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評:警惕老年人的情感關懷淪為騙局入口
分類:健康
瀏覽數:2731
「進群就贈送雞蛋、大米」,這樣的微信群,你敢進嗎?日前,中國新聞網《民生調查局》欄目調查報道了虛假「保健品」針對老年人群體的「溫情圍獵」套路。一些看似售賣油鹽醬醋米等農副產品的店鋪,暗地裡卻偷偷向老年人銷售高價「保健品」,有老人受騙金額達數十萬元。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商家以搞促銷為由,通過贈送雞蛋、大米的方式吸引老人進群,在群里售賣廉價生活用品。老人在上門取貨時,拉老年人進保健培訓課堂,推銷所謂高價「保健品」。從免費贈品撬開信任大門,到封閉式課堂重塑認知體系,再到「抗癌神葯」製造生存恐慌,整套流程儼然形成精神控制的完整閉環。甚至部分不法分子將老年人的孤獨感轉化為提款密碼,溫情脈脈的關懷背後實則是環環相扣的陷阱。當業務員說出陪伴孤獨老人,提供情緒價值的忽悠秘訣時,這種披着羊皮的情感服務比任何傳銷話術都更具殺傷力。更令人警惕的是,部分商家已形成完整的躲避監管方式。線下店鋪陳列合規商品應對檢查,暗室開展封閉式培訓;線上直播間設置動態密碼規避取證,使用暗語替代敏感宣傳,無所不用其極地對老人進行洗腦推銷。一條隱蔽的灰色產業鏈正以合法外衣蠶食老年人的錢袋。斬斷圍獵老年人的保健品黑手,破解這場圍獵亟需建立多重防線。一方面,法律層面升級監管工具箱,市場監管、金融監管等部門加強合作,共同打擊詐騙老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另一方面,社會層面要織密防護網,社區加大針對保健品的反詐護老宣傳力度,子女也要多關注父母的情感需求,幫助父母增強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