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治療黑幕」中的NK細胞療法到底有效嗎?

2021年05月09日22:09:14 科學 1367

北醫三院腫瘤科張煜醫生揭露「腫瘤治療黑幕」的事件可謂是一波三折,持續發酵,先是張煜醫生髮文稱部分醫生診療不規範,導致患者人財兩空,並舉例青海患者馬某某被上海某醫生陸某推薦接受NK細胞療法的例子,然後文章被各大媒體轉發後引起了衛健委的關注的,並組織專家組進行審核,結論稱「診療過程基本符合診療規範」,但是這個結論張煜醫生並不認可,並且發文稱希望和專家組在媒體面前進行公開辯論,目前衛健委還未有回應。


「腫瘤治療黑幕」中的NK細胞療法到底有效嗎? - 天天要聞

張煜醫生

整個事件中最受爭議的就是NK細胞療法是否符合診療規範,那麼NK細胞療法到底是什麼?又有沒有效呢?

NK細胞,又稱自然殺傷細胞是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它的表面有兩種受體一種是抑制受體,另一種是活化性受體,顧名思義,抑制受體就是抑制它殺傷細胞的,而活化性受體就是激活細胞殺傷功能的,正常細胞表面的配體多是與抑制受體結合的,這樣就使自然殺傷細胞不會殺傷正常細胞,而當細胞癌變時,細胞表面的配體發生改變,因此失去了抑制NK細胞殺傷的能力,甚至會主動激活殺傷細胞,從而導致癌細胞被NK 細胞殺傷。

「腫瘤治療黑幕」中的NK細胞療法到底有效嗎? - 天天要聞

免疫細胞


說得通俗易懂點,就是NK細胞具有"人臉識別系統",當正常細胞癌變時會因為無法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就會被殺傷。

「腫瘤治療黑幕」中的NK細胞療法到底有效嗎? - 天天要聞

人臉識別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這種「識別」是有限度的,不是所有的癌細胞都會被識別出來,而且NK細胞自身數量也有限,癌症進展到一定地步後不可能將所有的癌細胞都殺死,所以NK細胞發揮功能呢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而NK細胞療法,就是試圖通過增加NK細胞數量或者激活NK細胞殺傷功能治療方法,新聞中青海患者馬某接受的是一種在患者身上提取NK細胞然後再體外進行培養增加數量最後回輸到體內,試圖通過增加NK細胞數量達到治療腫瘤的作用。


雖然理論上這種NK細胞療法很美好,但是現實實驗中取得的效果卻並不理想,僅有些個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大部分接受NK細胞療法的實驗並沒有獲得理想的數據,而對於青海患者馬某來說這種治療方法同樣也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也說明這種治療方法的局限性。


雖然科學家們也在尋找原因並改進現有NK細胞療法的技術,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所以說NK細胞療法還是探索中的治療方法,並不是一種成熟的治療技術,理想中它是一種神奇的治療技術,但是理想並沒有照進現實,這種治療方法還有很多缺陷,所以將其作為一種商業的治療手段,真的不得不讓人懷疑其動機。


我是醫事兔子,一名喜歡醫學科普的醫生,如果您喜歡,歡迎您的點贊關注。

參考文獻

NK cell-based immunotherapy for malignant diseases

Natural Born Killers: NK Cells in Cancer Therapy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華山風光秀麗,岩溶地質景觀豐富。近日,專家經過調查,發現金華山上還有豐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羅店鎮鹿田村公路旁,豎立着一塊「腕足類化石點」的牌子,在這附近山體上,地質專家發現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動物是一類古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這套地層主要是二疊紀早期,距今2.8...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 天天要聞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5月13日,作為「長三角地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重量級品牌活動之一,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出席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上海新時代城市安全與應急...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麼辦?這些知識get一下

編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災害無情,但正確的逃生避險方法是我們的有力武器。當災害來臨時,你知道應該怎麼做嗎?在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雲南網推出應急科普專欄,和大家一起學習應急避險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防災避險能力。 突如其來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時間就是生命,自救至關重要發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 天天要聞

膜導航系統為外科醫生裝上「透視眼」,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以下簡稱「中山三院」)胃腸外科暨胃腸手術功能保護研究中心新技術應用沙龍上,一款名為DeepGuide的手術導航系統對外發佈。該系統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視化難題,使胃腸腫瘤手術的系膜完整率從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術應用沙龍現場。甄曉洲...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佈 - 天天要聞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佈

中新網嘉興5月13日電(記者 王逸飛)13日,在浙江嘉善舉行的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上,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物多樣性調查成果發佈,這也是長三角首張跨域「生物多樣性圖譜」。202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暨浙江主場活動現場。浙江省生態...
11000年前的冒險,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類北遷傳奇 - 天天要聞

11000年前的冒險,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類北遷傳奇

在蘇格蘭斯凱島發現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時代工具顯示,約11000年前,人類已踏足如今的蘇格蘭北部。 這一發現表明,史前人類勇敢穿越蘇格蘭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線變幻莫測的險境,向北遷徙的距離遠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