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屬系統發育與多樣化歷史研究獲進展

2022年10月14日10:52:17 科學 1847

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是北半球最大的木本植物屬,也是我國種子植物最大的屬,在全球有1000餘種,其中中國約590種。快速輻射演化和頻繁的自然雜交事件使得杜鵑花屬分類和系統發育研究存在挑戰性。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地區是全球杜鵑花屬植物分佈和分化中心之一,擁有該屬物種320餘種,其中約三分之二為區域特有種。因此,杜鵑花屬在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地區的多樣化歷史備受關注。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連明團隊/李德銖團隊與英國愛丁堡大學博士Richard Milne、愛丁堡皇家植物園教授Peter Hollingsworth合作,對杜鵑花屬物種進行廣泛取樣,獲得了杜鵑花屬全部8亞屬12組共161個物種的淺層基因組數據,包含該屬在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地區約45%的物種。該研究基於葉綠體基因組數據,通過系統發育重建、分化時間估算和物種多樣化速率等分析探究了杜鵑花屬的系統發育關係和多樣化歷史。

研究表明,葉綠體基因組能夠較好地解決杜鵑花屬的亞屬間和多數物種間的系統發育關係。與前期基於葉綠體基因組和核基因組數據推斷的系統發育比較,研究發現杜鵑花屬包括13個穩定的單系分支;核和質體系統發育之間的強烈衝突則表明,深度分支可能發生過雜交/基因漸滲等網狀進化事件。葉狀苞杜鵑亞屬(R. subg. Therorhodion)在始新世(約56 Mya)分化出來,經過始新世和漸新世(約32 Mya)的地史變遷,在中新世早期(23.8 ~ 17.6 Mya)一個相對較短的時期(約6 Mya之內)快速多樣化形成了核心杜鵑屬(共12個分支)的10個支系。以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地區為分化中心的兩個亞屬(代表了區域內90%以上的物種)多樣化歷史各不相同。杜鵑花亞屬(R. subg. Rhododendron)在中新世早期(20.1 Mya)起源,多樣化速率在隨後(約16.6 Mya)顯著增加,此後(約13.7 Mya)再分化出適應高海拔(Clade RH)和適應低海拔(Clade RL)的兩個分支,這與橫斷山-喜馬拉雅山脈中新世中期(約17 ~ 14 Mya)持續的地質構造事件並隆升至接近現今海拔高度相吻合。持續活躍的造山運動、氣候變冷和亞洲夏季風加劇等因素導致的複雜地形、異質生境和擴散障礙等,促進了這兩個分支發生平行的輻射物種形成。另一個以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地區為分化中心的亞屬常綠杜鵑亞屬(R. subg. Hymenanthes)則起源於中新世早期稍後(19.5 Mya),其冠群在中新世晚期(約10 Mya)開始分化,且多樣化速率開始時較緩慢,而在早上新世(約5 Mya)擴散到橫斷山-喜馬拉雅地區後發生快速輻射分化成種,其凈多樣化速率是杜鵑花亞屬的近5倍。這可能是亞屬常綠杜鵑亞屬在橫斷山和喜馬拉雅地區的擴散所致,同時,上新世的全球氣候變冷和季風加強可能直接影響它的分化速率。常綠杜鵑亞屬雖有一些分支僅包含適應高海拔的物種,但多數分支同時具有適應低海拔和高海拔的物種;與杜鵑花亞屬相比,其海拔偏好可塑性更強,表明該亞屬多樣化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生態可塑性。該研究對理解橫斷山-喜馬拉雅地區的物種多樣化形成歷史與適應性進化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案例。

相關研究成果以Resolution, conflict and rate shifts: insights from a densely sampled plastome phylogeny for Rhododendron (Ericaceae)為題,發表在Annals of Botany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雲南省基礎研究計劃重大項目及雲南省博士後定向培養資助項目的支持。

