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2023年01月02日21:10:04 科學 1993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地球被譽為「海洋星球「,超過70%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海洋不僅是生命的搖籃,更富含着豐富的油氣等多種資源,目前世界範圍內已探明的油氣資源中,有超過70%位於海洋。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作為當代工業和經濟發展重要動力,油氣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國也開始加緊對海洋中的油氣資源的勘探和開採,鑽井平台也如雨後春筍一般,不斷的出現在海面之上。

不過海洋那麼深,這些鑽井平台又是怎麼扎進海里的?他們能夠抵擋多大的風浪?又是怎樣工作的呢?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海上鑽井平台的固定方式

對於生活在海邊的朋友,一定非常熟悉,海邊的風浪有多大。

對於海上鑽井平台而言,其不僅要面對着是來自海洋強勁的風,還有由於洋流和海浪所帶來的各種衝擊。因此,固定就成為了設立海上鑽井平台首先要面臨的問題。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出於安全,穩定性的考量,目前海上的鑽井平台的固定方式主要2種,分別是固定式與移動式,而移動式下面又涵蓋兩種,分別是半潛式和升降式。

(1)固定式鑽井平台

首先我們來看固定式的鑽井平台,看它的名字我們也可以大概推測着重要固定方式,即將整個平台利用某種方式,固定在海底的大陸架,而後就可以開始相應的開採工作的。

事實亦是如此,工程建造團隊會通過穩定管架結構,將做牢牢的鎖定在海底的某處,將整個平台鎖死在海上。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這種連接方式,在一定的時間內,可以保證整個平台的穩定性,非常的牢固,可以充分的滿足平台對某一點的開採的需求。

但海洋的環境是變化萬千的,人為的固定在短時間內可以達到牢靠穩固的效果,但是時間久了,仍然會受到風浪的破壞,穩定的破壞下,鑽井平台便無法在進行相應的工作。

因此,考慮到成本,這種固定方式,一般的工作限定水深在20米左右,不會超過90米,應用範圍有一定的局限性。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相較於固定式的,移動式的鑽井平台的靈活性更強,特別是半潛式,其可以深入1000米的海水,對於需要深海作業的鑽井平台而言,無疑是上上之選。

(2)升降式鑽井平台

升降式鑽井平台,主要的構成部分包含樁腿、升降機以及平台三個部分。這種平台可以通過升降機和樁腿的配合,實現上下升降的目的,因此,它在部分需要區域性多點位的鑽探工作中,廣受好評。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在工作的過程中,平台通過升降機上升到一個安全的高度,然後將樁腿繼續寧預壓固定,這樣的操作下,樁腿就像植物的根系一般,牢牢的將自己抓在海底,保證了平台的穩定性。這樣的操作下,平台可以輕鬆的抵擋海浪、海風的衝擊,安全有序的完成開採任務。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在對特定區域完成勘探、開採工作後,平台會收起自己樁腿,然後再通過拖輪將整個平台拖拉拽至另一個區域,重複同樣的動作,進行開採。

從他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發現,升降式鑽井平台非常依賴樁腿,因此他的鑽井深度和應用範圍是受到樁腿長度的限定。

相較於固定式的管道結構,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樁腿長度達到了120米,對於200米內的大陸架區域的鑽井工作,應用性較強。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3)半潛式鑽井平台

半潛式鑽井平台可以說是目前應用範圍最廣的鑽井平台固定方式,他主要由工作的平台和兩個下船體和支撐立柱組成。

在工作的過程中,下船體將會整個進入水體中,通過錨鏈和動力系統對平台進行控制。由於其整個平台的操縱主體系於下船體中,因此他可以有效的對抗海上橫縱搖晃。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在過程中,即便受到外力的影響,發生了平台發生了飄移,但是可以憑藉平衡動力裝置,將平台拉回到原來預定的位置。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這種固定方式,摒棄了前面兩種依賴樁或者鏈條的鎖定位置的方式,因此,他的工作水深可以達到1000米以上,成為各國深海鑽探工程首選。

我國的鑽井平台技術

石油鑽井平台已經各國開發海底石油資源的主要方式,我國也不例外。那麼我國的鑽井平台技術究竟怎樣呢?

相較於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的石油工業起步較晚。上個世紀50年代,在政府的號召下, 無數的石油工作者前赴後繼,為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1963年,通過對海南島一帶的海域進行地質探測後發現,我國的南海地區蘊含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決定建造海上石油平台,我國的石油工業也掀起了全新的篇章。

從上個世紀60年代浮筒式的鑽井平台,到1981年第一台半潛式的鑽井平台。我國的石油產業在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裏,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2008年,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坐底式石油平台在我國渤海海域正式投放使用,這引起了世界各國對中國石油鑽井技術的關注。很難想像,一個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涉海上油氣資源開採的國家,在半個世紀後,就成功的進入石油鑽井技術領先行列。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而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當然不會止步於此。2011年,當時全球最先進的半潛式深海鑽井平台「海油981」在上海下水,它開採的深度達到了驚人的3000米,是當時全球開採深度最大的石油鑽井平台之一。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六年後,伴隨着可燃冰能源的發現,對全球的鑽井平台技術有了全新的要求。

相較於此前的石油資源,可燃冰資源多數分佈在1000米的深海區域,傳統的固定式或者升降式無法滿足開採需求。

為了開採我國渤海地區已探明的可燃冰資源,我國開發了當時全球最大半潛式的鑽井平台「藍鯨1號」,2017年于山東煙海正式投入使用。

海洋那麼深,鑽井平台為何能扎進海底?工作深度極限是多少? - 天天要聞

伴隨着我國科技的發展,我國正逐步走入鑽井平台技術強國的行列。未來,相信我國在這一領域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佈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佈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佈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械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