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人體的奧秘:節食是否有生命危險?美國的實驗告訴你

2022年06月27日17:38:12 科學 1623


你是否想過,一個人需要多少食物才可以維持自己的生命狀態。有人44天只喝水不吃飯活了下來,有人困在零下30℃的雪地里,靠吃雪也活了兩個月,今天隊長就說說說關於飢餓那些事。

人類不進食可以活多久?

說起人類能不能不吃飯,有不少實驗案例,比較有名的恐怕是魔術師大衛·布萊恩泰晤士河畔的半空中,住在透明的玻璃罩子只喝水不吃飯,度過了44天,一時間創造了「飢餓世界記錄」,只不過布萊恩在後來的採訪中,大方承認,自己使用了替身,在這44天中,安排「托」故意扔雞蛋,在清洗玻璃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的來了個「狸貓換太子」。

揭秘人體的奧秘:節食是否有生命危險?美國的實驗告訴你 - 天天要聞

反正在這44天里,大衛基本都在睡覺,確實很難分辨,畢竟大衛·布蘭恩首先是個魔術師,用個「托」,使個障眼法,無可厚非。我們普遍理論是,不吃飯的人類一般也就能堅持一周時間。

揭秘人體的奧秘:節食是否有生命危險?美國的實驗告訴你 - 天天要聞

其實關於人能不能承受住飢餓,早就有科學結論了,24小時不吃食物,身體肝臟儲存的糖原就會被慢慢消耗殆盡。48小時不吃,肌肉中的氨基酸就會分解轉化成糖,脂肪形成甘油,轉化成糖作為能力來源。三天不吃,開始分解脂肪了,脂肪氧化產生酮體,身體改變供能模式,連大腦都變成酮體供能。六天不吃,脂肪都快耗竭了,小夥伴們,這個時候真的可以「餓瘦」。

揭秘人體的奧秘:節食是否有生命危險?美國的實驗告訴你 - 天天要聞

但是重要器官的蛋白質就開始分解,說不定會造成永久的器官功能下降,免疫力有可能下降,生病的風險會升高。如果再繼續餓下去,身體只能把極其有限的營養素用來維持器官功能,減少神經遞質合成,這個時候人的精神狀態差不多要開始「崩塌」了,至於身體,簡單形容就是「極度飢餓下,身體一點點肢解自己」。

好奇的人類總是想探索人體飢餓極限,難道是想以此解決全球潛在的「糧食危機」?二戰後全球大部分國家一片狼藉,為了研究老百姓怎麼度過飢餓危機,美國帶頭搞了一個實驗——明尼蘇達飢餓實驗。

人類維持生命最低食量要求?

揭秘人體的奧秘:節食是否有生命危險?美國的實驗告訴你 - 天天要聞

凱斯博士招募來36名身體健壯的男士來參與實驗,連「生死協議」都簽好了,他們將實驗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3個月正常飲食,經過三個月統一的飲食運動安排,確保每個人的飲食標準維持在一個標準水平。大都「養肥了再宰」的意思。

揭秘人體的奧秘:節食是否有生命危險?美國的實驗告訴你 - 天天要聞

第二個階段:六個月的飢餓試驗期,先是模擬戰後歐洲平民的飲食標準,基本沒有肉蛋奶,同時還要保持正常的運動量和學習要求,三個月後所有人都對甜食表現出狂熱的興趣,還有三人承受不住退出試驗。四個月的時候飲食再次減少,不光一天只有一頓飯,飲食乾脆參考集中營水平,實驗人員的體重平均下降25%,用瘦骨嶙峋來形容不為過。五個月時按照集中營餐飲食標準,除了可以保證食物的新鮮程度,已經毫無營養可言。

揭秘人體的奧秘:節食是否有生命危險?美國的實驗告訴你 - 天天要聞

這個時候繼續參與實驗的人數只有15人了。奇怪的地方是:他們的身體指標都是符合標準的,也就是說,他們雖然瘦,但是還算健康!最後一個月有時候連續幾天只喝水,沒有食物。

揭秘人體的奧秘:節食是否有生命危險?美國的實驗告訴你 - 天天要聞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三個階段,也就是為期三個月的恢復食物期,可是最後參與實驗的11個人的精神狀態都出現了問題,嚴重抑鬱症和強烈的幻覺,而恢復正常飲食之後,他們飲食習慣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有的痴迷高熱量食物,有的需要不斷的抽煙、嚼口香糖才能壓抑住想要進食的慾望,而且恢復的體重中,脂肪佔比達到原來的140%。

歷時一年的明尼蘇達飢餓實驗告訴我們,人可能不會「餓死」,但有可能會「餓瘋」。

飢餓會給人體帶來什麼?

