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絨觸覺」「雙曲狹縫」「看誰跑得快」大山深處「科」有趣

2022年09月28日16:44:11 科學 1786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哇,太棒了!我看到了美麗的星空中有無數的繁星在閃爍,還看到了漂亮的蝴蝶在花叢里飛舞。」「天啊,太險了!我看到自己站在深不可測的懸崖邊,彷彿往前半步就會掉下去,嚇得我心臟都要蹦出來了。裏面的畫面非常逼真,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9月21日上午,在位於大山深處的西峽縣雙龍鎮第二中心小學操場上,四年級學生王晨颯和趙偉棟戴上VR眼鏡,體驗了科普展品「虛擬現實」所帶來的奇妙感覺後,不約而同地發出了大聲驚嘆!

「天鵝絨觸覺」「雙曲狹縫」「看誰跑得快」大山深處「科」有趣 - 天天要聞

當天,2022河南省科普大篷車「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活動走進地處伏牛山南麓的西峽縣,20多輛科普大篷車滿載科普展品,分別開進不同的學校,為師生們奉上了一道道豐富多彩的科普大餐。為了讓活動開展得紮實有效,西峽縣科協還專門組織了20餘名經驗豐富的科技志願者,跟隨科普大篷車一起走進校園,為學生們演示科普展品、講解科學原理,以精彩的專業服務贏得了師生們的讚譽。

「天鵝絨觸覺」「雙曲狹縫」「看誰跑得快」大山深處「科」有趣 - 天天要聞

科普大篷車的到來,讓雙龍鎮第二中心小學校園裡沸騰起來,成群結隊的孩子圍着「能力測試」「愛護眼睛」「物有其妙」等一排科普展品,爭先恐後地動手操作、參與體驗,老師們一邊維持秩序,一邊給孩子們耐心地講解,師生們一起與科學零距離親密接觸的場面充滿了溫馨與歡樂。

「天鵝絨觸覺」「雙曲狹縫」「看誰跑得快」大山深處「科」有趣 - 天天要聞

「這是科普大篷車第一次開進我們學校,為山裡的孩子們送來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科學知識,這麼多的科普展品,每一件都充滿了科技元素,有很強的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互動性,不僅開闊了孩子們的視野,更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熱情,對於他們今後的學習和成長很有幫助,希望這樣的活動能持續開展下去,並多向農村特別是山區的學校傾斜,讓偏遠地區的孩子們享受科學的樂趣,感受科學的魅力。」看着孩子們在科普展品前玩得那麼投入、那麼著迷、那麼開心,雙龍鎮第二中心小學校長周林發自肺腑地說。

「天鵝絨觸覺」「雙曲狹縫」「看誰跑得快」大山深處「科」有趣 - 天天要聞

在雙龍鎮第二初級中學,聽說科普大篷車要來,同學們非常興奮,在老師的指引下,大家按班級整齊地排好隊,等待着與戴着神秘面紗的科普展品準時相約。

「天鵝絨觸覺」「雙曲狹縫」「看誰跑得快」大山深處「科」有趣 - 天天要聞

「來了,來了,科普大篷車來了!」當懸掛着「喜迎二十大 科普渠首行」紅色橫幅的科普大篷車緩緩駛入校園時,隊伍中有同學驚喜地歡呼起來。

車輛停穩,工作人員熟練地從車上將一件件科普展品迅速擺放到位,「天鵝絨觸覺」「雙曲狹縫」「看誰跑得快」「錐體上滾」「魔鏡」「窺視無窮」等科普展品,如魔法一樣吸引着同學們的目光。

「天鵝絨觸覺」「雙曲狹縫」「看誰跑得快」大山深處「科」有趣 - 天天要聞

「明明是幾根冰涼的鋼絲,可用雙手貼在上面時,卻有種天鵝絨般絲滑柔順的感覺,真是太神奇了!」八年級學生吳妍輝和任美穎被「天鵝絨觸覺」給迷住了。

「一根筆直的長棍,卻能從兩條彎曲的縫隙中旋轉着順利穿過,一點都不被阻擋,看起來覺得不可能,然而事實就是這樣,科學真是太有趣了!」七年級學生楊勝凱和劉昕儀對「雙曲狹縫」情有獨鍾。

「天鵝絨觸覺」「雙曲狹縫」「看誰跑得快」大山深處「科」有趣 - 天天要聞

九年級學生劉佳鑫對科普大篷車給他帶來的美妙體驗印象深刻,他說作為一名學生,從這次科普活動中收穫了很多,不僅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更激發了他的科學興趣,點燃了他的創新夢想。「我要努力學習,長大了當一名科學家,為國家的科技創新作出貢獻,讓人們生活得更美好!」劉佳鑫充滿自信地說。

