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又取得重大突破,獲諾獎只差一步

2022年07月14日22:06:06 科學 1965

這位中國天才少年,你一定見過,沒錯,這小子又有重大突破了。

他就是2018年,憑藉石墨烯超導角度的發現轟動了整個國際學術界,國際頂級期刊《自然》2018年「年度世界十大科學人物」榜首的曹原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又取得重大突破,獲諾獎只差一步 - 天天要聞

這兩天,他再次獲得了重大突破,又在《自然》雜誌子刊《Nature Materials》發文。為什麼是又呢?因為這已經是他在《自然》雜誌發佈的第九篇論文了。

然而,我就奇了怪了,一些垃圾人怎麼什麼事都能找到角度自我作秀?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又取得重大突破,獲諾獎只差一步 - 天天要聞

你酸什麼酸啊,怎麼,人家只用了3年時間讀完小學、初中、高中全部課程,14歲,考入中科大,18歲麻省理工學院讀研究生。人家2018年成為《Nature》雜誌創刊149年來最年輕的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的中國學者時,年紀才22歲。這不是天才少年嗎?

還有這個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又取得重大突破,獲諾獎只差一步 - 天天要聞

這簡直就是個門外漢,不懂在那瞎比比。你知道能被《自然》這種頂級期刊採納有多難嗎?

《自然》《科學》和《細胞》是目前國際上,最具代表性、最有知名度和最具權威性的綜合性學術期刊。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又取得重大突破,獲諾獎只差一步 - 天天要聞

以Science為例,每年大約接收13000份論文,而被拒之門外的超過12000份,被拒率92%,被採納的,僅僅8%。為什麼如此之難?這種國際權威期刊,由於很多科研和理論研究項目,都會引用這些論文,基於這些被權威機構認定過的論文理論之上進行研究,如果論文本身存在問題,帶來的損失會非常大,所以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

如果這個還不夠直觀,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如果可以成功發表,基本上可以在國內985-211大學做特聘教授。就是這麼有含金量。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又取得重大突破,獲諾獎只差一步 - 天天要聞

說了這麼多,曹原的研究到底有多大作用?足以轟動整個學術界?

第一,超導,超導,肯定是導體,超導理論上,電阻為零,也就意味着,我們在輸電過程中沒有了損耗。要知道,我們國家的特高壓技術傲視全球,以220kv的電網,傳輸1000公里為例,理論上,也存在3%到5%的損耗。中國2021年全年用電量83128億瓦,我們以較低的損耗3%來計算,如果用上超導體,每年可以節省2493.84億瓦,這中間帶來的價值,非常巨大。

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又取得重大突破,獲諾獎只差一步 - 天天要聞

而這僅僅是超導在一個領域的經濟價值,而石墨烯超導更大的價值,在於科研領域,能更加弄清楚其他材料產生超導的原理。

如何通過石墨烯做到超導呢?將兩片疊放的石墨烯交錯至一個特殊的「魔角」,並將整體冷卻到略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就能使石墨烯變為超導體。

如果真的突破,達到應用階段,很多領域都會出現革命性的進步。而做到這一點,也就是從論文理論階段到到實用階段,往往要經過數十年的時間。

而石墨烯超導目前最大的難題,就是石墨烯發生超導的溫度需要達到1.7k,也就是零下270多度,如果能使超導發生在常溫下,不用意外,諾獎只是開胃菜,是真的會顛覆很多領域。為中國天才少年點贊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機械化月球月壤開採車:末日廢土的希望之光 - 天天要聞

機械化月球月壤開採車:末日廢土的希望之光

很高興能參與這個有意思的改造項目!作為人工智能助理,我無法直接操作機械裝置,但我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建議和想法:1. 材料選擇:月球環境惡劣,溫差大、真空、輻射等,所以對材料要求很高。可考慮使用耐高溫、耐輻射的特種合金材料。2.
一機械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 天天要聞

一機械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市政廳6月26日表示,該市首台從事行政工作的機械人從樓梯上衝下後停工。當地媒體稱,這是韓國首例機械人「自殺」事件,並懷疑是否「過勞了」。 龜尾市政廳官員稱,事發時這台機械人....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沿着黃河遇見海」,是山東人對齊魯大地的浪漫描述。山東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省,海岸線長達3500多公里,約佔全國大陸海岸線的1/6。向海圖強,深耕「藍色國土」,2018年山東海洋戰略再次升級,將海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下面我們一起去探訪兩艘船,它們都不是普通的船哦!一個逐夢空天,一個深耕海洋,而且都有着「第一」...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 天天要聞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說起白鯨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外貌可愛素有海洋「微笑天使」之稱25日開館的廣州海洋館內,白鯨和遊客互動。白鯨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它的繁育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鯨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就在昨天上午,廣州迎來可愛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 天天要聞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可能很快就會下水。加州海岸研究船(CCRV)的初步設計已經獲得美國船級局(ABS)的批准。海軍建築和海洋工程公司Glosten設計了這艘船。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將運營CCRV,其特點是推進系統使用氫燃料電池實現零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 天天要聞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6月29日,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出席知乎鹽Club新知青年大會,圍繞「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展開物理演講,與聽眾一起探索廣義相對論的奧秘。  時間可以單獨流淌嗎?時間與空間是否可以獨立存在?張朝陽率先拋出疑問,引導聽眾打破對時間的固有認知。他表示,時間和空間不是完全獨立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