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使用免疫球蛋白,可以提高免疫力,讓人少得病嗎?

有位朋友跟華子說,他免疫力不好,特別容易感冒,前幾天他托關係花高價買了2支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也稱靜丙、丙球),用了後是不是可以提高免疫力呢?

華子告訴他,可能會有用,但不多。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提升免疫水平,但並不是一個萬能的「神葯」,使用時有嚴格的適應證以及用量的要求。健康人單次使用少量的人免疫球蛋白,對免疫力提升極其有限,並不能有效增強體質。

一、被神化的藥物

靜注人免疫球蛋白是從健康獻血者的混合血漿中,分離提取的免疫球蛋白G具有免疫調節和免疫替代的雙重治療作用。經靜脈注射入人體,可以迅速提高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G水平,從而增強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同時可以抑制炎症反應和減輕組織損傷。

對於某些嚴重疾病,比如重症感染、新生兒敗血症、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川崎病、變異性免疫缺陷症等,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後可能會產生較好的治療效果,所以導致藥物作用被「神化」,許多不明真相的人把人免疫球蛋白當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葯」。

二、不建議健康人使用

人免疫球蛋白有抗感染和抗炎的作用,但其只作為治療用藥,有着嚴格的適應證,而且需要較大劑量才會產生療效

比如說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需要連續用藥5天,每天用藥量為每公斤體重0.4克。如果是一個體重100斤(50公斤)的人,每天用藥量就需要20克。而1瓶人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為2.5克,想滿足療程要求,就要每天用8瓶葯,5天就需要40瓶。

用於免疫缺陷時,預防量為每公斤體重0.2克,每3周用藥1次。也就是說,如果是100斤的人,每3周需要用4瓶葯,並且需要長期持續使用才能保持效果。

也就是說,單次少量注射,對人體免疫力提升很有限,也達不到持久的效果,所以不建議健康人使用。

三、用藥需要面臨風險

美國FDA在2013年發佈安全通報,在靜注人免疫球蛋白的說明書中增加了黑框警告,提示藥物有血栓形成風險。尤其是高齡、長期卧床、使用雌激素、有血栓史和心血管風險者,在用藥時血栓風險更高,應謹慎使用。

藥物有可能導致腎功能不全、急性腎衰竭,有相關風險因素者,需謹慎用藥,用藥時應採用最小輸液濃度和輸液速度。

對於用藥者來說,靜注人免疫球蛋白也是一種異體蛋白,有可能刺激人體產生相應抗體,使藥物被抗體中和,不能發揮作用。用藥次數越多,產生抗體的概率就越大。

健康人可以自身合成免疫球蛋白,但外源性免疫球蛋白輸入過多,可能會抑制自身合成能力,從而導致自身免疫力難以建立。

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需要用人血生產,原料較難獲得,所以價格較高。在使用時還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以及面臨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風險。

總結一下,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雖然可以提升免疫力,但有嚴格的適應證和用藥劑量要求。單次小劑量用藥的效果不大,而且還需要面臨用藥風險,所以不建議健康人使用。均衡飲食、規律作息、合理運動的健康生活,才是健康人提高免疫力最有效的方法。

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