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2021年09月30日20:43:03 科學 1221

融媒體記者 王麗娜


2021年9月25-29日,第24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21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學術年會召開,主題是「聚焦創新研究、引領原創未來」。

9月28日,由CSCO血管靶向治療專委會組織召開、正大天晴獨家贊助的「抗腫瘤血管靶向治療專場」在雲端舉辦,本次會議由於金明院士、韓寶惠教授、李凱教授重磅引領,攜各領域專家線上聯動,全面、系統、深入的介紹了抗血管生成藥物理論機制、更新迭代,及以安羅替尼為代表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在泛瘤腫最新研究數據及進展,為我國抗腫瘤事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形式和思路。

接下來,隨着《醫師報》小編先睹為快吧!

於金明院士|跳出腫瘤抗腫瘤:重視針對腫瘤微環境的療法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CSCO候任主委、山東省腫瘤醫院於金明院士從腫瘤治療歷史開始,生動講解了腫瘤精準治療理念。他表示,以往的腫瘤治療方式、放療、化療、靶向都是針對腫瘤細胞,而目前腫瘤研究領域最熱的研究是抗血管治療和免疫治療,都是針對腫瘤的微環境的治療。因此,要跳出腫瘤看腫瘤,將兩者合,從而提升抗腫瘤治療的效果、克服耐葯。

此外,於院士指出,免疫聯合治療目的是擴大免疫療效的窗口,免疫治療與化療、抗血管生成藥物、放療等治療方式的聯合都可以擴大免疫療效窗口,從而增加腫瘤治療的效果。

韓寶惠教授|血管靶向治療的中國之路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韓寶惠教授從理論、聯合治療、生物標誌物、未來等四個方面介紹了「血管靶向治療的中國研發之路」。他表示,臨床常用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包括三類:單靶點(貝伐珠單抗,針對VEGFR)、多靶點(安羅替尼,針對多靶點)和泛靶點。在惡性實體瘤中,抗腫瘤血管生成藥物臨床適應證廣泛,在聯合化療、靶向、免疫治療方面都可見到療效提升,在藥物選擇上,則需要揚長避短聯合治療。

韓教授着重介紹了在單靶點的基礎上,小分子多靶點聯合治療新策略。如安羅替尼+化療在一線、二線NSCLC患者治療中均有嘗試,並且取得較好的療效。

韓教授指出,在晚期肺癌治療中,作為中國原研的血管靶向藥物,安羅替尼創新突破晚期肺癌三線治療的格局,成為晚期肺癌治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聯合策略,為患者提供了兼顧療效和安全性的治療選擇。同時,安羅替尼在不同適應症及泛癌腫聯合治療方案充滿潛力,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李凱教授|換代新葯-優顯何方?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天津市腫瘤醫院李凱教授則詳細講解了新、老血管靶向藥物的作用機制。他表示,隨着臨床應用的增加,第一代單靶點血管靶向藥物面臨著耐葯這一共同短板。

李凱教授指出,新一代血管靶向藥物安羅替尼則可抑制多個靶點,且兼顧腫瘤及「周邊」環境。研究顯示,安羅替尼能降低腫瘤脈管滲漏、改善局部循環狀態,並減少異常脈管新生、抑制腫瘤生長轉移。其次,安羅替尼可明顯改善外周血中淋巴細胞和粒細胞比值,並通過明顯下調血管內皮細胞上的PD-1,解除免疫屏障,使得免疫活性細胞迅速進入腫瘤,促使免疫活性細胞分泌大量干擾素和窗口素,形成抗腫瘤作用。

因此,安羅替尼可以說是彌補了第一代單靶點血管靶向藥物的短板,能夠承擔起血管靶向治療藥物升級換代的重任,並成為中國人在抗腫瘤方面獻給世界的禮物。

朱向幟教授|抗血管生成藥物是治療肺癌腦轉移重要方式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江蘇省腫瘤醫院朱向幟教授介紹了抗血管生成藥物在肺癌腦轉移治療上的應用。朱教授指出,抗血管生成藥物是治療肺癌腦轉移重要方式,以安羅替尼為代表的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放療治療肺癌腦轉移,可通過抑制VEGFR2,減輕腦水腫;同時,也可通過增加放射敏感性來控制腫瘤。

此外,與安慰劑比較,安羅替尼三線單葯治療無論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腦轉移還是小細胞肺癌(SCLC)腦轉移,均可延長PFS和OS。此外,一項II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野生型或突變型接受過標準治療後耐葯的NSCLC多發腦轉移患者,安羅替尼聯合WBRT延長顱內PFS達11.1m。由此可見,NSCLC腦轉移及SCLC腦轉移,安羅替尼單葯或聯合放療是新的治療策略。

盧鈾教授|驅動基因陽性晚期NSCLC患者抗血管治療進展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盧鈾教授介紹了驅動基因陽性晚期NSCLC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療進展。

