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身邊絕大部分人都「陽過」了,這算是群體免疫了嗎?沒感染新冠的人還會「陽」嗎?
答: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什麼事群體免疫,群體免疫和群體免疫力是一個概念嗎?
網上搜一搜「群體免疫」這個詞,給出的答案是: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group immunity),是指人群或牲畜群體對傳染的抵抗力。群體免疫水平高,表示群體中對傳染具有抵抗力的動物百分比高。
我認為,「群體免疫」和「群體免疫力」應區分開,「群體免疫」是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群體內,當面臨致病微生物感染的時候,這個群體中的個體,有相當多的比例通過感染或者接種有效疫苗獲得了對該致病微生物的免疫力,哪怕再有傳染源進入群體內,也不會造成群體中持續的感染,這種狀態為實現了「群體免疫」。而「群體免疫力」則是一個群體中具有免疫力的個體所佔的比例,群體免疫力可以高,也可以低。
有關群體免疫,爭議比較多,即使現在再談這個話題,仍然會引起一些人的非議,甚至是謾罵。但是,很多傳染病的確存在這種現象,當群體中有相當多的人感染後,獲得了免疫力,疫情由集中爆發高峰逐步平穩下來。這種群體免疫力不是一直不變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個體體內免疫力的下降,或者病原體變異。打破了這種暫時的群體免疫平衡,疫情又重新出現波動。
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以後獲得的免疫力持久性不同,像甲肝病毒,一個人感染一次,一般終生獲得免疫力,而對新冠病毒來說,目前認為感染後免疫力不是終生的,一些人還會感染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其中既有免疫力的下降導致的再感染,也有病毒變異導致的免疫逃逸。
具體到網友提出的問題,身邊大部分人陽過了,是不是群體免疫了。如果身邊的人比較穩定,大家都接觸過新冠病毒,該感染的已經感染了,這種短時間不再出現大規模感染的現象,可以看作暫時實現了群體免疫。
如果是有些人採取了非常科學、非常嚴格的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防護措施,平時獨來獨處。也就是說,還有一些沒有機會感染的人存在,那不算是實現了感染後群體免疫。這種情況下,一旦放鬆個人防護,或者傳染源進入獨來獨處的人的生活環境中,就會有人感染。
第二個問題:沒感染新冠的人還會「陽」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分析一下「沒有感染的人」,其實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真正沒有感染的人,這部分人沒有接觸到病毒,或者接觸了,但是抵抗力強,沒被感染。另外一部分人其實是無癥狀感染者,這部分人感染了,只是沒有癥狀而已。
如果由於個人防護做到位,或者生活在一個相對偏僻,少與人接觸的環境下,暫時沒有感染。這部分人,一點放鬆防護,或者由傳染源引入,就會感染。
如果屬於抵抗力強,接觸過病毒,但自始至終沒有感染。這種情況,對奧密克戎來說,比較少見,但的確有這種人。任何傳染病,哪怕傳染性再強,也的確存在這種不易感染的人。這種抵抗力強,可以是終生對這種病毒不感染,也可以是某一階段,身體抵抗力超強。如果是後者,一旦抵抗力弱了下來,碰到病毒還會感染。
另外,也取決於病毒,如果下一波有更新的變異株出現,而這種新的變異株對先前抵抗力強的人來說,抵抗力不強了,就會感染。
如果屬於無癥狀感染者,這與有癥狀感染者類似,他們其實感染了,只是自己不知道。這種情況下,體內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但這種免疫力不一定持久,未來還有可能再次感染。
來源:來源:疾控張衛博士(北京疾控中心研究員 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
問: 我懷疑自己是「無癥狀感染者」,有什麼辦法知道自己有沒有「陽過」?還需要防護嗎?
答: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分為不同的情況:
如果判斷自己目前「正在進行中」的無癥狀感染者,可以採用核酸檢測的方法,最好是重複多次核酸檢測,單次檢測往往有遺漏,出現假陰性。如果核酸檢測陽性,自己無癥狀,那就是感染了。
如果判斷「曾經」陽過,比較難,也比較複雜,具體也分為不同的情況。
沒有打過疫苗的人:
可以通過檢測新冠抗體的方法,主要檢測的是新冠病毒的igg,igm抗體。這兩種抗體代表的意義不同,igg抗體持續時間長,一般是現在及過去感染。igm抗體陽性持續時間短,一般代表近期感染。但考慮到新冠病毒感染後抗體檢測有誤差,不同的檢測試劑、檢測方法,結果會不一樣。另外,抗體檢測結果還受到身體其它疾病、其它因素的干擾,可能出現假的陽性或者假陰性,所以,只作為是否感染的參考。
打過滅活疫苗的人:
因滅活疫苗接種後,身體產生的抗體類型與自然感染產生的抗體類似,針對病毒n蛋白、s蛋白等的抗體都有。不容易區分自然感染,還是接種疫苗後產生的抗體。特別是接種疫苗三個月以內的人,更不容易區分。
如果接種滅活疫苗時間很久了,比如,超過半年,甚至一年了,這個時候,絕大多數人體內的抗體降低了。這個時候,采血檢測抗體,如果抗體滴度很高,很有可能近期感染了。
打過除滅活疫苗外的疫苗:
如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這些疫苗一般是用新冠病毒的s基因或者s基因的一部分,如受體結合域(rbd)基因,重組到載體中,在人體內合成新冠病毒的s蛋白,或者受體結合域多肽蛋白,或者是體外生物合成相關的蛋白,作為抗原(疫苗),刺激人體產生針對新冠病毒s蛋白或者受體結合域的抗體。
所以,打了以上非滅活疫苗的人,體內不會有n蛋白產生的抗體。可以通過檢測n蛋白的抗體,來判斷是否感染過新冠病毒。
如上所述,抗體檢測誤差較大,人體抗體會隨着時間變化而變化,只能是參考。如果有條件,可以測一下。為了提高可靠性,最好使用化學發光法檢測。
至於是否需要防護,在人類結束新冠疫情之前,適當防護,還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老人、有基礎性疾病的人,更需要防護。
來源:來源:疾控張衛博士(北京疾控中心研究員 北京協和醫學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