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2021年06月11日22:06:53 科學 1973

你是否曾經想過,人死前那幾十秒,在生和死的邊緣,會經歷什麼?

為什麼有人在死前那一刻,會看見「隧道盡頭的一束光」

為什麼有人會感覺自己一輩子,就像一場電影般閃過

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還是死前大腦欺騙了我們,產生的一場幻覺?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這似乎是一個一個困擾了世世代代人類的問題,作為平民百姓,咱們總是從神話等角度來解讀這個問題,殊不知,科學家們也對這個話題非常感興趣。

澳大利亞神經病學家卡梅榮·肖他通過解剖一個剛剛死去的人的大腦,來揭開死亡的真相。而他的研究結果非常令人吃驚。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這個解剖的大腦是來自一位女士,她在生前決定自己在去世後,要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迪肯大學來作為科學研究。於是後來,肖醫生和他的團隊解剖了她的大腦,並通過解釋大腦的結構,詳細闡述了人在死亡前的那一刻到底會經歷什麼。

大腦會首先失去自我意識

第一點就是:人在死前那一刻,大概30秒左右,大腦就會首先失去自我意識。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由於我們大腦的血液供應來自下方,因此大腦傾向於由上而下死亡,首先死去的是我們大腦的皮層部分,簡單來說,這部分決定了我們「生而為人」的脾氣秉性,例如我們的自我意識,幽默感,以及對未來的計劃等,而在人死亡的前一刻,大腦皮層這部分,會在10秒或20秒內首先死去。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接下來,隨着血液匱乏的腦細胞的擴散,令我們擁有記憶和溝通能力的那些部分的大腦區域會死去,然後身體的其他部分會做最後努力,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有人會看見「一束光」?

但問題是,很多瀕死體驗者都告訴我們,他們看見了隧道盡頭的一束光,所以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到「隧道盡頭的那束光」嗎?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肖醫生說,沒錯,人的確會看到隧道盡頭的那束強烈的光,但這並不能證明人真的有來世。

然後有人問,「那束光"是上帝嗎?

肖醫生說,這個問題取決於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每一個人的解讀都不一樣。


但是肖醫生說,他能提供給我們的科學解釋是,從醫學經驗中我們知道,當你的大腦突然失去血液供應的時候,你眼前就會突然看到「一個隧道」,如果你有過暈厥的經歷,你可能會會想起,你當時首先會感覺視野變窄,接下來就是一片漆黑,而死亡的過程也是這樣,大腦血液的中斷供應,會讓你看見視覺上的「隧道」。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死前靈魂會漂浮在身體上方嗎?

肖醫生說,其實不會,很多有多瀕死體驗的人,都會描述自己靈魂漂浮的情況,但其實這些人被他們的大腦欺騙了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肖醫生說,我就有一位神經科學講師,他就有過離體的瀕死體驗經歷。他告訴我說,當時其他醫生正在努力搶救他,但是他卻感覺自己離體漂浮,他看着那一幕,感覺這一切都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一樣。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肖醫生說,後來這個人被搶救回來了,他跟其他人描述自己的瀕死體驗,但其實他說的那些根本就沒發生過。那是因為,在死前那幾十秒,你的大腦會創建一個視覺世界,這個世界類似於真實世界,但其實不是真的世界,因為你在瀕死那一刻,其實是無法感知的。

感覺一輩子都像電影般在眼前閃過?

肖醫生說,這是對的,人在死前那幾十秒,會想到自己這一生中,最精彩的那些時刻。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耶路撒冷哈達薩大學的研究人員,曾經檢查了七個有瀕死體驗的人,發現他們都經歷了死前對自己人生的回顧。

這些人說,其實在死前那一刻,對自己的人生回顧和電影里其實不一樣。因為電影會從出生開始,按照事件順序來播出,但是經歷過瀕死體驗人們感到驚訝的是,就在死前那短短的幾十秒,會閃現很多很多過去的記憶。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一位婦女解釋說:「死前那一刻,對人生回顧讓我就感覺在那裡呆了幾個世紀。」

