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明珠科學園(終),時長共34秒)
中科院明珠科學園首批科研建築主體完工,科教融合新城初現雛形。
廣州南沙,明珠灣大橋北側、蕉門水道西側,一幅熱火朝天的建設畫面躍入眼帘。
1月11日上午,由中科院與廣州市共建中科院明珠科學園,高空車運作轟隆隆的聲音、石材切割的聲音交織成一曲「雙重奏」。中科院明珠科學園首批科研建築主體完工,將推動中科院在穗的各類創新機構、高端平台集聚,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科教融合」新城初現雛形。
記者在現場看到,n-1科研辦公樓正門口,高空車此起彼伏,高空車上的兩名工人正在上面合力將石材貼合;而在樓體的另一面,十幾名工人也正在半空爭分奪秒地進行樓體外立面石材施工。工人正跟時間賽跑,搶抓在春節前完成樓體的外立面施工。這棟大樓未來將成為中科院力學所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布局空天飛演中心的場所。
中鐵建設集團南方工程有限公司南部組團項目執行經理唐遠昌拿着對講機指揮不停,石材切割、協調材料搬運……施工現場忙而不亂。「目前我們為了加快施工速度,我們的作業時間已經調整為兩班倒的制度,許多工人都在通宵加班。」
南沙新區明珠灣開發建設管理局副局長曾攀表示,中科院明珠學園將推動中科院在穗的各類創新機構、高端平台集聚,推動形成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建空間布局相對集中、科研資源共建共享、學科領域交叉融合、人才高度集聚的科教融合新城。
中科院明珠科學園力學所廣天院一期n-4總裝總測廠房、智能院一期科研基地n-8科研樓主體已正式完工。作為首批完成主體建設的科研建築,這兩個項目領跑中科院明珠科學園建設,將在準備就緒後正式投入科研創新使用。唐遠昌介紹:「首批科研建築主體完工,我們抓緊在春節前完成n-1科研辦公樓的外立面施工,在今年4月份完成整體竣工驗收。」
與普通房建項目不同,n-4項目整體為鋼結構建築,不僅架鋼柱、設鋼樑,屋面工程也是鋼結構金屬屋面。中鐵建中科院南沙科學城項目書記郭朋剛表示,為滿足科研需求,n-4項目設計有三跨,一跨跨度達24米,這樣的跨度和空間要求,採用鋼結構更為合適,通過鋼結構形成大寬度的內部空間,將能夠滿足10米全尺寸飛行器總裝總測需求,包括飛行器部件、全系統集成測試和航電、載荷檢測等需求,為空天科技領域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據介紹,明珠科學園規劃總用地面積309公頃(約4641畝),規劃形成「一島一軸攜八片,雙環雙帶織多心」的布局,一期啟動區已同步啟動的兩大項目(中科院沈自所廣東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中科院力學所廣東空天科技研究院),並正在推動遷建院所和大裝置落地建設。
「新年開新局,更要抓先機。」曾攀表示,將千方百計搶時間跑好開局「第一棒」,組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項目推進工作,搶先抓早,傳遞出全力跑出「加速度」、奮力奪取「開門紅」的鮮明導向,在首批「一縱三橫」的主骨架路網暢通通行、園區雛形初顯的基礎上,加快周邊水利、園林綠化景觀項目建設,推動明珠科學園儘快投入使用。
【采寫】余妍玲 柳時強
【視頻】余妍玲
【圖片】余妍玲 部分圖片由南宣提供
【通訊員】林丹賢 王千瑞
【作者】 余妍玲;柳時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