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時間2021年9月24日,華為集團董事長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女士,搭乘中國政府包機,順利離開加拿大,於2021年9月25日,抵達中國。
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政府惡意扣留一千多個日夜,但相比較於其他中國科學家來說,她是幸運的,因為有很多中國科學家至今都沒能回到祖國懷抱,就比如張浩教授。
2015年5月,天津大學教授張浩,應邀趕赴美國參加一場學術科技研討會,但是當張浩抵達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時,卻被美國警方逮捕,逮捕罪名是「經濟間諜罪」,和張浩一同被捕的還包括2名天津大學教師在內的一共5名隨同中國公民。
張浩教授本以為這是一場誤會,沒想到這是一場美國蓄謀已久的「釣魚執法」。
孟晚舟
張浩,何許人也?美國政府為何要逮捕他?
張浩,1979年出生,大學就讀於美國南加州大學聲學技術(薄膜體聲波諧振器研究,又稱FBAR技術)專業,在大學期間,認識了在Avago(安華高,現博通公司)公司任職FBAR工程師的龐慰。
2006年,張浩在美國南加州大學順利畢業,並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後在Skyworks(思佳訊)公司,這家無線電世界龍頭企業任職FBAR工程師。
2009年,張浩辭去其在美國思佳訊公司的工作,回國並擔任天津大學教授。同年,隨着張浩的辭職,思佳訊公司將其FBAR技術出售給了安華高。
天津大學
2011年,張浩與龐慰一起和天津大學創立了天津諾思微系統有限公司,這是當時國內首家生產FBAR濾波器的公司,該公司先後獲得微機電濾波芯片領域200餘項專利,其中包括在美國申請的7項專利。
公司主要生產的產品,就是被美國企業高度壟斷的FBAR濾波器,也就是濾波芯片,也被稱為射頻芯片,這種芯片為什麼這麼重要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什麼有的人辦了5G手機卡,也辦了5G套餐,但是手機收不到5G信號,原因就是因為手機里沒有這種芯片。
天津諾思微系統有限公司
其實早在張浩和龐慰在美國工作期間,兩人就已經是該領域的領頭人物,當二人回國創立公司後,將FBAR濾波器的性能和功耗加以改良。
此舉讓原安華高公司,也就是現在的博通公司很氣憤,畢竟濾波芯片是現代通信技術、物聯網、5G等行業領域的核心技術,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2012年,安華高公司的高管假借學術交流的名號,來到張浩等人聯合成立的天津諾思微系統公司進行所謂的學習參觀,期間提出可以投資,提供科研經費,共同合作。
張浩等人
然而等到安華高公司高管回到美國之後,就向FBI提交了一份內容為「中國天津大學竊取複製安華高公司專利產品生產線」的報告,報告還請求FBI介入調查。
與此同時,一位聲稱是中國軍事研究專家的美國學者詹姆斯馬爾韋農,也向FBI提交了一份報告,報告中表示,因為中國天津大學的科研經費以及辦學經費都是由中國教育部批准下發的,中國教育部是屬於政府職能部門。
所以在他們看來,天津大學和張浩等人創立的諾思微系統公司,是隸屬於中國政府的公司。
綜合多方面調查,FBI決定對張浩等人採取抓捕行動。
安華高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雖然FBI已經對張浩等人採取調查並批准抓捕,但是張浩等人並不在美國的國土上,美國政府根本無法實施抓捕,所以,安華高公司對張浩等人下了個套,假借「學術研討」之名,邀請張浩等人來美國鳳凰城進行學術訪問。
2015年5月期間,張浩等人乘坐飛機降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時,剛下飛機就被FBI抓捕。
張浩等人被美國FBI以從事經濟間諜活動、盜竊商業機密等32項罪名指控。
起訴書上還表示,張浩和龐慰等人從原美國僱主公司獲取了商業技術,回國複製技術產品生產線,對美國企業造成經濟財產損失,並且這些技術還可能被用於中國軍事領域。
FBI
然而張浩等人是清白的,經得起調查。
但是誰知道,美國為了欲加之罪,在暗地裡使用了很多見不得人的手段:偽造證據,通過黑客來入侵天津大學的服務器,將不屬於任何人專利範疇的「科學公共知識」,包裝成了安華高公司的「商業機密」,以此來作為呈堂證供。
2015年5月18日,張浩教授在洛杉磯法庭首次出庭,此時在法庭上的張浩非常坦然,絲毫沒有發覺庭審只是走走樣子,美國政府不會輕易放過他的。
按照美國法律,張浩必須找到律師團隊,才能夠用合理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然而美國律師團隊聘請費用非常高,這對於張浩教授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湊到的。
張浩
2015年6月5日,天津大學官方微博發佈譴責美方逮捕本校張浩教授的聲明,並且呼籲廣大社會人士和天大師生為張浩教授捐款。一審結束後,在張浩的親友將位於佛羅里達州的一處房產作為抵押擔保之後,張浩得以保釋。
但是緊接着美國政府又以張浩「無簽證」為由,被美國移民局拘留。而後張浩雖然又被釋放,但他每天都必須佩戴着電子監控設備,定期向當地法官報告。每天只允許早上7點到晚上9點在北加州進行室外活動。
