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萬年以前的地球上究竟生活着哪些物種?

2021年04月02日15:24:08 科學 1666

就地球發展史而言,十萬年的時間似乎很短。 然而,十萬年前地球上的那些奇怪的生物與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差異巨大,這就是十萬年前的地球。

10萬年以前的地球上究竟生活着哪些物種?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猛獁象

如果你生活在十萬年前,你可能會遇到一個有史以來最大的猛獁象物種:哥倫比亞猛獁象。 據說它有4米高,重達10多噸。 它的象牙是彎曲的,而且非常長。 這些猛獁象已知最長的象牙長度超過了5米。

10萬年以前的地球上究竟生活着哪些物種?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猛獁象是食草動物,以植物為食。 哥倫比亞猛獁象沒有像長毛猛獁象那樣厚厚的褐色毛皮。 科學家們認為,這是因為哥倫比亞猛獁象並不生活在歐洲和北美的冰雪地區,因此不需要厚厚的毛皮。 不僅如此,這些巨大的生物對遷徙到這些猛獁象棲息地的人類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地球的氣候

大約10萬年前,地球正在經歷一次冰河時期。 雖然冰河期並沒有完全起作用,但通過研究我們可以合理地得出結論,那時的地球要比現在冷得多,海平面很低,陸地上覆蓋著更多的冰川。

10萬年以前的地球上究竟生活着哪些物種? - 天天要聞

這給早期人類的遷徙造成了困難,據推測,由於惡劣的氣候條件,許多早期人類物種在遷徙到其他地區時導致死亡,特別是在北美和歐洲。

弗洛瑞斯人

10 萬年前,地球上並非沒有人類。 事實上,新出現的物種在地球上到處都是,它們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尋找非洲乾旱地區以外的新家園。

10萬年以前的地球上究竟生活着哪些物種? - 天天要聞

其中一個物種是弗洛瑞斯人,他們是5萬年前滅絕的人類,直到他們最近在世界各地的許多洞穴中被發現才為人所知。 他們身高僅1米,綽號「霍比特人」,他們是用石頭武器捕食的狩獵採集者。

尼安德特人

智人尼安德特人是與現代人最相似的人類物種,他們主要生活在歐洲和亞洲,是使用先進的石器工具的獵人物種。 據信,他們是第一個擁有智力的人類物種,因為他們使用先進的預製武器,如長矛。

10萬年以前的地球上究竟生活着哪些物種? - 天天要聞

不管他們的智慧如何,今天的媒體對他們的智慧給予了更多的讚揚。 作為一個絕對聰明的物種,它們的聳人聽聞是不真實的,而且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它們的智力水平與現代人相當。

現代人

智人,也被稱為現代人,是唯一未滅絕的人類物種,可以說我們都是10萬年前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物種亞群的一部分。

10萬年以前的地球上究竟生活着哪些物種?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智人用顏料來描繪他們自己和他們的洞穴的證據,這最初展示了他們努力偽裝和交流。 這些傳播方式被轉化為早期現代文明中所使用的語言,如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據信,這種卓越的智力是智人能夠主宰其他人類物種並最終生存下來的主要原因。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突破性研究揭示動物與人類一樣能形成長期友誼 - 天天要聞

突破性研究揭示動物與人類一樣能形成長期友誼

科學家們發現了非洲八哥之間存在長期互惠互助行為的有力證據,這一發現挑戰了關於動物界非親屬個體間合作的傳統假設。人類即使沒有親緣關係也常常互相幫助,這並不令人意外。只需想想那些維繫長久友誼的相互支持便能理解。但要證明動物界也存在此類合作則困難
強強聯手、刷新觀測極限!中國天眼再傳好消息 - 天天要聞

強強聯手、刷新觀測極限!中國天眼再傳好消息

中國天眼FAST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近日,清華大學聯合意大利、澳大利亞、德國等多國天文學家,利用中國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陣列望遠鏡對銀河系球狀星團進行了高精度觀測,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全的球狀星團磁場梯度和電離氣體上限的測量,繪製出
高空探查罌粟花、水面拯救落水者⋯⋯上天入水,中國無人機「飛」上新高度 - 天天要聞

高空探查罌粟花、水面拯救落水者⋯⋯上天入水,中國無人機「飛」上新高度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魏官紅眼下,正值毒品原植物罌粟的生長期。晨霧未散,一群搭載「科技之眼」的無人機悄然啟航,它們在百米高空掠過,穿梭于田間地頭、房檐屋角間,尤其關注綠地和小菜園等場景的角落,用高清鏡頭與智能算法,織起「空中巡查網」。這不是普通的巡檢,而是一次「空中掃毒行動」:無人機拍下照片的...
警惕藍天下的「隱形殺手」!嚴重可致肺氣腫→ - 天天要聞

警惕藍天下的「隱形殺手」!嚴重可致肺氣腫→

進入夏季陽光明媚的日子多了起來但看似沒有污染的藍天下可能隱藏着「健康殺手」——臭氧近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消息5月下半月華北中南部和成都平原部分城市可能出現臭氧中度污染西北地區北部和西部受沙塵天氣影響可能出現中至重度污染什麼是臭氧?臭氧在什麼時
香港科技大學成功研製出新型彈性合金,溫度變化達普通金屬20倍 - 天天要聞

香港科技大學成功研製出新型彈性合金,溫度變化達普通金屬20倍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製出一款新型彈性合金Ti₇₈Nb₂₂,該材料具備高效固態制熱效能,而且在彈性變形過程中所表現的可逆溫度變化能力,為普通金屬的20倍,為傳統的蒸氣壓縮製冷和熱泵技術提供環保的綠色替代方案。港科大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學系教授孫慶平(左)及研究助理教授黎橋(右)展示其團...
絕密檔案揭秘:阿拉斯加「外星基地」引爆全美UFO追蹤熱潮 - 天天要聞

絕密檔案揭秘:阿拉斯加「外星基地」引爆全美UFO追蹤熱潮

位於阿拉斯加中部的海斯山,近期因一份解密的美國中情局(CIA)文件成為全球外星文明研究者的焦點。這座海拔8000英尺的雪山地處被稱為「阿拉斯加三角」的神秘區域,過去半個世紀記錄到超過2000起離奇失蹤事件與數百次不明飛行物目擊報告。隨着解密文件提及「外星基地」的存在,這座終年積雪的山峰正吸引着探險者、陰謀論者...
哥倫比亞驚現無接縫金屬球體,外星科技還是人類傑作?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驚現無接縫金屬球體,外星科技還是人類傑作?

2025年3月,哥倫比亞布加鎮上空出現的一顆神秘金屬球體引發全球關注。這顆表面無任何焊接痕迹的三層球體被目擊者拍攝到飛行軌跡後墜落地面,當地研究者何塞·路易斯·貝拉斯克斯認為其可能具備外星科技特徵,而科學家朱莉婭·莫斯布里奇則提出不同看法,認為需謹慎驗證其來源。這一發現再次將公眾視線引向天空中的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