另外一個瀕死體驗的人說,死前那幾十秒的片段都是同一時刻在腦海里上演的。

還有一個人說,在死前那幾十秒我能感受到我的家人和朋友在他們的人生里所經歷的痛苦,我感同身受。

人死前那一刻,真的會看見「隧道盡頭的光」嗎?科學家這樣解釋 - 天天要聞

你是如何看待,我們人人都會走向的人生終點站——死亡?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是否有過文中提到的體驗?期待你在評論區寫下✍✍你的看法。

世界這麼大,很高興我的文字,遇見了你,歡迎你點擊關注,喜歡和轉發,期待我們的再次相遇。

#21天圖文打卡挑戰(第二期)# #全能創作家#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38.10米!我國在建海拔最高拱壩取出世界最長「芯」 - 天天要聞

38.10米!我國在建海拔最高拱壩取出世界最長「芯」

5月11日,我國在建海拔最高雙曲拱壩——華電金上葉巴灘水電站大壩成功取出一根長度38.10米的混凝土芯樣,打破了國內外同類壩型大壩取芯長度紀錄。混凝土取芯是檢查大壩澆築質量的重要手段,芯樣的完整性和長度是關鍵指標。本次從大壩17號壩段取出的芯樣總長38.10米,相當於12層樓高,直徑245毫米,一共貫穿了12層水平施工縫...
今晚,辰山植物園上演金庸「武俠大戲」,盡賞「味覺盛宴」 - 天天要聞

今晚,辰山植物園上演金庸「武俠大戲」,盡賞「味覺盛宴」

佛跳牆、油爆蝦、北京烤鴨……您聽餓了嗎?這可不是在飯店點餐,而是「樂起江湖 交響人間」的開場演奏《中國廚房——味覺的盛宴》。5月11日傍晚,「2025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進行到第二天,上海交響樂團在音樂總監余隆的執棒下,以武俠主題與中國廚房的煙火氣結合,展現了交響樂的本土化表達。當暮色將草地染成琥珀色時,舞...
石學敏院士逝世 - 天天要聞

石學敏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石學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1日1時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視頻截圖石學敏出生於1938年6月,中醫、針灸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現代中國針灸奠基人。1962年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他生前是天...
流動的空氣 vs 靜止的空氣 - 天天要聞

流動的空氣 vs 靜止的空氣

空氣在靜止狀態下(無流動,即「沒有變成風」時)確實是熱的不良導體,甚至可以作為天然的「保暖材料」。這一特性與其物理結構和熱傳遞機制密切相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入理解: 一、空氣的導熱性:為什麼靜止空氣保溫? 1.
25億元!光學級高分子新材料生產項目落地成都彭州 - 天天要聞

25億元!光學級高分子新材料生產項目落地成都彭州

5月11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悉,光學級高分子新材料生產項目正式落地成都彭州經開區。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將分兩期建設,項目採用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張鎖江院士團隊獨立開發的連續本體聚合法生產技術,其核心產品光學級高分子新材料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通過分子結構與工藝優化,實現光學純度99.99%、透光率...
繁星入海!溫州進入爆發期,就在… - 天天要聞

繁星入海!溫州進入爆發期,就在…

【來源:溫州晚報】新聞薦讀你見過星河散落大海嗎 當夜幕降臨 被大海環抱的島嶼上 泛着星點藍光的海浪拍打礁石 瑩潤靈動 如夢似幻 上演着一場名為「藍眼淚」的自然奇蹟在瑞安北麂島海域 就能追到這樣的「熒光海」!
第九屆國際月季大會在京開幕 千餘種月季亮相 - 天天要聞

第九屆國際月季大會在京開幕 千餘種月季亮相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記者王艷剛)第九屆國際月季大會開幕式11日在北京市門頭溝區舉行。開幕式上,AI數字人「小妙月」驚艷亮相,《北京月季宣言》首次發佈,千餘種月季亮相主場地京西月季洲。據了解,國際月季大會由國際園藝學會(ISHS)主辦,每四年一屆,是全球月季領域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會議,40年來第一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