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會不會也是圓形的?圍繞着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核心運行?

2023年03月26日19:05:10 科學 1085

宇宙會不會也是圓形的?圍繞着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核心運行? - 天天要聞

自從哥白尼的日心說推翻地心說後,隨着人們認識的宇宙範圍不斷地擴大,不但地球在人們心中的特殊中心地位逐漸喪失,就連太陽、銀河系也是如此。人們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人們甚至認為我們所處的宇宙「之外」更有新天地,我們的宇宙在圍繞更核心的東西在轉。這不,有人就提出疑問:「宇宙會不會也是個球形,圍繞一個我們至今沒有探測到的核心在轉?」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吧。

按照這個思維,我們不免要疑問:那個至今沒探測到的核心是否有更核心的東西可環繞?而更核心的東西是否有更更核心的東西可環繞?……

這樣下去,最終有兩種情形:

1,或者存在一個最核心的東西:

它不再需要環繞什麼了,不環繞什麼運動,也就不需要非得是球形。

這種情形――存在一個最核心的東西,實際上無非是把宇宙的範圍又擴大了而已。按照題意,這個更大宇宙不必要是球形,問題又回到了原來的起點。

2,或者像俄羅斯套娃、藝術雕塑那樣沒完沒了;

宇宙會不會也是圓形的?圍繞着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核心運行? - 天天要聞

而這種情形的沒完沒了,表明宇宙是無限和開放的,那麼宇宙或者是平坦的,或者是馬鞍形的,而絕不會是球形的,因為球形是有限的。

因此按照這個邏輯分析下去,宇宙大概率不是球形。這似乎就是本題的答案。

實際上又如何呢?

1,先來看宇宙到底是有限無限?

宇宙到底是無限還是有限的,這決定於時空曲率,而時空曲率決定於宇宙的密度。根據弗里德曼的三種宇宙模型:

宇宙會不會也是圓形的?圍繞着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核心運行? - 天天要聞

分別是開放(密度小於臨界,時空曲率為負值,形如馬鞍面),平坦(密度達到臨界,時空曲率為0,形如平面)和閉合(密度大於臨界值,時空曲率為正值,形如球面)。前兩者似乎說明宇宙是無限的,後者說明宇宙是有限的。

當然時空曲率還與膨脹率有關,因為宇宙是動態變化的。當初弗雷德曼找出了閉合這一種,說明了宇宙的有限無界。而當今科學家認為時空曲率應該是負值,宇宙是開放的。因為宇宙不但在膨脹,而且是加速膨脹,哈勃定律證明了這一點(這也是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有力證據)。

宇宙會不會也是圓形的?圍繞着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核心運行? - 天天要聞

那麼宇宙還能是有限的嗎?我的答案是:宇宙仍然是有限的。

宇宙一直在膨脹,那麼反推回去,宇宙必然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是一個點,換句話說,宇宙是從一個點開始的。這個點和對應的時間點分別是宇宙空間和時間的開端。根據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和精密的觀測,科學家計算出宇宙的年齡是138.2億歲,即使宇宙空間超光速膨脹,宇宙空間變得再大,經過138.2億年的膨脹,宇宙空間的大小最終還是有限的。總之,宇宙有開端,並且時間長短和空間大小都有限,這足以證明宇宙是有限的,即使它正在膨脹開放。

宇宙會不會也是圓形的?圍繞着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核心運行? - 天天要聞

2,對宇宙有限無界的深入理解

人們常用一個二維球面表示宇宙的有限無界:一個二維生物沿着二維球面走,它永遠找不到頭,對於這個二維生物來說,這個二維球面是無界的,但這個二維球面是有限的,關於這一點,我們三維生物看得很清楚。但在我們三維生物(人)看來,這個世界並不是二維的,這個二維球面圍成了一個三維球體,這個二維球面恰恰就是這個三維球體的「邊界」。在我們三維生物看來,這個球體世界既有限又有邊界。

我們的宇宙並不是三維的,而是四維的。在我們普通三維生物(比如普通老百姓)看來,宇宙就是無限無界的。而在非普通三維生物(比如宇宙學家)看來,宇宙是有限無界的。同樣的道理,如果存在四維生物,那在我們眼裡的宇宙,在祂們眼裡也許就是既有限又有界的了(祂們就是同宇宙相同而共同並列於更高維的世界中,祂們也許就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上帝」――一個了解並能控制宇宙,但又不在宇宙中的生物。

宇宙會不會也是圓形的?圍繞着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核心運行? - 天天要聞

至於那個更高維的世界,我們並不認識,也無法認識。但肯定的一點是:這個更高維的世界絕不是人們常說的平行宇宙)。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宇宙是有限的

3,宇宙的形狀

按照上面的理論,宇宙是開放的,那麼宇宙的形狀應該是馬鞍形。但實際上宇宙既不是球形,又不是馬鞍形,而是無形。如何理解宇宙的無形呢?由於篇幅原因,我們只作簡單解釋:

除了量子力學,包括愛因斯坦相對論在內的所有理論都是定域化的,愛因斯坦曾說過,超過光速的東西影響不了我們,作用不了我們,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不存在的。

人們只能觀測到低於光速的,超光速膨脹的空間已經超出我們的視界看不到了。這個視界就是我們宇宙的「界」(此「界」非彼界),對於我們來說,那些超光速的東西已經不是我們宇宙的東西了,對於我們來說,那些有形的東西變成無形的了。對於我們地球來說是有形的、實實在在存在的星系,也許在我們地球人看來退行速度還不大的星系,對於別的星系的「地球」觀察者來說已經超光速,已經看不到了,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有形變為無形了。那個星系不屬於他們的宇宙了。同理,對於我們地球亦然。

小結

既然宇宙是這樣的無形,因此它就不是球形的。

宇宙會不會也是圓形的?圍繞着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核心運行? - 天天要聞

絕不是這樣

在宇宙這樣的大尺度下,宇宙絕不像地球非得繞着太陽轉,太陽非得繞着銀河轉那樣的情況,真正的宇宙不存在繞着什麼核心轉的問題,宇宙可以不轉(包括自轉),而不用擔心它因為不繞着什麼轉而掉向哪裡,因為宇宙「外」的非時空足以「托」住它。

宇宙會不會也是圓形的?圍繞着一個我們不知道的核心運行?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聞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風雷暴突襲古城,多名網友稱「天上游龍飛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經歷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強雷雨突襲。隨着夜色降臨,原本平靜的天空突然響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雷鳴,電閃如晝、狂風呼嘯,有人形容那場景彷彿酒吧蹦迪現場,天空中不時炸出白光,讓整座城市在一瞬間被照亮。然而,就在這場雷暴中,多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引發...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 —— 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着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佈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李鑫 攝2025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眾對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比如,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不穿航天服進入...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個頭雖小卻氣勢滿滿,身着酷炫銀藍拼色套裝,「E人」屬性拉滿頻頻轉頭揮手……最近,一場人類和人形機械人共跑的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鳴槍起跑。在一群形態畫風各異的「鋼鐵選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湧現着「萌萌噠」「太可愛了」的評價。...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近期各地進入升溫通道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千萬別撿!當地時間2024年3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半月灣,沙丘海灘上的藍色水母。數百萬奇異的藍色水母被衝上太平洋海岸的海灘↑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