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人類一樣會遭遇飢餓的情況。例如,你主動要節食,那麼關於飢餓感到底是怎麼來的?2000年左右,人們發現了一種對飢餓感形成起決定性因素的激素——「胃飢餓素」,當血糖下降,激素就傳遞到下丘腦,說白了,你覺得餓,是大腦讓你覺得餓,胃的飽腹程度只起輔助作用。只不過大腦有時候也很頑皮,不一定必須在你缺乏能量的時候發出飢餓信號,俗稱「饞」。長期飢餓後,破壞了相對和諧的「胃飢餓素」,心理性飢餓會在頭腦中完勝生理性飢餓,這就是為何飢餓實驗之後的人或者節食之後,都容易出現報復性「暴飲暴食」的原因。

揭秘人體的奧秘:節食是否有生命危險?美國的實驗告訴你 - 天天要聞

2011年,瑞典44歲男子在開車時遭遇雪崩,整個車都被雪掩埋,靠着吃雪挺過了2個月,最終獲救。雖然獲救時奄奄一息,難以行走,可在零下30度的戶外,沒有食物的情況下頑強活下來了,專家都有點懵圈,只能解釋,可能他天賦異稟,進入假性「人類冬眠」,加上雪堆里的車產生了「愛斯基摩雪屋效應」,機緣巧合之下活了下來。

揭秘人體的奧秘:節食是否有生命危險?美國的實驗告訴你 - 天天要聞

不管怎麼說,一般人節食也不會奔着死亡去的,就比如你的好閨蜜好兄弟。畢竟對於吃貨來說,還有很多美食還沒嘗過呢。好了,今天就到這,隊員們來個強烈點贊推薦,生活很美好,感謝有你們,我們下期再見。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 天天要聞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財聯社7月2日訊(記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盤後,天賜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業秘密侵權案件」民事起訴永太科技(002326.SZ)等。這是自今年2月初,天賜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對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將另案處理」後,天賜方面就液體鋰鹽「商業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開曝光。在兩家百億級上市公司,以及作為鋰業「...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 天天要聞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一、晶圓鍵合發展背景在摩爾定律的引導下,集成電路行業一直高速發展,晶體管特徵尺寸己經從90nm向7nm邁進。然而,由於隨着晶體管特徵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極限,量子效應和短溝道效應越來越嚴重,內部電子自發地通過源極和漏極,導致漏電流增加,進而限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 天天要聞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在近日舉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點板塊宣介會上,「真如翠谷」與「真如之心」兩大優質地塊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塊即銅川路水產市場原址,被譽為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目前已完成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隨着這一核心地塊即將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車行通道(以下簡稱「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貫通也將提上...
多面性的雙氧水 - 天天要聞

多面性的雙氧水

‌‎‎‌‎‎‌‎雙氧水,學名過氧化氫(H₂O₂),是一種常見且獨特的化學物質。它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都有着廣泛的應用。然而,正如許多化學物質一樣,雙氧水具有着複雜的性質和多面的特性,這些特性既可能帶來巨大的益處,也可能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 天天要聞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邁威生物為爆發中的創新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兩項BD合作,與齊魯製藥就長效G-CSF產品8MW0511達成的合作(3.8億元首付款+1.2億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業化的經典雙贏;而與谷歌系抗衰老巨頭Calico圍繞IL-11單抗9MW3811的聯手(2500萬美元首付款+5.71億美元里程碑款),則彰顯全球視野下的價值挖掘能力。兩項...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 天天要聞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緊扣全年任務目標,以「大幹100天 決勝上半年」勞動競賽為載體,全面掀起奪油上產熱潮。廣大幹部員工迎難而上、奮勇拼搏,用汗水書寫擔當,用實績回應挑戰,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環保平穩受控,經營業績穩健向好,為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中國石...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 天天要聞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期間,第四屆「漢江灣」漢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動在硚口區漢江灣上演。武漢雲豹救援隊聯合台灣苗栗縣水上救生救難協會、苗栗縣救難協會、桃園市水上救難協會,首次以完整建制展開跨海峽救援協作綜合演練。 聯合救援協作綜合演練現場。圖/九派新聞 上午9時,隨着信號彈升空,雲豹救...
麻省理工學院新算法可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複雜機械人系統 - 天天要聞

麻省理工學院新算法可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複雜機械人系統

Nature期刊最新發表的一項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機械人控制領域的重大變革。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於深度神經網絡的"視覺運動雅可比場"技術,能夠僅憑單個攝像頭控制各種複雜機械人系統,徹底擺脫了傳統建模方法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