杜鵑花屬系統發育與多樣化歷史研究獲進展 - 天天要聞

圖1.基於葉綠體基因組構建的杜鵑花屬系統發育樹

杜鵑花屬系統發育與多樣化歷史研究獲進展 - 天天要聞

圖2.基於葉綠體基因組推斷的杜鵑花屬分化時間和多樣化速率

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500斤鱷魚被頂飛!家養牛類隱藏的致命戰鬥力震驚全網 - 天天要聞

500斤鱷魚被頂飛!家養牛類隱藏的致命戰鬥力震驚全網

在非洲草原的河流邊,一頭尼羅鱷正潛伏在渾濁的水面下,暗金色的鱗甲與淤泥完美融合。當它鎖定一頭正在飲水的母牛時,所有人都以為這將是一場毫無懸念的獵殺,畢竟鱷魚能輕易拖走斑馬或羚羊,而家養牲畜似乎天生就該是弱者。然而這頭看似溫順的母牛卻做出了驚
剛被禁捕就被抓,2022年雲南母子抓35條,做葯擺攤賣被抓 - 天天要聞

剛被禁捕就被抓,2022年雲南母子抓35條,做葯擺攤賣被抓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文|萬象硬核編輯|萬象硬核«——【·前言·】——»2023年2月17日,開屏新聞報道,雲南騰衝的民警在菜市場巡查的時候,發現有人在賣一種奇怪的生物,看起來又像娃娃魚,又
珍稀華西蝴蝶蘭驚艷現身廣南深山(組圖) - 天天要聞

珍稀華西蝴蝶蘭驚艷現身廣南深山(組圖)

【來源:雲南網】5月20日,廣南縣在開展名木古樹調查時,意外在舊莫鄉境內發現20餘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華西蝴蝶蘭。技術人員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0餘米高的櫸樹上發現到幾株開着別緻花朵的植物。其花瓣形態優雅,色澤獨特,經鑒定,確認為華西蝴
機械人的靈巧手怎樣煉成 - 天天要聞

機械人的靈巧手怎樣煉成

半月談記者 張漫子憧憬與機械人共同生活的人們很難不去幻想這樣一幕:回到家後,餐桌上已擺好想吃的飯菜、換下的衣物已經洗凈烘乾並收納整齊。完成這一切的,不是哆啦A夢的口袋,而是機械人的核心零部件——智慧又不乏靈巧的「手」。如果機械人真的有一雙「人手」一樣的靈巧手,我們的生活該有多麼輕鬆愜意!然而現實中,靈...
「咖啡牛奶效應」,會成以後人種結構的大趨勢嗎? - 天天要聞

「咖啡牛奶效應」,會成以後人種結構的大趨勢嗎?

未來地球上人種結構會被黑人「改寫」?深度剖析人口演變趨勢在全球人口格局的宏大棋盤上,人種結構的變化一直是備受矚目的焦點話題。近年來,隨着非洲人口的快速增長以及黑人在全球範圍內混血現象的加劇,一種觀點甚囂塵上——未來地球上的人種是否會全是黑人
馬斯克:中國發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 天天要聞

馬斯克:中國發電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國卻躺平了…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當地時間5月20日,美國億萬富翁馬斯克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表示,隨着科技行業建立越來越大的數據中心,到明年年中,人工智能(AI)的發展可能會遇到發電問題。他透露,自己所擁有的AI初創公司xAI正計劃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建立一座千兆瓦級的設施,該設施將在6到9個月內完工...
太陽的天文坐標古今不同 從小滿節氣看「斗轉星移」 - 天天要聞

太陽的天文坐標古今不同 從小滿節氣看「斗轉星移」

今天2時55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這既是華夏先民數千年仰觀天象總結出的自然規律,還暗含「滿招損」的哲學警示。這種將天文觀測與人生哲理相融合的智慧,構成中華文明獨特的認知體系。 藏在小滿節氣背後的天文密碼北京天文館...
中國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級別 - 天天要聞

中國氣象局提升重大氣象災害應急響應級別

根據中央氣象台最新監測,預計21日至24日,南方地區將出現新一輪較強降雨過程,重慶西南部、四川東南部、貴州東南部、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湖南北部和西南部、湖北東南部、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浙江中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有100~130毫米,局地超過200毫米,並伴有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中央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