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千光年外的星球上,能看到一千年前的地球嗎?

2022年07月02日16:38:06 科學 1549

光速,就是宇宙的一道速度「屏障」,意味着任何有質量的物體以及任何信息都不可能超光速飛行。

但是超光速仍舊被很多人期待,雖然愛因斯坦早已告訴了我們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極限,但並沒有徹底鎖死「超光速」的大門,仍舊給我們開了「一扇窗」。

在一千光年外的星球上,能看到一千年前的地球嗎? - 天天要聞

比如,從理論上分析,仍舊有「超光速」的可能。傳說中的「蟲洞」和「曲速引擎」理論,都可以讓人類瞬間跨越浩瀚星際距離,完成「超光速」,而大自然並不反對這樣做。

那麼,如果說我們能瞬間前往一千光年外的星球上,能夠看到一千年前的地球呢?

在一千光年外的星球上,能看到一千年前的地球嗎? - 天天要聞

純理論上分析,確實能看到。舉個例子就明白了,我們都知道,每天看到的太陽並不是此時此刻的太陽,而是8分鐘前的太陽。因為光速是有限的,30萬公里每秒,太陽地球之間的距離為1.5億公里,光需要大約8分鐘時間才能到達地球。

同樣地,如果一顆星球距離地球一千光年,那麼地球上的我們看到的那顆星球也是一千年前的樣子。

但實際上我們並不能看到一千年前的地球,因為一千光年的距離實在太遙遠了。跨越一千光年的浩瀚星際距離,光子會遇到各種「阻攔」,比如說星際塵埃和氣體分子,還有其他天體,各種宇宙射線。

在整個過程中,地球反射的光的能量會一點點衰弱,最終即使到達了一千光年外的星球,也早就衰弱為不可見光了。

在一千光年外的星球上,能看到一千年前的地球嗎? - 天天要聞

更重要的一點是,地球在太陽強大光環的照耀下,造成的結果是,在一千光年的星球上,即使沒有任何阻攔,你也看不到地球反射的光。

一個事實說明了一切。科學家至今沒有直接看到過任何一顆系外行星(太陽系以外),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行星在母星(恆星)面前顯得太暗淡了,以至於人們最強大的望遠鏡都不可能直接觀測到系外行星的存在。

在一千光年外的星球上,能看到一千年前的地球嗎?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發現的系外行星都是通過間接手段(比如說凌日效應)發現的。

而最近的恆星系統比鄰星,只有4.3光年遠,但即便這樣,我們也看不到4.3光年外的行星,更不要說在一千光年外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李德仁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金-全額捐給這所高校 - 天天要聞

李德仁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金-全額捐給這所高校

2023年5月30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迎來了中國科技界的巔峰時刻。在這裡,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這一獎項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象徵著國家對科學家們辛勤工作和卓越貢獻的最高認可。今年,這一殊榮由兩位科學巨擘——薛其坤院士和李德仁院士摘得,他們在各自領域的傑出成就讓整個科技界為之矚目。地球科學的...
人事時間|最閃亮的星:這些大師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人事時間|最閃亮的星:這些大師曾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李德仁院士、薛其坤院士獲得中國科技界的崇高榮譽。2024年5月13日,李德仁在武漢大學的辦公室里。  本文圖均為 新華社 圖李德仁生於1939年12月,是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一直致力於提升我國測繪遙感對地觀測水平。他攻克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解決了遙感...
30張活久未見照:藤壺鑽進了鯊魚眼睛,水蛭大戰蚯蚓黑吃黑 - 天天要聞

30張活久未見照:藤壺鑽進了鯊魚眼睛,水蛭大戰蚯蚓黑吃黑

01、棕櫚鳳頭鸚鵡小時候長得並不好看,尤其是當它們沒毛的時候,來看看這些小傢伙年幼時候的狀態。02、為什麼這隻青蛙會有那麼多腿?這是因為寄生蟲感染導致的變異。03、色彩絢麗的兩隻海兔相擁04、這到底是個心理素質多強大的人吶05、那隻老鼠是不
重磅!河南多家上市公司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丨名單 - 天天要聞

重磅!河南多家上市公司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丨名單

【大河財立方消息】6月24日,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了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共評選出250個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9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2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5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39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16項,二等獎120項。  河南省力量鑽石股份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半導...
國家科技獎出爐,華科大7個項目獲獎 - 天天要聞

國家科技獎出爐,華科大7個項目獲獎

極目新聞記者 李碗容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在這次科技界的盛會上,華中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有7個項目,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技三大獎。該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徐明厚教授團隊完成的項目「
權威發佈|喜報!吉林省12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權威發佈|喜報!吉林省12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共評選出250個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9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48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2項,一等獎8項,二等獎5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39項,特等獎3項,一等獎16項,二等獎120項。  據了解,吉林省獲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計12項,其中主持項目3項,參與項目9項。  其中...
因宇航服冷卻液泄漏,NASA 今日取消國際空間站太空行走 - 天天要聞

因宇航服冷卻液泄漏,NASA 今日取消國際空間站太空行走

IT之家 6 月 24 日消息,NASA 今日宣布取消了在國際空間站的太空行走,原因是宇航服冷卻液在艙口泄漏。IT之家從 Space 獲悉,美國宇航員特雷西・考德威爾・戴森(Tracy Caldwell Dyson)和邁克・巴拉特(Mike Barratt)在美國東部時間今天上午 8 點 52 分(北京時間 20 點 52 分)被任務控制中心告知,停止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