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宇航員真說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網友想像的高得多

2022年10月15日20:19:09 科學 1582

1993年建立的國際空間站可以說是人類最大的航天工程,國際空間站由美國和俄、法、德、意、英、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共11個歐洲國家,外加日本、加拿大和巴西三國,共計16個國家共同建設而成。

外國宇航員真說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網友想像的高得多 - 天天要聞

但是因為美國的世界霸權,國際空間站並沒有我國參與;而我們也開始獨立自主地建立空間站之路,根據我們的規劃2022年左右就能建成天宮一號空間站。

現在國際空間站已經達到了設計的15年使用壽命,預計2024年墜毀;但是要是這樣,可能再過幾年整個地球外層只有中國的空間站了……

美國人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在2021年12月31日,白宮給NASA發了一道指令,正式指示其要讓國際空間站繼續運行到2030年。

但是不論怎樣,中國人在空間站的建設上已經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的道路,未來其他國家的宇航員想要在空間站展開研究,中國的天宮一號是繞不開的一環。

外國宇航員真說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網友想像的高得多 - 天天要聞

而根據新聞報道,中國天宮一號所有的操作設備全部都是中文顯示,因為網友都說:以後外國宇航員都必須學好中文了。

其實這個已經不是個段子,而是現實,這個現實甚至比網友預測的要來得更快!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這句話出自中國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所著《蘭亭集序》,許多中國人不見得熟悉這句古語。但是最近一位意大利籍的宇航員薩曼薩·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她的社交媒體上,卻用中文發佈了這段中國古文,配圖是她的一組太空攝影作品。

外國宇航員真說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網友想像的高得多 - 天天要聞

根據配圖,有網友推測是她在「路過」中國上空時,從太空拍攝的中國渤海灣以及北京市的白天和夜景照片。

意大利宇航員的這段話體現了她極高的中文素養,能讀懂中國古文並且能非常順暢地引用,藉以抒發自己的感受,這已經快達到母語水平了。

10月13日,意大利航天員的這段話甚至驚動了外交部發言人,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點贊了這位意大利航天員,並表示探索與和平利用外空也會促進全人類的共同福祉。

外國宇航員真說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網友想像的高得多 - 天天要聞

其實早在2017年,克里斯托弗雷蒂就已經展示過她的中文水平。

當時她和另一名歐空局宇航員來到山東煙台的中國航天員海上訓練基地,他們和中國航天員楊利偉王亞平葉光富等人,進行了為期17天的中歐航天員海上救生訓練活動。

在訓練期間,她用流利的中文接受了央視的採訪:「這是第一個機會,中國航天員和歐洲航天員在中國一起訓練,我們的團隊合作很順利,很好。

外國宇航員真說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網友想像的高得多 - 天天要聞

1977年4月26日,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出生於意大利米蘭。

4歲時,她在電視上看到「哥倫比亞號」穿梭機發射,第一次知道「太空」。

17歲時,她看了一部叫《星際迷航》的科幻作品。看到片中的女性艦長,她恍然大悟:她想去太空,像她們一樣,去探索未知的宇宙。

外國宇航員真說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網友想像的高得多 - 天天要聞

2001年,24歲的她從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畢業,專攻航空航天推進和輕質結構。同年,她以排名第一的成績考入意大利空軍學院,當了四年班長。

2004年,她獲得那不勒斯費德里科二世大學政治科學學士學位,2005年又獲得該校的航空科學碩士學位。

之後她前往美國的謝潑德空軍基地參加訓練,直到2006年回到意大利,成為一名飛行員,開的是轟炸機。她起碼駕駛過六種軍用飛機,飛行時間超過 500 小時。

2009年,她被歐洲航天局從8500名候選人中選出,成為意大利首位女宇航員。因為返程時間調整,她還意外地創下了紀錄:她在太空停留了200天,成為當時女性宇航員連續停留太空時間最長的人。

外國宇航員真說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網友想像的高得多 - 天天要聞

當然,在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當宇航員的時候,被排除在外的中國人還在默默地自主研發自己的空間站。

不過,很快事情就發生變化了。

從2011年天宮一號上天開始,中國人的空間站進入快速軌道。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先後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完成多次空間交會對接。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技術已經成熟。

2015年,歐洲人決定出手,於是中歐就載人航天領域合作簽署協議,其中就有航天員訓練合作活動。從此,許多歐洲航天員都開始瘋狂學中文,克里斯托福雷蒂就是其中之一。

外國宇航員真說中文了?而且中文水平要比網友想像的高得多 - 天天要聞

因為在不遠的將來,如果他們想去空間站,可能只有天宮一個選擇了。而天宮空間站完全由我國獨立建設,無論是顯示界面還是空間站的標識系統均採用了漢字,不懂中文,根本沒有機會上天。

薩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熟練運用中國古代名作《蘭亭集序》中的名言成了今年的新聞。

但是估計在不遠的未來,絕大部分的外國宇航員都會熟練地用中文來發言、交流,到時候就不是什麼新聞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 天天要聞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央廣網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復美在官方微博發佈《告消費者書:關於近期網傳「巨子生物可復美產品檢測未添加重組膠原蛋白成分」的嚴正聲明》(下面簡稱聲明)。聲明稱,針對所謂「巨子生物涉嫌嚴重造假」「重組膠原測不到」等不實指控,公司予以嚴正駁斥並堅決否認。公司所有產品研發生產全程嚴格...
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逝世 - 天天要聞

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逝世

今天16時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發佈訃告,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顧玉東因病搶救無效,於2025年5月24日18時不幸逝世,享年87歲。華山醫院官網顯示,顧玉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主任。顧玉東1961年畢業於原上海醫科大學醫療系。曾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能給我100條鰣魚,它們就不會滅絕」,探訪「長江四鮮」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 天天要聞

「能給我100條鰣魚,它們就不會滅絕」,探訪「長江四鮮」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在澱山湖畔的金澤鎮蓮洋路上,有一片上海市水產研究所青浦科研基地。走進這裡的全城最大水產養殖單體設施,在佔地1萬平方米的超級大棚內,8米直徑的大水池一個接一個,猶如巨蓮出水。從池中游弋的長江鮰魚、長江河豚等,到在外「特殊照顧」的長江刀魚,上海水產人正為傳統意義上的「長江四鮮」保種保育、繁種擴種。然而,「...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 天天要聞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原創 楊怡 楊博士說心理 北京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一定的心理學知識,這樣不僅僅可以讓你深刻的了解自己,分析社會現象,甚至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應對事情的方法。今天,我介紹給你10個人類無法抗拒的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發人深省。值得你收藏,反覆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 天天要聞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引言生命,無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蹟。而蛋白質(proteins),正是構成生命大廈的無數微觀建築師。我們通常會將蛋白質想像成一個個靜態的、結構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奧秘遠不止於此——真正的蛋白質,更像是靈動萬變的「變形金剛」!它們能夠根據環境信號精確切換構象(conformational states),這種動態能力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