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有這五種表現,是腎在向你求救,你要在意起來啊

腎臟是我們身體內十分重要的一個排毒器官,具有內分泌功能,所分泌的腎素、前列腺素及易促紅細胞生成素、激肽等都十分重要。腎臟的功能是非常強大的,但是如果不注意保養的話,健康的腎臟有可能也會一步一步走到尿毒症的階段。

從腎損傷到尿毒症,到底有多遠?

階段

1

腎病

常見的高血壓高血糖,以及腎小球腎炎等疾病或者長期用藥,都可能損傷腎臟健康並引起腎病。

階段

2

代謝異常

腎臟功能受損意味着代謝廢物和水電平衡的功能會遭到破壞,致使我們體內的排毒功能減弱,使得毒素堆積在體內無法及時的排出。

階段

3

腎功能不全

腎病不斷發展下去,會進一步損傷腎小球,毒素不斷堆積後,腎臟各方面的功能也會出現異常,此時也會出現四肢無力,以及代謝功能障礙等表現。

階段

4

腎衰竭

進入腎衰竭階段,意味着腎臟的損傷程度已經很嚴重了,通常會有夜尿增多、疲倦無力、全身浮腫等表現,體內的酸鹼平衡,也會因為腎衰竭而受到影響。

階段

5

尿毒症

腎衰竭會進一步發展到尿毒症階段,此時腎臟中的組織損傷範圍已經超過95%,可以說腎功能已經基本消失,除了全身浮腫以外,還會有噁心嘔吐、高血壓等表現。基本無法逆轉。只能通過血液透析、換腎、腹膜透析等手段,代替失去功能的腎臟工作,並且這種治療是終身的。

腎臟有問題,是有徵兆的!

1

尿液異常

● 蛋白尿

蛋白尿是腎病最常見的表現之一,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泡沫尿。一旦尿液含蛋白質就會生成小分子物質,析出泡沫,猶如雞蛋加水攪拌一般。這是因為腎小球濾過膜受損,蛋白質漏出,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何辨別蛋白尿

如果尿液成分比較單一,沒有炎症、尿糖尿蛋白,衝擊形成的泡沫很快就會消失,而如果尿液中含有尿蛋白,水面的張力就會被改變,就像咖啡泡沫一樣,久久不散。

● 尿量變化

一般正常情況下,正常人每日的尿量在1000至2000毫升左右,如果每天的尿量少於平日里的四分之一,這表示少尿,需警惕。另外,夜尿頻繁即夜尿次數超過兩次,提示可能存在腎功能不全的問題。

● 尿液顏色變化

正常尿液顏色為透明呈淡黃色的。尿液呈濃茶樣的棕褐色,警惕急性腎衰竭的可能性。尿液醬油色提示可能存在血紅蛋白尿、腎衰竭等問題,一般好發於急性血管內溶血病人。

● 尿液有異味

健康者如果平時飲水量夠,尿液是淡黃色,不會有太重的味道,而飲水不足時則會產生「尿騷味」,但是如果有腎損傷或血糖升高的情況,尿味又會不一樣,會有腐爛氣息。

2

四肢水腫

臨床中,90%以上的急性腎炎患者最明顯的特徵便是四肢水腫,也正是水腫出現,讓很多患者發覺腎臟有問題,尤其是在早上起床後,面部腫脹,雙腿浮腫,皮膚按壓後不回彈、形成凹陷。都是因為水無法在腎臟正常排出,只能聚集於皮膚下面的軟組織。

3

高血壓

血壓升高也有可能是腎臟疾病導致,當大量水分瀦留囤積在血管內部,便會導致血壓升高,並且一般無法通過降壓藥緩解。

4

皮膚瘙癢

渾身上下皮膚瘙癢、乾燥蛻皮,也可能是腎臟疾病發出的信號。多數尿毒症終末期患者,血液遊離大量尿素,需要透過皮膚毛囊排泄,這些尿素反覆刺激神經末梢,令人感覺瘙癢無比。但這種瘙癢並不會局限在特定部位,而是渾身上下都有可能。

5

吃飯沒胃口

食慾減退、食欲不振,大多數人會覺得是腸胃功能差的表現,但也有可能是腎功能疾病所致。當毒素大量囤積在體內,無法正常排出,會使消化系統受損,尿素反覆瀦留,繼而出現食慾減退。

保護腎臟,養成這幾個飲食習慣

1

不要暴飲暴食、不要吃太咸

暴飲暴食和愛吃鹹的,會加重腎臟的負擔,破壞腎臟功能。

2

不要吃太多肉食和富含蛋白質食物

肉食和富含蛋白質食物吃多了會增加腎臟負擔,加速腎功能衰退,引發腎臟疾病。

3

不要吃太油、太甜

太油、太甜的食物容易引發肥胖,導致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增加腎臟負擔。

4

多喝水、不要憋尿

水分攝入少會導致尿量減少,增加尿液的毒素,引發腎結石尿路感染

5

少喝含糖飲料

過度攝入甜飲料,會增加腎臟負擔,提高腎臟損傷機率。


來源|央視《生活圈》,武漢同濟醫院

科普|陳知水 器官移植研究所 教授、主任醫師

張偉傑 器官移植研究所 教授、主任醫師

編輯|謝雪嬌

策劃|蔡雄、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