「此次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將以往只能在科技館看到、聽到、摸到的科普展品帶進校園,讓鄉村孩子們近距離地感受科技的魅力,讓師生們足不出校就可以在『玩』的過程中學到科學知識,激發科學興趣,培養創新意識,提升科學素養,讓科學的種子深深地根植於孩子們的心中,希望這樣的活動越辦越好!」說起自己的感受,該校老師楊麗君娓娓道來。

在西峽縣第四小學,師生們同樣被科普展品帶來的愉悅所感染。「今天非常開心,這麼多好玩的科普展品,讓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感覺時間太短了,沒有玩夠,希望科普大篷車下次還能再來。」六年級學生朱子涵說。

科學的種子悄悄播下,就會在少年的心中生根發芽,參觀體驗過有趣的科普展品,六年級學生胡芸溪的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偉大的科學夢想。「今天的科普活動,讓我感受到了國家對科技的高度重視,對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重視,少年強則國強,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名科學家,為科技創新作出貢獻,以聰明才智報效祖國。」說起自己未來的理想,胡芸溪成竹在胸。

大山深處「科」有趣,少年心事當拿雲。

科普大篷車所到之處,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別樣的童年歡樂,還在孩子們的心中激蕩起科學的漣漪。

河南省科普大篷車常年堅持行進在中原大地,播撒科技種子,傳遞科學薪火,必將在不遠的將來開花結果,綻放異彩。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國外研究表明:茶包內含有上億微塑料,喝下去就被腸道吸收? - 天天要聞

國外研究表明:茶包內含有上億微塑料,喝下去就被腸道吸收?

在忙碌的清晨,許多人喜歡隨手拿起一個茶包,放入杯中,注入熱水,看着茶香緩緩瀰漫,期待用這杯茶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茶包,這個看似貼心又便捷的小物件,長期以來一直是大家泡茶的首選。可誰能想到,就在我們享受茶香的同時,一場悄無聲息的 「微塑料入侵
數學界的四大天王,分別是哪4位數學大師? - 天天要聞

數學界的四大天王,分別是哪4位數學大師?

數學界的四大天王,分別是哪四位數學大師?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而深邃的學科,始終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它不僅是科學探索的基石,更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而在數學的歷史長卷中,有這樣四位數學大師,他們以其卓越的貢獻、深邃的思想和非凡的才華,被
衛星視角:一夜之間的山火如何改變韓國地貌 - 天天要聞

衛星視角:一夜之間的山火如何改變韓國地貌

2025年3月,山火席捲韓國,燒毀了大片土地,引發了大規模的緊急救援。在乾燥多風的天氣影響下,大火摧毀了歷史遺迹,夷平了數千座建築,是該國最嚴重的火災之一。Landsat 9 的衛星圖像清晰地捕捉到了被燒毀的地貌,突顯了破壞的規模。
「救救這棵201歲的古榕樹!」幾乎沒葉子,瀕死了嗎? - 天天要聞

「救救這棵201歲的古榕樹!」幾乎沒葉子,瀕死了嗎?

N海都全媒體見習記者 羅丹凌 記者 毛朝青 文/圖「福州市閩侯縣鴻尾鄉志統厝前有一株古榕樹瀕死,希望有關部門能來拯救一下。」4月7日,福州植物愛好者繆女士在智慧海都平台後台報料稱,鴻尾村志統厝前的古榕樹為小葉榕,在4月份,小葉榕上幾乎沒有葉
衡量互聯網的重量:一個不斷變輕的思想實驗 - 天天要聞

衡量互聯網的重量:一個不斷變輕的思想實驗

互聯網非常龐大,遍布服務器群、光纖電纜和衛星。但除了物理基礎設施之外,互聯網(數據、信息、網絡空間的本質)是否有可測量的重量?這個問題聽起來可能很荒謬,但物理學家和思想家多年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畢竟,愛因斯坦著名的方程式 E = mc²
森林防火 人人有責 這些科普知識要了解! - 天天要聞

森林防火 人人有責 這些科普知識要了解!

森林防火,人人有責防火警鐘要長鳴防範知識馬上學起來來源:省應急管理廳編輯:陳夢責編:張銳東審核:吳楊、李禕聲明:本平台不涉及商業用途,不收取任何費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推薦閱讀天全縣:生態築底培育綠色發展新引擎春日天全引客來 出行有序人氣旺——天全縣文旅市場清明...
城事 | 吊水去腥,科學家為魚進行「鮮味特訓」 - 天天要聞

城事 | 吊水去腥,科學家為魚進行「鮮味特訓」

2025年4月8日,金山一生態養殖塘內,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劉利平和團隊忙着給魚「吊水」去腥味。「吊水」是在生產端和消費端之間添加的一道工序——清水暫養。在養殖基地的流水槽內,草魚和鯽魚暫養10天左右,通過飢餓處理消耗魚腹腔內蓄積的脂肪,並在養殖水中使用益生菌調控,可以穩定、有效地去除土腥味物質,去除率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