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腰還好嗎?做到鍛煉2不要,養生1堅持,保護腰遠離腰間盤突出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人啊,走到一定年紀,腰就是一個「叛徒」。年輕時候蹦躂得歡,覺得自己是金剛不壞之身,什麼搬重物、熬夜通宵、葛優癱,樣樣都不在話下。

可一旦腰間盤開始「抗議」,那種酸爽,簡直讓人想原地升天。

可別小看這個問題,現代社會,低頭族、久坐辦公族、健身盲目狂熱派,都在給自己的腰間盤埋雷。

偏偏大家還對這事兒沒什麼敬畏之心,覺得「啊不就腰疼嘛,躺一躺就好了」,殊不知,當腰間盤那個小「軟墊」徹底撂挑子的時候,後悔葯可沒地方買。

那麼,怎麼才能讓這根人類脊椎上的「定海神針」挺直又安穩呢?

別急,今天就從鍛煉2不要、養生1堅持這兩個角度,聊聊如何保護這脆弱而重要的「老腰」。

鍛煉2不要:

現代人健康意識提高,健身房裡的大哥大姐們一個個揮汗如雨,看起來特別專業。但真相是,很多人都在用「錯誤的姿勢」鍛煉,給腰帶來了無盡的折磨。

1. 不要盲目硬拉
硬拉,號稱健身屆的「力量之王」,能練背、練腿、練核心,簡直全身都能「拉」出肌肉感。但問題來了:
腰部,其實是整個硬拉動作中最脆弱的一環。

有數據表明,大約70%的健身新手在第一次硬拉中,都會因為姿勢不正確,導致腰椎承受過多壓力,增加腰間盤突出風險

腰椎天生就不是用來當支點的,它更像一個靈活的軸承,負責穩定和傳導力量。

一旦在硬拉時過度彎腰、背部拱起,腰椎間盤的壓力瞬間倍增,輕則腰疼幾天,重則卧床不起,甚至一輩子留下後遺症。

2. 不要瘋狂卷腹
再來說說卷腹。這動作吧,看起來簡單,畢竟躺在地上,抬抬上半身,誰不會啊?但卷腹對於腰椎的壓力,可一點都不小。

美國運動醫學會曾發佈一項研究,卷腹動作在某些情況下,腰椎承受的壓力可以高達3300牛頓,這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一個成年大象踩在你的腰上。

而且很多人做卷腹的時候,習慣性地勾腳、用腰部發力,把核心肌群的工作全部甩鍋給了腰椎。長期如此,腰椎能不罷工才怪呢!

所以啊,健身不是作死,腰部鍛煉更要小心。真正對腰好的鍛煉,不是硬拉也不是卷腹,而是像平板支撐、游泳這樣更溫和、更全面的方式。

養生1堅持:

這裡的養生,不是讓你每天喝枸杞泡水,也不是要你每晚泡腳按腰。養生的核心,其實在於堅持一點「小習慣」,比如坐、站、睡這些日常動作的調整。

1. 坐姿:別塌腰,別久坐
坐姿,這幾乎是現代人腰椎的最大殺手。長時間坐着,腰椎間盤會因為壓力過大而「擠壓變形」,久而久之,就可能引發腰間盤突出。

有一項關於久坐的研究發現:每天坐超過8小時的人,腰椎問題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出40%

所以,別把自己綁在椅子上,每坐1小時,就站起來活動5分鐘,拉伸一下腰背部肌肉。

再者,坐的時候別總是「葛優癱」,盡量保持腰部挺直,椅背最好放一個小靠墊,支撐腰部。

2. 站姿:別總一側受力
有些人站着的時候,喜歡把重心放在一條腿上,這種「酷蓋站姿」很帥,但很傷腰。
長期單側受力,會導致骨盆歪斜,腰椎自然也跟着出問題。

正確的站姿,是雙腿均勻受力,背部挺直,肩膀放鬆。聽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但這習慣一旦養成,腰椎就會輕鬆很多。

3. 睡姿:別睡軟床,別趴着睡
睡覺是一天中腰椎唯一能徹底放鬆的時間,但很多人喜歡睡那種柔軟到陷進去的床墊,或者趴着睡。

這兩種姿勢都會讓腰椎保持在一個不自然的彎曲狀態,時間久了,問題自然找上門。

科學的睡眠姿勢是側卧或者仰卧,床墊要有一定硬度,能支撐腰部曲線,枕頭高度也要適中,避免脖子和腰部受力不均。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玫瑰]

參考資料

[1]敖敦圖雅.淺析腰間盤突出的綜合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