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發現丨化石為證!大熊貓吃竹已有600萬年

2022年07月02日13:15:17 科學 1662

中美科學家通過研究早期大熊貓的「第六指」化石發現,大熊貓偏愛吃竹子的歷史至少已有600萬年。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科學報告》上。

與其他哺乳動物前肢有五根手指不同,大熊貓還有「第六指」,那就是在其手掌前端的一個增大的手腕部骨骼——「橈側籽骨」。它就像一根多出來的「拇指」,讓大熊貓的手掌得以形成對握、抓住竹子。

通過對雲南昭通盆地水塘壩大熊貓祖先——「始熊貓」化石進行研究,古生物學家發現:距今600萬至700萬年前的始熊貓已具有「第六指」,而一直到現代,大熊貓的「第六指」並沒有進一步增大。

遠古發現丨化石為證!大熊貓吃竹已有600萬年 - 天天要聞

雲南昭通水塘壩大熊貓祖先的生態復原圖。(Mauricio Antón繪,昭通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提供)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吉學平介紹,大熊貓是熊科中的特殊成員,已演變成一種專註的植食性動物。它們用牙齒撕裂竹竿時,緊緊抓住竹竿是「第六指」最主要的功能。

遠古發現丨化石為證!大熊貓吃竹已有600萬年 - 天天要聞

大熊貓抓握和咀嚼竹子。(Sharon Fisher攝,王曉鳴供圖)

研究成果顯示:大熊貓的「第六指」不像人類拇指能獨立運動,它通過固定關節,與第一掌骨和舟月骨形成複合體,再與其他掌骨聯動。雖然是被動抓握,但已足夠為大熊貓提供吃竹子所需的抓握力。

「大熊貓並沒有演化出一個更長的橈側籽骨,而是始終保留着小而扁的簡陋結構,就像專門為抓握竹子設計,以防止竹子從手中滑落。」吉學平說。

遠古發現丨化石為證!大熊貓吃竹已有600萬年 - 天天要聞

大熊貓(B, D, E)、原始熊類(A)和人類(C)手部的對比(王曉鳴 供圖)

專家表示,增大的橈側籽骨是大熊貓對吃竹子的適應性進化。而「第六指」之所以沒有進一步伸長,是為兼顧抓握竹竿和承擔體重的功能,避免過大的橈側籽骨對行走造成干擾。「因此『第六指』進化得不長不短,正合適。」吉學平說。

遠古發現丨化石為證!大熊貓吃竹已有600萬年 - 天天要聞

大熊貓(A, C)和雲南昭通大熊貓化石(B, D)「第六指」的解剖結構。(王曉鳴 供圖)

該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等共同完成。(記者岳冉冉)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每天看今日要聞,2024年6月24號新聞摘要早知道! - 天天要聞

每天看今日要聞,2024年6月24號新聞摘要早知道!

在這個夏日的早晨,天空被晚霞染成絢麗的橙紅色,微風輕拂,帶來陣陣花香。綠意盎然的草地上,蟬鳴與鳥語交織成自然的樂章。遠處,夕陽的餘暉灑在寧靜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彷彿鍍上一層金粉。人在此間,心也跟着柔軟起來,詩情畫意瀰漫在這夏日的每一個角落。
中國實現全球首個海上風電海水無淡化制氫技術 - 天天要聞

中國實現全球首個海上風電海水無淡化制氫技術

全球首個海上風電海水直接電解制氫。重大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和平及其團隊成功在大海中實現海上風電可再生能源與海水直接電解制氫的解答,這也是全球首個海上風電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平台。
曾是荒年的救飢菜,如今卻被列入黑名單,或成「危害最大」入侵植物 - 天天要聞

曾是荒年的救飢菜,如今卻被列入黑名單,或成「危害最大」入侵植物

在我國遼闊的疆域中,尤其在農村的野外,野生植物資源琳琅滿目。這些植物遍佈於農村的路邊、田邊以及山野林區,隨處可見。在這些野生植物中,許多都具有極高的價值,既可以當作美味佳肴,也可以用作中草藥,甚至具有可觀的經濟價值。舉例來說,薺菜、蒲公英、車前草和馬齒莧等野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們不僅可以作為野菜供...
波音「星際客機」返回地球時間再度推遲,NASA:留出時間審查技術問題 - 天天要聞

波音「星際客機」返回地球時間再度推遲,NASA:留出時間審查技術問題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據美國「太空」新聞網6月22日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1日表示,波音公司新型載人飛船「星際客機」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的時間推遲到不早於7月2日,較原計劃6月26日晚了大約一周,以便留出充足的時間審查氦氣泄露和推進器面臨的技術問題。「我們正在慢慢地遵循標準的任務管理團隊流程。」N...
【科技名詞】實體關係 - 天天要聞

【科技名詞】實體關係

實體關係拼音:shí tǐ guān xi英語:entity relationship;E-R學科:地理信息系統_技術與應用相關名詞:實體關係模型、實體關係抽取定義:現實世界中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語義關係的抽象表示,體現一個實體集中的實體與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