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農村常見的「筍殼魚」是外來物種?為何它沒在國內泛濫呢?

2022年08月21日21:19:12 科學 1034

導讀:過去農村常見的「筍殼魚」是外來物種?為何它沒在國內泛濫呢?

我國的魚類資源種類非常豐富,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因為水資源豐富,同時冬季氣溫也不會太低,所以非常適合多數魚類的生存。

像近些年從不同國家引進了一些經濟魚類,就因為它們多數不耐低溫環境,目前也主要是集中在廣東、廣西、福建和海南等地方養殖。就算有些已經在野外環境泛濫了,但卻難以到北方地區,原因還是因為北方冬天太冷了,河面一結冰它們就會被凍死。

過去農村常見的「筍殼魚」是外來物種?為何它沒在國內泛濫呢? - 天天要聞

那大家知道筍殼魚嗎?這估計是很多南方朋友比較熟悉的一種魚,因為在過去很多河流、湖泊和水庫里也有這種小魚,以前農村娃也沒少捕撈來吃,而近些年更是成為了市場常見的經濟魚類。

也由於十分常見,一些人甚至都一直以為它是我國本土的魚類,實際上它是一種外來物種。既然如此,那為何筍殼魚在國內沒有像其他的入侵物種那樣泛濫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存在感不強的筍殼魚

以前筆者也不相信筍殼魚是外來物種,因為小時候就常在野外捕撈、垂釣到它了。直到經過一番深入的了解之後才深信不疑,它真的是外來物種,只是存在感不強。

筍殼魚是我國民間對它的一種俗稱,它的學名叫尖塘鱧,是蝦虎魚中的一種。這種魚的故鄉在東南亞和澳洲等國家,也是當地一種較為名貴的淡水魚。

過去農村常見的「筍殼魚」是外來物種?為何它沒在國內泛濫呢? - 天天要聞

我國引進養殖筍殼魚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當時主要是在廣東、福建和廣西等省份養殖。因為當地的環境經常刮颱風,導致很多養殖場的筍殼魚逃匿到野外,而它的適應能力又很強,所以很快就在南方的很多水域都有這種魚的身影。

之所以在國內多叫它筍殼魚,而不是叫它的學名尖塘鱧,是因為它長得就很特別。這種魚身體似圓柱形,頭大尾巴小,並且看起來很像竹筍,甚至連上面的花紋都有點相似,所以就給它取名筍殼魚,容易記憶又方便傳播,非常的接地氣。

在國內很多人常把它當成是土著魚類,一來是它和我國的一些土著魚很相似,比如土布魚老頭魚、沙虎魚等等魚的外觀就極其相似,如果不仔細觀察是很難去分辨的。

過去農村常見的「筍殼魚」是外來物種?為何它沒在國內泛濫呢? - 天天要聞

但是像我國土生的這些魚類一般個頭不大,都是小型魚類。而筍殼魚則能長到一兩斤重一條,養殖的個頭會更大。另外這種魚還有一個特性,就是它的膚色還會變化,在在應激狀態下體色變黑。這也是筍殼魚和我國土著的一些魚類最大的區別之一。

再加上這種魚不像羅非魚、小龍蝦、清道夫食蚊魚等入侵物種那樣的危害大,而且數量也比較少,只在南方部分水域少量分佈,所以一直以來存在感不強,這也導致了好多人不知道它是外來物種。

為何筍殼魚卻沒有在國內泛濫?

說起來也有點奇怪,筍殼魚是為數不多入侵「失敗」的一種魚類了。從80年代引進國內當成經濟魚類養殖已經有快四十年了,但這種魚在國內目前基本上還是以人工養殖為主,而野生的雖然也有,但是卻並不多。僅是在南方一些水域,有極少量野生筍殼魚零星分佈,這又是為何呢?

過去農村常見的「筍殼魚」是外來物種?為何它沒在國內泛濫呢? - 天天要聞

實際上筍殼魚的生命力還是很強的,它在南方的水域基本都能生存,而且食物來源也廣泛。這種魚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主要是以水體中的各種小魚、小蝦、甲殼類、軟體動物、水產昆蟲以及昆蟲幼體為食。並且它還有較強的耐氧和耐飢餓能力,這也變相地為筍殼魚提供了生活保障。

而且筍殼魚的繁殖能力也不弱,它在2齡時達性成熟,然後一年可以繁殖2-3次,相對懷卵量為70~220粒,當然了個頭越大,產卵量就越多。而且產卵後到孵化出來,雄魚都會守衛在附近。

但即便如此,筍殼魚卻沒有像其他的入侵物種一樣展示出其超強的入侵特性,因為它在國內的天敵也不少。

過去農村常見的「筍殼魚」是外來物種?為何它沒在國內泛濫呢? - 天天要聞

第一個是自然界的天敵多。這種魚是肉食性的魚類,長得兇猛,可是國內水域愛吃魚的魚類也有不少,它的個頭也不算太大,自然就會被其他的肉食性魚類捕食,比如蛇魚、鱤魚等。就連它的魚卵也可能會被其他的小魚吃掉。

第二個是人類的過度捕撈。筍殼魚的肉質非常的鮮美,營養價值也很高,在南方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高檔魚類。就算是養殖的也要賣到100元以上一斤,如果是野生的價格就更高了,所以好多人會為了品嘗它,或者是抓它賣錢,從而大量捕捉。

最後一點,就是它不耐低溫。筍殼魚在南方大部分的水域是能適應生長,但卻不耐低溫,當溫度低於10℃以後,就可能會被凍死了。而在南方很多地方冬季也可能會降溫到0℃,這樣一到冬季就被凍死了。

除此以外,就是筍殼魚捕食能力不強,它雖然是蝦虎魚的一種,但卻不會主動發起攻擊,一般都是等到食物經過時才將其捕食,而捕食能力弱的就一般不太容易泛濫。

過去農村常見的「筍殼魚」是外來物種?為何它沒在國內泛濫呢? - 天天要聞

再加上近些年好些水域生態環境受到了一定的污染,這樣進一步壓縮了筍殼魚的生存環境,自然它就更難以泛濫了。

其實吧,光憑它是一種美味的高檔魚類,就已經不太可能泛濫了。因為我國的人口眾多,而「吃貨」也很多,所以這也就註定了筍殼魚不太可能會泛濫了。

各位朋友們,你們家鄉野生的筍殼魚多嗎?你們喜歡吃嗎?歡迎留言討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械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械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械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械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