別顯著的玻璃珠,對其進行了剖面分析,獲得了玻璃珠中水含量與氫同位素的剖面分佈特徵,為研究撞擊玻璃中水的來源、保存和遷移機質提供了新的認識。

根據水含量與氫同位素的負相關性,研究人員根據水的「指紋」——氘/氫比值,判斷這些水來自太陽風。「太陽風的氘/氫比值一般為25×10-6,而團隊所測量的玻璃珠中的水含量氘/氫比值與之近乎一致。」胡森補充道。

此外,根據玻璃珠水含量和氫同位素的剖面特徵,還可以判斷這些水是通過擴散進入到玻璃珠。「很有意思的是,我們發現在一些玻璃珠還記錄了一期明顯的水丟失事件,「這意味着,太陽風成因水不僅能儲存在玻璃珠中,同時還能從玻璃珠中逃逸出來,這也說明玻璃珠具有維持月表水循環的能力和潛質」胡森解釋稱。

中國科學家發現月球「儲水庫」?研究人員:月壤中的撞擊玻璃珠,支持月表水循環猜想 - 天天要聞

2022年11月16日,北京,中國航天博物館開館。圖為參觀者觀看月壤樣品展陳。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其他無大氣層天體

也有類似「儲水庫」?

事實上,人類此前的探月任務就表明,月球可能並不是完全乾旱的。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就曾在靠近月球兩極的深且陡的隕石坑裡發現了冰凍水的證據。2009年,印度的月船1號(chandrayaan-1)宇宙飛船也在月球表面發現了一層薄薄的水冰。在胡森看來,印度飛船在2009年的發現是「最大的突破」。而團隊此番研究結果與其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其證明了月表水循環是有可能維持的。

胡森還提到,此前nasa關注的重點主要是月球(兩)極(地)區,但是這部分地區環境相對較差,也相對較難開展工作。而玻璃珠就存在於月球表面,不太會受到地域限制。

近些年來,人類不僅在月表發現了水,在水星等其它天體上也探測到水的信號。同時,這些天體都經歷了長達幾十億年的隕石撞擊,其表面也很可能存在大量的玻璃珠,因此,嫦娥五號撞擊玻璃儲水的新認識,不僅為揭示月表水的來源、保存和遷移機制提供了新認知,也為解釋為何水星等其它無大氣層的天體表面存在水提供了新的啟示。

胡森形容水是一個重要的紐帶,可以串聯起一個星體,反映出一個星體從內到外不同圈層的演化過程。「從地球演化視角來看,有水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有生命的。而月球上的水對其自身演化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紅星新聞記者 黎謹睿 實習記者 鄧紓怡

編輯 王禾 責任編輯 魏孔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 天天要聞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當AI從工具到與人類齊平,再到超越人類,我們該如何自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虔向在座的聽眾們拋出這一問題。這是在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人民政府禮堂舉辦的「以科學的態度認知人工智能與我們的關係——從初始到對未來的期許」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現場,陳虔為西紅門鎮政府近百位公務員帶來一場融合AI技術解析與...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械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械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械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械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位元組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佈《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 天天要聞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原標題: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進發(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次卸貨任務中,承擔人員轉運任務的「雪鷹301」直升機正在降落「雪龍2」號艉甲板。科考隊員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搖鑽。科考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