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莫名奇癢一年余,每每抓至皮膚出血!中醫用此方治

病 案

患者,男,75歲。

主訴:全身瘙癢1年余。患者不明原因全身奇癢難忍1年余,每每瘙癢抓至皮膚出血,胸腹部呈大片狀紅色丘疹,皮膚粗糙、增厚、不流水,嚴重影響睡眠。患者體胖,大便干,舌紅,苔黃濁膩,脈弦

西醫診斷:過敏性皮炎

中醫診斷老年性皮膚瘙癢症,治以涼血潤燥,祛風止癢。

來源:攝圖網

處方:徐長卿大青葉白茅根丹參薏苡仁各20克,生地金銀花各15克,當歸土茯苓各12克,白鮮皮甘草各10克,大黃5克。7劑,水煎服,每日2次。並囑其忌酒及辛辣食物。

同時輔助外用洗劑:黃柏苦參地膚子蛇床子各30克,甘草15克,花椒小薊各10克。共7劑,水煎外用,每劑可用2天,每日2次。

二診:患者訴全身瘙癢減輕,皮疹仍未消退,現症見下肢遇熱瘙癢。上方續服,加生石膏15克,白茅根減至15克,煎服法同前。

三診:患者訴上身瘙癢明顯好轉,皮疹逐漸消退,下肢仍遇熱瘙癢,上方生石膏、白茅根加至30克,共7劑,煎服法同前。

四診:下肢瘙癢癥狀減輕,皮疹減輕,二便正常。大黃加至10克,另包(大便干時加服)。共7劑,鞏固治療。

隨訪至今,患者癥狀基本消失。

體 會

本案屬全身瘙癢症,患者年逾花甲,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血虛風燥,膚失濡養,久病入絡,脈絡淤阻,則症見皮膚粗糙、增厚、不流水。血虛風燥,津液不足,肺陰虧虛,大腸失於濡潤,則大便干。加之患者體形偏胖,嗜食肥甘厚味,脾胃運化失健,濕熱內蘊,阻滯氣機,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於皮膚腠理而癢。舌紅苔黃濁膩,脈弦,均為血虛風燥,濕熱內阻之象。

治以涼血潤燥,祛風止癢為主,兼清濕熱生地滋陰涼血,當歸活血養血,丹參活血養血散淤,三葯合用動靜相宜,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土茯苓、薏苡仁、白鮮皮合用增強清熱燥濕、祛風止癢之功。徐長卿活血解毒、祛風止癢。大青葉、白茅根、金銀花清熱涼血解毒。妙用大黃破氣分積聚,散血分淤滯,兼通便。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葯。並配合外用洗劑清熱燥濕止癢。

白鮮皮。來源:昵圖網

患者服藥7劑後,瘙癢減輕,故白茅根減量。症見下肢遇熱瘙癢,故加生石膏清熱瀉火。三診見上身瘙癢明顯好轉,下肢仍遇熱仍瘙癢,故加重生石膏、白茅根。四診癥狀明顯好轉,另包大黃,若患者大便干,可酌加。

(所刊方葯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來源丨《醫藥星期三》2024年 總第0996期

編輯丨李家華

校對丨劉松雨

二審丨張越

終審丨劉慧英 鍾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