他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以前跑步鍛煉十幾公里沒問題,但是現在最多就能跑幾百米,晚上經常失眠、嘔吐。
張浩的妻子還表示,在2016年和2017年的時候,美方政府多次表示要開庭審理,但是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推遲未果,每次一停最起碼就是半年時間。
到了2018年下半年之後,案件幾乎以一種「完全停擺」的狀態呈現,一推再推,讓人根本看不到希望。
庭審
張浩教授現狀
美國時間2020年9月1日,美國當地法院終於對中國天津大學教授張浩,涉嫌竊取美國企業商業機密一案進行審理,庭審宣判美國企業指控中國天津大學張浩教授的罪名成立。
張浩因竊取商業機密、經濟間諜罪等3項罪名,判處有期徒刑18個月,賠償47.7萬美元,起訴期為7年,並且在法庭上,加州聖何塞法官表示建議將張浩送往加州一家安全級別較低的監獄。
至今為止還未有張浩教授歸國的消息傳出,何時歸國仍未可知。
張浩
北京科技大學知識產權中心主任徐家力對張浩教授一案表示,這起案件就是一個典型的知識產權糾紛案,因為在起訴書中有提到張浩教授等人在美國申請了一些專利。
但如果按照美國專利法的相關法律來說,如果張浩教授侵犯了美國企業商業機密,那為什麼美國還要給他頒發專利呢?
其次,徐主任還表示,張浩教授所創立的公司的註冊地是開曼群島,是跟在美國的這起案件舉報人,屬於在同一行業的競爭者,在美國利用法律來打壓競爭者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商業手段。
芯片
美國把華人科學家當做「間諜」起訴,並不是一件兩件
台灣出生的美籍科學家李文和,因為兩次來北京參加學術研討會議,被美國聯邦調查局盯上,從1996年開始,李文和的電話被竊聽、工作生活被徹底攪亂。
前前後後經過了長達3年的調查,美國聯邦調查局等相關部門宣布李文和進行「間諜活動」的指控不成立。
2000年9月份,被監禁了長達9個月的李文和獲釋。
李文和
中國出生的美籍華人科學家陳霞芬在2014年前往中國探親,和親人、老同學聚會,返回美國後,陳霞芬在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辦公室里,被FBI因涉嫌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逮捕。
只因陳霞芬的老同學中有正在中國水利部門的工作人員。2015年3月份,在陳霞芬出庭審判的一周前,美國檢方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撤銷了對陳霞芬的所有指控。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客座教授郗小星,在2015年5月份在費城郊區家中被捕,原因是他被指控涉嫌向中國輸送超導技術,危害美國國家安全。
在費城聯邦法院庭審現場,郗小星被指控犯下通信欺詐等罪名,庭審結束之後,郗小星已繳納10萬美元保釋。
陳霞芬
為什麼美國如此針對華人科學家?
不論是張浩案還是其他華人科學家涉嫌的「間諜門」事件,都不難看出一點,那就是美國就是針對中國,因為美國現在對中國科技、經濟等硬實力的崛起感到了威脅,他們害怕中國超越美國。
他們為什麼害怕?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遏制中國,美國的「世界老大」地位可能不保,所以只能夠通過這種「無中生有」的罪名來對中國加以施壓。
對中國加征關稅、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等等行為,都很清楚地表明了美國害怕中國崛起。
張浩
其中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芯片行業,2020年10月25日,原計劃中芯國際向ASML訂購的價值1.2億美元的光刻機,在美國的重重阻撓下,最終還是沒能交到中芯國際的手裡。
原因很簡單,因為設備出口需要許可證,這方面ASML要聽美國的,沒有美國的允許,光刻機就沒辦法交付。
儘管目前為止,芯片製造的核心技術被美國為首的列強國家掌握,但中國自主研製芯片之路一直都未停歇。
芯片
2022年6月24日,國產CPU公司「龍芯中科」成功上市,該公司成立於2008年,其核心技術人員均來自中科院。
面對記者的採訪,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這樣說道「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經過 20 年的發展,龍芯正站在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上。
開啟從 CPU 和操作系統技術補課走向全面開展產業生態建設的新征程,從政策性市場走向開放市場的新征程,從跟隨性發展的「必然王國」走向自主發展的「自由王國」的新征程。我們將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1]」
參考文獻
[1] 王超. 開啟自主信息產業生態建設的新征程 ——訪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鬍偉武[J].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21(11):61-65. DOI:10.3969/j.issn.1009-8054.2021.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