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2022年07月15日20:12:19 科學 1472

水分特性

植物對水分的依賴程度,可以分為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兩大類。水生植物基本上不能離開水而生存;陸生植物基本上是在離水條件下生存的。

當然,也有與兩棲動物一樣,植物中也有兩棲性物種,它們既能在水中生長,但又不能長期在水中生長;也不能長期在乾燥的陸地上生長。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 天天要聞


一、水生植物

都生長於水中,在旱地生長不良,稍長時間離開水就不能存活;它們大都為宿根或球莖、地下根狀莖的多年生植物,不少都是重要園林觀賞植物。根據其生長習性又可分為以下5類:

1.淺水類

淺水類或稱沼生類,要求水深不超過0.5m,可以短時間缺水而不致枯死,但較長時間(30天)缺水就會帶來枯萎或死亡,如菖蒲、水鳶尾、澤瀉慈菇、香蒲、旱傘草、千屈菜、石菖蒲、西洋菜等。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 天天要聞

鳶尾


2.挺水類

要求水深不超過1.5m,其枝葉挺出水面生長,在水上開花結實,如蓮藕、香蒲。紅樹可在海水中生存、潮漲潮落無影響。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 天天要聞

蓮花


3.沉水類

無論水深淺,沉水類植物都能生長,但主要在超過1.5m深的水中生長,在流動水的緩流處也可生存,其根生於水底,枝葉可隨水漂動,在水淺時可浮於水面少許。如金魚藻苦草、茨藻等。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 天天要聞

金魚藻


4.浮水類

根植於水底,而葉、花浮於水面,水位多較深,通常在2m左右,一般不超過3m,如睡蓮王蓮芡實、菱等。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 天天要聞

睡蓮


5.漂浮類

可以在水中漂浮生長,根從水中吸取養分,能隨時移動漂流,如紅蕷、綠蘋、大藻、槐葉蘋、鳳眼蓮等,菱也可在深水中漂浮生長。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 天天要聞

鳳眼蓮


二、陸生植物

多數都生於陸地,但由於喜水程度不同,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

(一)濕生植物

它們需生長於潮濕環境,在乾燥環境中生長不良甚至不能生長或短期死亡。這類植物又可分為陽性和陰性兩種類型:

1.陽性濕生植物

這類植物要求土壤水分高,甚至短期水浸,但又要求有充足陽光而不耐蔭蔽。

如狗牙根草、半邊蓮莎草、水生鳶尾、蘆竹、荻、蘆葦、木賊落羽杉池杉水松水杉、水柏枝、沼柳蒿柳榿木、遼東榿木、楓楊青錢柳、鑽天柳、青楊鑽天楊、水蓼等。

其中喬木類多有板狀根、膝根,而草本植物則多無根毛,並具發達得直根而生有通氣組織。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 天天要聞

水杉


2.陰性濕生植物

這類植物長期生長在陰濕環境中,多生長於河谷底部或密林深處光線不充足而濕度高處,從而形成蔭蔽而濕潤的特性,在強光和乾燥環境下則生長不良,如多數蕨類、海芋天南星花葉萬年青龜背竹、秋海棠類、刺五加、桃葉珊瑚、東瀛珊瑚等。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 天天要聞

秋海棠


(二)中生植物

植物中大多為中生植物,因為地球上潮濕和乾旱的地方仍佔少數。但中生植物中,嚴格劃分也可分為濕中生、中生及旱中生等不同類型,它們都要求既不過於乾旱,也不過分潮濕的環境。

如垂柳、楓楊、白蠟、烏桕等能耐水濕,在濕潤條件下生長很好,但在較乾旱條件下也能忍耐而正常生長,它們則歸為濕中生類。

雲杉側柏、沙地柏、榆樹、棗樹等,耐旱能力強,但長期土壤乾旱也會有不良反應,或枯梢,或萎蔫落葉,甚至枯死,過分潮濕或根部積水,它們也會不適,這類應劃為旱中生類。大多數應為中生類。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 天天要聞

烏桕樹


(三)旱生植物

生長於年降水量不足300mm,或者雖降水量高,但大氣乾旱而根部存水困難的地方,大都為旱生植物。

旱生植物往往在形態上能觀察到一些特徵,它們為了避免體內的水分散失過大,因而葉的面積變小,甚至演化成刺狀、鱗狀,如檉柳針茅、麻黃、沙拐棗等;

或者葉上被滿絨毛、柔毛或其他秕鱗狀物,以防止和減少蒸發,如沙棗、擰條、駱駝蒿等;或者在乾旱時落葉,濕潤期再生葉,而枝幹能生成葉綠素,照樣進行光合作用積累營養,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 天天要聞

檉柳


如安第斯皇后、霸王鞭、仙人掌類、鷹爪豆光棍樹等;或者根系極發達,能從較深或較廣的土層吸收水分,如駱駝刺可從地下10m以下吸收水分,火炬樹根系可以遠達10m直徑分佈,吸收地表40cm深的水分。

還有一些植物的莖、葉具有貯水組織,從而顯得粗、厚、碩大.如景天科百合科大戟科仙人掌科的一些植物,它們利用莖、葉貯存水分。


水生植物、陸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水分特性 - 天天要聞

安第斯皇后


點擊下文↓↓↓,閱讀作者更多文章

世界園林三大流派,你了解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裏,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着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着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