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靶向治療(A+T)聯合治療方式具有協同作用的分子基礎,理論上可增強抗腫瘤療效。但在初治的驅動基因陽性NSCLC患者中,大分子抗血管生成藥物+EGFR-TKI聯合治療中,顯示了PFS延長,但OS未獲益。小分子安羅替尼+EGFR-TKI現有證據表明PFS獲益,需進一步驗證OS獲益。

因此,盧教授認為,僅僅改變腫瘤微血管是不夠的,臨床醫生仍需進一步思考、探究。

宋勇教授|驅動基因陰性晚期NSCLC患者抗血管生成治療進展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陵醫院宋勇教授介紹,基礎研究證實抗血管生成治療聯合免疫治療,有協同增效的作用,且安羅替尼在改善腫瘤微環境上,優於貝伐珠單抗。

宋教授對目前已有的1-3線治療進展進行了闡述。

一線 化療±抗血管仍是晚期NSCLC一線治療重要選擇。目前的研究顯示,安羅替尼一線無論是化療還是免疫治療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還需要大規模的循證醫學證據。

二線 安羅替尼聯合多西他賽化療Ⅱ線治療,對比化療單葯療效明顯改善。尤其在一線免疫治療失敗患者中,療效更好。

三線 Ⅲ線治療中,安羅替尼是CSCO NSCLC指南唯一推薦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藥物,是NSCLC三線標準治療,且安羅替尼3線使用生存獲益顯著優於4線及以後使用。

儲天晴教授|抗血管生成藥物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定位和思考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儲天晴教授介紹了抗血管藥物和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聯用中的定位、現狀和一些思考。儲教授表示,聯合化療在國外和國內都是經典的標準治療。而聯合靶向治療(A+T)PFS顯著獲益,OS暫無陽性;聯合免疫治療(A+I)模式可雙重調節微環境,前景無限已被多個指南認可。

儲教授指出,在抗血管生成藥物中,安羅替尼是唯一獲批單葯3線治療NSCLC/SCLC適應症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其他該類藥物均需聯合治療。且不同於貝伐珠單抗,安羅替尼無論是在非鱗還是鱗癌均有效。

王晶教授|肺癌抗血管生成藥物相關轉化研究進展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天津市腫瘤醫院王晶教授對晚期肺癌治療現狀,抗血管生成藥肺癌獲批情況和未來展望三部分進行了分享。她表示,目前抗血管生成藥物治療在肺癌治療中占重要位置,已成為肺癌各個亞型治療中的標準方案。而作為唯一獲批單葯3線治療NSCLC/SCLC適應症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安羅替尼聯合化療一線治療SCLC,mPFS、mOS獲益顯著;安羅替尼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NSCLC具有良好的療效及可控的安全性。

對於未來,王教授總結:抗血管生成藥物單葯有效,聯合更佳;聯合化療,互促增效;聯合TKI,抑制耐葯。聯合免疫,協同增效。

陳立波教授|晚期甲狀腺癌靶向藥物治療進展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陳立波教授介紹了晚期甲狀腺癌靶向藥物的治療進展。他表示,甲狀腺癌發病率快速上升,在過去30年中增長了4.73倍。而對於不同分型的甲狀腺癌,治療策略不同。

陳教授介紹了2021年ASCO會議上報道的安羅替尼新輔助治療局部晚期甲狀腺癌的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顯示13例合格患者中,總體ORR達76.9%,10例患者達到PR,體現出極大的前景。安羅替尼序貫碘-131治療晚期DTC的研究,期望安羅替尼能降低治療難度,在療程數和總記錄兩方面上均取得臨床獲益。

最後,陳教授表示,從為藥物優選適應證到為患者優選藥物,晚期甲狀腺癌靶向治療已邁入新時代,要求嚴格對照和創新設計提升研究價值,在提升療效、保證生活質量和擴大適應證等方面持續取得新進展。

周宇紅教授|中國肉瘤患者靶向抗血管TKI治療之路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宇紅教授介紹了中國肉瘤患者抗血管TKI治療之路。她表示,肉瘤治療一線治療至今仍以化療為主,患者的無進展生存長期沒有明顯提高。

周教授指出,作為我國自主原研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安羅替尼已經在軟組織肉瘤的二線治療中取得了顯著的獲益,其中位PFS可達6.27個月,顯著改善患者生存,獲得了CSCO指南Ⅰ級推薦,是軟組織肉瘤患者蒽環類進展後治療的標準藥物。安羅替尼是國內唯一擁有軟組織肉瘤適應證的靶向藥物,給中國肉瘤患者帶來更多生存希望。

陳治宇教授|晚期結直腸癌抗血管治療的全程管理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陳治宇教授介紹了晚期結直腸癌抗血管治療的全程管理。他表示,近年的研究顯示,抗血管生成治療可貫穿於mCRC全程管理,從一線、跨線、二線到末線治療。三葯聯合治療時代,三葯聯合(FOLFOXIRI)+貝伐珠單抗ORR、PFS和OS均好於兩葯聯合(FOLFIRI),且初始三葯明顯優於序貫三葯。

