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有這樣一位著名細胞生物物理學家

2023年01月03日23:25:03 科學 1062

宜昌是湖北省的一個地級市,它地處湖北省的西南部,位於長江上游與中游的結合部、鄂西武陵山脈和秦巴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

宜昌東鄰荊州市荊門市,南抵湖南省的石門縣,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農架林區襄陽市

宜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的屈原,就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即今天的湖北宜昌。

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王昭君,就出生於西漢時期的南郡秭歸,即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

此外,宜昌還以「三國故地」而著稱,據統計在《三國演義》中,竟然有36個故事發生在這裡;至今這裡還是埋葬關公正身的「五陽」之地,並建有關帝陵。

就在這樣一個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里-湖北宜昌城區,卻走出來了一位中科院院士、我國著名的細胞生物物理學家徐濤

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有這樣一位著名細胞生物物理學家 - 天天要聞

徐濤,1970年8月出生於湖北宜昌城區,1988年-1997年在華中理工大學,先後從學士一直讀到博士。

1996年-1999年,徐濤在德國從事博士後研究;2000年回國擔任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物理與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副院長。

2003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07年任所長,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濤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細胞生物物理學家,長期從事胰島β細胞功能和細胞生物物理技術的研究。

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有這樣一位著名細胞生物物理學家 - 天天要聞

徐濤院士率領的研究團隊,長期專註於胰島β細胞關鍵調控蛋白和調控機制,並結合光譜顯微學、蛋白質設計和工程技術等生物物理學手段,為生命科學的發展提供新的方法和技術手段。

例如,徐濤院士團隊發現了囊泡分泌的新的分子機制;發展了新的研究細胞分泌的模式系統,為系統發現相關的新分子和新機制奠定了基礎。

又如,徐濤院士團隊率先進行了GLUT4囊泡在活細胞中的實時動態跟蹤,建立了單分子熒光成像手段,解決了CRAC通道如何在細胞膜上裝配的這一前沿科學問題。

最後,徐濤院士團隊還發現了胰島素分泌的鈣離子敏感性可受調控,揭示了胰腺Beta細胞和脂肪細胞中參與血糖調控的關鍵步驟及其分子機制,為深入理解糖尿病的發生髮展機理提供了基礎。

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有這樣一位著名細胞生物物理學家 - 天天要聞

總結:從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里-湖北宜昌城區走出來的這位中科院院士徐濤,是我國著名的細胞生物物理學家。

您同意我的觀點嗎?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觀點和看法!

每天更新兩院院士;如果我說的,正是您所想的,請關注、點贊、轉發、分享、收藏朱蕭俊說健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佈,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