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有這樣一位著名細胞生物物理學家

2023年01月03日23:25:03 科學 1062

宜昌是湖北省的一個地級市,它地處湖北省的西南部,位於長江上游與中游的結合部、鄂西武陵山脈和秦巴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

宜昌東鄰荊州市荊門市,南抵湖南省的石門縣,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農架林區襄陽市

宜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的屈原,就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即今天的湖北宜昌。

與貂蟬、西施楊玉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王昭君,就出生於西漢時期的南郡秭歸,即今天的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

此外,宜昌還以「三國故地」而著稱,據統計在《三國演義》中,竟然有36個故事發生在這裡;至今這裡還是埋葬關公正身的「五陽」之地,並建有關帝陵。

就在這樣一個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里-湖北宜昌城區,卻走出來了一位中科院院士、我國著名的細胞生物物理學家徐濤

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有這樣一位著名細胞生物物理學家 - 天天要聞

徐濤,1970年8月出生於湖北宜昌城區,1988年-1997年在華中理工大學,先後從學士一直讀到博士。

1996年-1999年,徐濤在德國從事博士後研究;2000年回國擔任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物理與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長、副院長。

2003年進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07年任所長,201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濤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細胞生物物理學家,長期從事胰島β細胞功能和細胞生物物理技術的研究。

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有這樣一位著名細胞生物物理學家 - 天天要聞

徐濤院士率領的研究團隊,長期專註於胰島β細胞關鍵調控蛋白和調控機制,並結合光譜顯微學、蛋白質設計和工程技術等生物物理學手段,為生命科學的發展提供新的方法和技術手段。

例如,徐濤院士團隊發現了囊泡分泌的新的分子機制;發展了新的研究細胞分泌的模式系統,為系統發現相關的新分子和新機制奠定了基礎。

又如,徐濤院士團隊率先進行了GLUT4囊泡在活細胞中的實時動態跟蹤,建立了單分子熒光成像手段,解決了CRAC通道如何在細胞膜上裝配的這一前沿科學問題。

最後,徐濤院士團隊還發現了胰島素分泌的鈣離子敏感性可受調控,揭示了胰腺Beta細胞和脂肪細胞中參與血糖調控的關鍵步驟及其分子機制,為深入理解糖尿病的發生髮展機理提供了基礎。

從湖北宜昌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有這樣一位著名細胞生物物理學家 - 天天要聞

總結:從屈原和王昭君的故里-湖北宜昌城區走出來的這位中科院院士徐濤,是我國著名的細胞生物物理學家。

您同意我的觀點嗎?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觀點和看法!

每天更新兩院院士;如果我說的,正是您所想的,請關注、點贊、轉發、分享、收藏朱蕭俊說健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聞

明天,人工增雨!

經歷了連續幾天的高溫終於雨要來啦~就在剛剛徐州氣象發佈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將於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間擇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具體情況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來源丨徐州發佈、徐州氣象一審丨蘋果二審丨李璇三審丨仝勛監製丨劉礫總監製丨魯曉波「無線睢寧」商務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號)點和擴散一下...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 天天要聞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作者:劉澤排版:點點起點鈉電關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潤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湖北虹潤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獲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批複。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 天天要聞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6月20日,武漢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在九一二操場舉行。值得注意的是,儀式前,測繪學院博士畢業生高晟俊獲得了學校專門為其定製的學位服,在校徽下綉上他的武大學號。 高晟俊。圖/武漢大學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訴九派新聞,他今年35歲,即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延續科考生活。 他對極地測繪的興趣源於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01近些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熱詞,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於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聖性、魅惑力的消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拿學歷來說,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要對學歷祛魅。意思是,我們要正確看待學歷,而不能認為學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着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着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適應的,長期以來頗受學界關注和持續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體發佈信息說,該所科研團隊和美國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發現,儘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 天天要聞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自1970年國家開始上馬風雲衛星工程,至2023年風雲三號07星的輝煌升空,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已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50多年來,風雲氣象衛星不僅見證了中國氣象預報技術的飛躍,也從早期的粗略預測逐步邁向了今日的精準預報。這一變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