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自轉的地球,為什麼我們人類沒有感覺呢?

2022年07月02日18:56:22 科學 1771

大家都應該明白,運動是相對的。也就是說,沒有絕對的運動。那什麼叫做相對運動呢?當兩個人以同樣的速度跑動,那麼這兩個人可以看成是相對靜止的,這就是我們說的相對運動

超音速自轉的地球,為什麼我們人類沒有感覺呢? - 天天要聞

地球上的人類為什麼感覺不到地球在超音速自轉呢?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由於人類隨着地球在不停地進行自轉,所以說人類相對於地球來說是靜止的,地球相對人類來說也是靜止的,都感受不到自轉,所以說兩者之間相對靜止,也就是人類感覺不到地球在運動。


超音速自轉的地球,為什麼我們人類沒有感覺呢? - 天天要聞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就比如我們在坐高鐵的時候,我們就感覺不到高鐵在以超快的速度運動當然,這個前提是,當我們不看窗外的靜止物體時正是因為高鐵的速度和人類的速度是相同的,所以兩者之間相對靜止,人類才感覺不到高鐵在運行。


超音速自轉的地球,為什麼我們人類沒有感覺呢? - 天天要聞

那麼有人就會說了,那麼當我跳起來的時候,就沒有跟地球接觸到了,那我是不是就能夠感覺到地球的自轉?其實這個也是不對的當你跳起來的瞬間,由於慣性力還是具有原來的速度,也就是與地球自轉的速度相同,所以說這個瞬間與地球還是相對靜止的。所以說,人類生活在地球上感覺不到地球的自轉,是因為人類地球是相對靜止的。

超音速自轉的地球,為什麼我們人類沒有感覺呢? - 天天要聞

人類的視覺觀察物體的運動是根據參照物來的,也就是說,當有參照物的時候,人類才能夠感覺到物體在運動,如果沒有參照物的話,就無法感覺到物體在運動,就比如說在天空中沒有參照物的時候,人類就無法感覺到飛機在運動,也只能靠測速儀來測量飛機的飛行速度。

由於地球上所有的物體都是隨地球一起自轉的,所以人類也感覺不到地球在自轉,因為身邊所有的物體都是相對靜止的。所以由於沒有不隨地球自轉的參照物,人類是感覺不出地球在自轉的。

超音速自轉的地球,為什麼我們人類沒有感覺呢? - 天天要聞


由於地球相對於人類來說,非常的龐大,所以說人類感覺不到到地球在轉動的。因為就算地球自轉一周,人類也只能感覺到小於1%的角度變化,甚至連萬分之一的角度變化都感覺不到。這是因為人類的渺小,所以以前的人類會覺得地球是方的,

而人類卻感覺不到地球在飛快地自轉?其實人類感覺不到地球的自轉,卻可以感覺到地球的公轉,由於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同時也會繞着太陽公轉,所以說才有了一年四季的變化。

超音速自轉的地球,為什麼我們人類沒有感覺呢? - 天天要聞

地球公轉離太陽比較近的時候,那這個時候就是夏季,如果地球公轉離太陽遠的時候,那時候就是冬季。正是有了地球的不停自轉和公轉,給人類提供了不一樣的生活環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節令之美·夏至|蟬始鳴,花似錦,山色映夏涼 - 天天要聞

節令之美·夏至|蟬始鳴,花似錦,山色映夏涼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又稱「夏節」「夏至節」,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它通常在公曆6月21日至22日交節。在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達到一年中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
世界首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又當「爸爸」 - 天天要聞

世界首頭人工繁育長江江豚又當「爸爸」

中新社武漢6月20日電(記者 馬芙蓉)世界首頭在全人工環境中成功繁育的長江江豚「淘淘」,近日又喜獲「愛子」。武漢白鱀豚館20日召開媒體見面會,介紹「淘淘」及其子最新情況。「淘淘」於2005年7月5日在武漢白鱀豚館出生。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 天天要聞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量子力學,這門描述微觀粒子行為的物理學分支,以其獨特的理論和實驗結果,顛覆了人們對物質世界傳統認知的局限。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和糾纏態等現象,以其超越日常經驗的詭異特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不僅如此,這些現象在哲學層面也引發了深遠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聞

明天,人工增雨!

經歷了連續幾天的高溫終於雨要來啦~就在剛剛徐州氣象發佈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將於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間擇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具體情況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來源丨徐州發佈、徐州氣象一審丨蘋果二審丨李璇三審丨仝勛監製丨劉礫總監製丨魯曉波「無線睢寧」商務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號)點和擴散一下...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 天天要聞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作者:劉澤排版:點點起點鈉電關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潤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湖北虹潤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獲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批複。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 天天要聞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6月20日,武漢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在九一二操場舉行。值得注意的是,儀式前,測繪學院博士畢業生高晟俊獲得了學校專門為其定製的學位服,在校徽下綉上他的武大學號。 高晟俊。圖/武漢大學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訴九派新聞,他今年35歲,即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延續科考生活。 他對極地測繪的興趣源於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01近些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熱詞,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於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聖性、魅惑力的消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拿學歷來說,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要對學歷祛魅。意思是,我們要正確看待學歷,而不能認為學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着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着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