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已滅絕32000年了,不過今天,這些史前人類卻讓一位科學家獲得了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他就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的所長,瑞典科學家斯萬特·帕博(Svante Pääbo)。
根據諾獎委員會的說法,帕博獲獎是因為他對「已滅絕古人類的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的發現」,其成就主要有:
首創從尼安德特人骨骼中提取、排序和分析古代DNA的方法
發現非洲以外的現代智人身上流淌着尼安德特人的血液
發現尚未被識別的丹尼索瓦人
有趣的是,帕博還有個花絮,他曾一直認為自己是同性戀,直到遇到一位具有男人氣的女性靈長類學家,才陡然發現,自己原來是雙性戀,兩人因而愉快地結婚,生育了一子一女,不知道這是不是為他的科學研究帶來了靈感和貢獻。
帕博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尼安德特人,那麼尼安德特人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可以給帕博帶來諾貝爾獎呢?
地球生命35億年前誕生,從一個單細胞不斷分裂增殖,終於在約600萬年前,現代人類的祖先拋棄自己的兄弟黑猩猩,獨自演化,走上了地球生命的權力之巔,主宰一切。
230萬年前,第一種被認為是人類的動物能人出現,會使用原始石器。
200萬年前,人類祖先直立人出現,以採集、漁獵為生,會使用打制石器,會用火併保存火種。
大約在70萬年前,一位直立人海德堡人生了兩個孩子,一個演化為尼安德特人,一個演化成我們——現代智人。(這一點還有爭議)
智人生活在非洲,尼安德特人一直生活在歐洲及亞洲部分地區,早期兩者倒也相安無事,但一部分智人130000-100000年前走出非洲,進入近東地區,以及後來進入歐洲,衝突就不可避免。
當時的尼安德特人比我們智人祖先更強壯,體重男平均77.6公斤,女66.4公斤,但身高比我們低,男168/女156對智人的176/163,完全就是超重了,可以說非常強健,這一點從他們的肺活量9升(男),對我們的6升(男),也可以說是完全碾壓。而且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男1640/女1460cc,也大大超過史前智人男女的平均水平1478cc。
看起來尼安德特人又壯又聰明還有力量,為什麼會滅絕呢?
帕博的研究證實了此前的猜想,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有過基因交流,目前除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外,所有現代人身體中都有1%到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而我們東亞人更高,約2.3%到2.6%,超過了西亞和歐洲人的1.8%到2.4%。
既然有着基因交流,那就意味着發生了某種不可名狀的接觸,這些接觸有可能是「自由戀愛」,也有可能是「強買強賣」。從智人習慣於滅絕一切的霸道作風來看,尼安德特人可能也是遭遇了不測。
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還有可能是尼安德特人生活範圍較窄,一直近親繁殖,導致人口規模一直比較小,他們和智人相遇時,可能只有10000到70000人,不到智人的十分之一。而智人則是迅猛增長,7萬年前因印尼多巴湖超級火山爆發,開始走出非洲時,可能只剩2000到10000人,到1萬年前就增加到了500萬,而尼安德特人是在約32000年前滅絕的(遺骸標本,相關文化和石器遺迹最晚存在於22000年前),真的可能是此消彼長,競爭失敗了。
還有就是尼安德特人實在太過生猛,喜歡和猛獸搏鬥,專門獵殺大型獵物,然後自己人也經常發生暴力行為,導致死亡率高,79-94%的遺骸顯示有嚴重創傷癒合的證據,80%以上的人在40歲之前就會死去。
另外就是尼安德特人的生育率很低,而嬰兒死亡率卻異常高,達到了43%。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分離後,還演化出一個姊妹人種丹尼索瓦人(暫定),這是帕博分析了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丹尼索瓦洞的遺骸DNA後發現的,丹尼索瓦人17%的基因來自尼安德特人。而在澳大利亞及附近的原住民、波利尼西亞人、斐濟人、印度尼西亞東部人等現代人中,也有5%的丹尼索瓦人基因,說明丹尼索瓦人曾經南下與當地土著融合。
而東亞人身上也有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分別來自北方和南方,因而可能在多個時期和北下及南上的丹尼索瓦人有過混血。
所以看看,智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曾經在歐亞非澳四大洲的土地上,演繹過許許多多分離與融合、愛與恨、情與仇的生命大戲,最後以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謝幕,退出地球歷史舞台告終,智人也終於除掉最後的兄弟姊妹,獨自站到了地球生命演化的最高峰。
硝煙已經散去,歷史已經過去,回過頭去再看看我們一路走來的血雨腥風,不也是挺有意思的嗎?而帕博的古基因學研究,就是兩大分支之一,另一支是遺骸和遺迹研究。通過這些研究,我們可以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獲得更豐富的知識,更好地走向未來。
比如,有趣的是,同樣是帕博2020年的研究,就發現人類3號染色體上的一個變異,成了新冠病毒的一個主要遺傳風險。這個變異是6萬年前從尼安德特人那裡遺傳下來的,讓16%的歐洲人,50%的南亞人染上病毒後病情更容易惡化,需要呼吸機的風險增加了3倍,孟加拉國更高達63%,東亞、非洲、中東則幾乎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