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都知道。地理知識掌握得紮實一點的,甚至能從火山的形成一直講到世界幾大火山帶。
但知道歸知道,親眼見過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這次,當冰島一座沉寂了6000年的格爾丁達魯爾(Geldingadalur)火山「溫柔」噴發兩周後,為了看火山,遊客們也是很拼了——住在附近的,徒步去看;離得稍微遠一點的,開着車去看;湊到火山腳下還不滿足的,操控着無人機飛到火山口去拍……
只不過,大都是看個熱鬧。要論「看」火山的專業性,還得看專業的火山監測站。
到冰島看火山的人
人類的火山監測站
「火山監測站」要「看」什麼?
肯定不能像普通人一樣盯着地表以上的噴發。它還要知道噴發之前,火山到底經歷了什麼。畢竟,沒有一座火山是無緣無故噴發的,只不過它們的「地下活動」,肉眼看不到。
所以,為了建一個優秀的「火山監測站」。工作人員需要在火山周邊確定幾個監測點:火山地震測點、火山重力測點、火山形變測點和火山流體測點等。
通過這些監測點,工作人員要實時監測由岩漿活動引起的很多數據。比如:岩漿上升是否引發地震或山體變形?溫度上升會不會使地磁發生變化?火山區的重力場、水文等參數有沒有異常?
而一旦發現異常,就要及時上報。
格爾丁達魯爾(Geldingadalur)火山
但「火山監測站」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在面對那些火山噴發後的有害物質時,比如殺傷力最強的火山碎屑流。
1902年,馬提尼克島的培雷火山爆發,滾滾而來的火山碎屑流單次就殺死了3萬人,島上最大的城市被毀滅;
1980年,位於美國的聖海倫火山爆發,直接炸掉了當地的半座山,巨型火山碎屑流殺死了附近小鎮的57人;
1991年,位於日本長崎的雲仙普賢岳火山爆發,熔岩穹丘的坍塌造成沿山谷高速推進的火山碎屑流,殺死了41名災後搜救的救援隊員、記者以及2名考察現場的火山學家……
而這,還都是在「火山監測站」已經建立的基礎上。
火山碎屑流
兩千年最大規模,長白山成重點對象
儘管目前的火山監測仍有差強人意的地方,但有總比沒有強,畢竟在未知的風險之前,任何提示都有可能拯救一部分生命。
科學家們也在世界範圍內,把幾座比較危險的火山列成了重點觀察對象,其中就有中國的長白山——一座創下兩千年內噴發規模記錄的火山。
長白山
長白山在火山裡算個「異類」。
通常來講,世界上大部分的火山位置都在不同板塊的交界處。可長白山的位置卻和「板塊交界」離得很遠。但這絲毫不妨礙它的活躍度。
據記載,長白山最早的噴發時間約在200~300萬年前的第四紀,這次噴發形成了長白山天池底部的火山通道。緊接着,在60萬年、30萬年、20萬年、8萬年以及比較近的946年、1597年、1668年和1702年都發生過噴發。
除了這幾個時間之外,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長白山還發生過一次非常強烈的噴發。據說,那場噴發後的火山物質順着風直接飄到了1200公里外的日本北部。這種爆發威力,基本可以算是2000年內爆發的最大規模火山噴發了。這次噴發之後,長白山上也出現了一個約4.5公里寬1公里深的火山噴口,後來被水填滿,才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天池。
而長白山,也成了我們重點監測的火山之一。
一個壞消息是,現在的長白山,可能又開始蠢蠢欲動了。
從2002年開始,研究員就開始監測到天池裏面開始又氣體冒出來。單是2002年6月,當地就發生了很多次火山地震。2003年8月和10月,長白山地區都發生了超過3級的地震,2003年11月15日更誇張,一天之內當地發生了160多次微震。
而以長白山天池為中心的區域海拔,基本每年都會上升3毫米左右。這恰恰說明,長白山下面的岩漿不太安分,底下源源不斷注入的岩漿正在抬升當地的地面高度。
2019年,英國皇家學會的研究報告里的數據更為直觀,裏面的數據提示,長白山地區的地面抬升速度正在加快,從2016年到2019年,長白山周圍一共發生了10次地震,而地面隆起的高度累積達到了7里米。
這是不是預示着長白山火山將在短期內噴發?誰都不好說。唯一確定的是,距離上一次噴發已經有300多年的時間,如果長白山要把300年的「積累」一次性倒出來,所造成的損失一定難以預估。
《我是科學人》紀錄片由長安信託特約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