對於標準治療失敗的患者,抗血管生成和細胞毒藥物的聯合,以及對免疫微環境潛在的調節作用,為抗血管生成治療在末線治療應用發揮新的價值。

周琦教授|複發轉移性婦科惡性腫瘤困境和破局

跳出腫瘤看腫瘤,血管靶向治療為抗腫瘤事業引領新方向 - 天天要聞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周琦教授介紹了複發轉移性婦科惡性腫瘤藥物治療的困境與破局。她表示,婦科惡性腫瘤發病率高,患者複發率高,約30%的婦科惡性腫瘤患者會經歷複發,預後往往很差。且複發/轉移性宮頸癌、子宮內膜癌、鉑耐葯卵巢癌的化療方案療效均欠佳,存在着大量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

周教授指出,近年來,抗血管生成和免疫治療的興起,給晚期複發婦科腫瘤患者帶來了希望。其中,安羅替尼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多靶點抗血管生成新葯,具有抗腫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腫瘤生長的雙重功效,可與多種藥物聯用,增強抗腫瘤療效。與同類藥物相比,安羅替尼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安全性高。多項臨床試驗均驗證了安羅替尼治療婦科腫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臨床提供了一種新選擇,也為患者帶來了更多希望。

隨着醫學的進步發展與國際腫瘤學界影響力的提升,CSCO已經成為走在學術前沿、具有全球視野的中國學者研究成果展示的重要學術平台,我國自主原研的抗血管生成藥物安羅替尼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未來,期待在全國腫瘤界同道的拼搏奮進下,不同聯合方案能碰撞出新的火花,造福更多患者。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消失的尼羅河支流 或助解開金字塔建造之謎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研究人員日前繪製出尼羅河一條現已乾涸的支流地圖,認為它可能幫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薩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刊載。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區是自吉薩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間的一片沙漠。那裡距離尼羅河有數十公里遠,但發現了港口遺迹。埃及學家...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 天天要聞

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 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

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5月21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舉行重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情況新聞發佈會。2023年,重慶長江幹流監測到魚類93種,較禁捕前增加47種。長江鱘從禁捕前監測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增加,出現範圍擴大。新聞發佈會現場。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衛表示...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台!我國量子測量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國首屆量子精密測量賦能產業發展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會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正式亮相。該顯微鏡由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儀量子」)自主研製,這標誌着我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業化發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溫版量子鑽石原子力顯微鏡。圖片來源:國儀量子國...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 天天要聞

世界首次:科學家成功對 μ 子實行「冷卻」加速,約達光速 4%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日本 J-PARC 研究中心、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聯合發佈公報,宣布完成了業內首次對 μ 子進行「冷卻」和加速的操作,朝着實現世界首個 μ 子(渺子)加速器邁出了一大步。據介紹,研究團隊在 J-PARC 中心使帶一顆正電荷的正 μ 子減速到幾乎停止(光速的 0.002%)的狀態,並使正 μ 子的方向和速度...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 天天要聞

氣象水文部門預測:今年「龍舟水」水情較往年略偏重

5月20日迎來「小滿」節氣,民諺有雲「小滿小滿,江河漸滿」。進入「小滿」節氣,雨水豐盈,江河的水逐漸增多。根據廣州市水文氣象數據統計,5月20日廣州市降暴雨,其中白雲、花都、增城等區降大暴雨,全市平均日雨量74.0毫米。豆大雨點落在地面,濺起水花。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受強降雨影響,5月20日全市江河水位...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 天天要聞

值得收藏!《常州市野生鳥類圖冊》發佈

現代快報訊(記者 陸文傑)鳥類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指示類群,是評價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關鍵性指標。隨着生態環境的改善,常州鳥類生境狀況大幅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青山綠水間,野外鳥類記錄不斷刷新,珍稀鳥類頻頻亮相。它們用翅膀為生態環境投票,實名認證了常州生物多樣性工作的豐碩成果。在5·22國際生物多樣...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 天天要聞

馬斯克豪言:30年內火星城市崛起,人類新家園即將誕生!

埃隆·馬斯克,這個科技界的狂人,他總是有着讓人震驚的想法和計劃。這不,他又在火星上動起了腦筋。他旗下的SpaceX公司,一直在研究怎麼把人送上火星,還在想方設法要在那上面建個城市。圖片來自網絡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可是挺活躍的,他就在那兒說,未來30年,火星上肯定會有人類城市。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英國 AI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措施容易被繞過

劃重點:- ️  英國政府研究人員發現,防止 AI 聊天機械人發出非法、有毒或露骨回應的保護措施可以被簡單的技術繞過。-   通過測試,研究人員發現五個系統 「極易受到攻擊」,甚至在沒有有針對性地繞過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也能產生有害回應。-   安全防護可以通過 「相當簡單」 的攻擊繞過,例如指示系統以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