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的結構,多虧了我們聽到我們周圍的世界,已經確定

2022年11月02日02:49:27 科學 1948

視覺和其他受體工作的分子機制已經確定,但聽覺方面的工作直到最近才完成。科學家們花了幾年時間和數以千萬計的蠕蟲來弄清楚 TMS-1 蛋白的結構,這種蛋白可以感知聲學振動。

蛋白質的結構,多虧了我們聽到我們周圍的世界,已經確定 - 天天要聞

在我們聽到聲音之前,聲波會導致耳膜振動。通過幾根細小的骨頭,這些運動被傳遞到內耳充滿液體的結構。毛細胞感知流體振動,毛細胞刺激神經元並觸發通過神經系統的信號傳輸。毛細胞可以被稱為整個方案的關鍵部分:它們充當聽覺系統的受體。但是,如果將視覺和其他受體的工作研究到分子水平,那麼對於聽覺來說,它仍然是一個謎。

跨膜通道樣蛋白(Transmembrane Channel-Like Proteins,TMC)在毛細胞工作中起關鍵作用:它們捕獲機械振動,觸發神經系統中電信號的發生。最近,來自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的科學家們設法確定了 TMC1 蛋白的分子結構到最近的原子。Eric Gouaux 及其同事的文章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該系統的分子機制在不同動物中高度保守且幾乎相同。因此,為了獲得 TMC1 蛋白,生物學家使用了秀麗隱桿線蟲。科學家們花了五年多的時間才分離出工作所需的蛋白質量,在此期間他們生長並使用了大約 6000 萬條線蟲。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檢查純蛋白質製劑以闡明 TMS-1 的分子結構。

蛋白質的結構,多虧了我們聽到我們周圍的世界,已經確定 - 天天要聞

TMS-1 的分子結構以高達 3.1 埃的分辨率測定

TMS-1是一種跨膜蛋白,可以穿透細胞膜。它是由一對相同的塊組成的二聚體。每個二聚體包括一個在膜上形成孔的 TMS-1 關鍵結構域,以及一個與細胞內 TMS-1 相關的 CALM-1 鈣結合結構域。最後,一個小的 TMIE 結構域連接到外圍的分子上——根據作者的說法,「類似於手風琴手柄」。細胞膜的機械變形使整個系統投入運行,導致鈣離子流入細胞。這導致它釋放神經遞質並刺激聽覺神經元的活動。

神經科學幾十年來一直在等待這些結果,」聽力機制的著名研究員彼得巴爾-吉萊斯皮說。既然我們知道了聲音的感知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安排的,那麼科學家和醫生在治療先天性和後天性耳聾方面開闢了全新的前景。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着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 天天要聞

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

7月6日,第42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學論壇開幕,聚焦前沿科學、產業趨勢與政策創新,邀請全球生命科學領域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推動我國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塑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地標。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殷勇致辭並宣布活動開幕。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謝遠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成...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裏,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