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高血壓家族

我和我的高血壓家族

天津大學泰達醫院 李青

我是一名內科醫生,也是一位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已經7年了,從發現高血壓就開始用藥。



有人說,你們醫生還吃藥?那你太不了解醫生了。醫生也是血肉之軀,醫生也會生老病死,醫生也像別人一樣生活,醫生也會鬧病的。更何況,高血壓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

我就有高血壓遺傳基因,家族中許多人患高血壓,父系、母系都有,我一個叔叔和一個舅舅都是50上下的年紀急性腦血管病去世的。

那我就說說我的高血壓家族。



先說我的父系:

我爺爺61歲腦梗,62歲時再發腦梗去世。第一次腦梗就比較嚴重,偏癱,生活不能自理,失語,說不出話,所以總着急,經常發脾氣,有時候急了就撿起鞋投擲我奶奶。

發生腦梗後,家人才知道我爺爺有高血壓和糖尿病,至於之前知不知道,我就不記得了,好像之前沒有用過什麼藥物。不過,40多年前,也沒有什麼好葯可用。

我父親2個弟弟3個妹妹,我父親是長子。兄弟姐妹6人中年以後都出現了高血壓。

我大叔是軍人出身,後來轉業到某機關單位做辦公室主任。

我的家鄉以豪飲而著名,周邊的縣市一說起我們那個地方的人,第一個評價就是能喝酒。在那樣的大環境中做辦公室主任,喝酒的機會自然就比較多。在我的印象里,他當兵的時候好像不怎麼喝酒,而且酒量也不大,自從到地方後喝酒才逐漸多了起來,後期似乎有點酒癮了,見了我這個晚輩都要喝。



我大叔耿直、豪爽,但現在說起高血壓這件事,他應該還有點固執。我爺爺腦梗後,一家人都有了高血壓這個概念,但說實話,對高血壓危害的認識還是不透。

我大叔的身體素質很好,去世前還經常運動。他知道自己有高血壓,但好像不當回事,他從不認為一個高血壓能把他怎麼樣,所以飲酒沒有控制,藥物也沒有跟上,血壓一直就高。

1994年他48歲那年突發大面積腦梗,深度昏迷,後來再也沒有醒來。那時是冬天,天氣特別冷。而在半年前,長他6歲的我父親剛發生了腦梗,他如果引以為戒,注意控制血壓,悲劇應該不會發生。

他走的乾乾淨淨,沒有拖累別人,但那麼年輕、那麼好的身體,說沒就沒了,總是感覺很遺憾。

我小叔叔和三個姑姑50歲後都先後出現了高血壓,不過都堅持用藥,除了二姑姑去年因癌症去世外,大姑、小叔、小姑的身體還不錯。


再說我的母系:

我父母結婚那年,我姥爺腦出血去世,只有58歲。不過,就算這個年齡,在他的兄弟中,他還算長壽的。他的幾個兄弟都愛喝酒,酒量都很大,都是腦出血去世的,都沒活過60歲,跟他經常喝酒的弟弟只活了53歲。

我母親2個哥哥1個弟弟。

我二舅的情況我已經說過了,如果您有興趣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我二舅這個人一輩子節儉,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捨不得喝酒,發現高血壓後也捨不得用藥。1991年54歲那年突發腦出血,從發病到去世也就幾個小時。



我大舅的性格跟我二舅截然不同。我大舅性格豪爽,花錢也比較大方,愛交朋友,愛喝酒,而且喝酒猛,說干就干,酒量非常大。有一次他跟他堂弟喝酒,一盤花生米熱菜還沒有炒好,倆人就已經各幹了一瓶白酒。

我大舅也有高血壓,也用降壓藥,但以他的性格還是大大咧咧不太在意,所以用藥也不規律。

2000年春天,他突發腦出血送醫院搶救。當時他已經69歲,我和我的表哥都擔心他可能挺不過去了。我的大表哥還說,整個家族的男人還沒有一個活過60歲的,大舅已經逃過了家族的「魔咒」,已經很知足了。

可讓我們沒想到的是,大舅竟然挺過來了。剛出院時還有點偏癱,但後來竟然完全康復了,說話、走路和原來一樣,沒有任何影響。唯一不同的是,他聽話了,酒不喝了,而且開始規律吃藥,在治病的事情上就像是一個小學生,讓怎麼吃藥就怎麼吃藥,有時候還主動問我什麼時候去檢查。

前年他因為膽結石發生嚴重膽道感染,住院做腔鏡手術,他也頑強的挺了過來。現在91歲,腦出血後已經22年,身體還算不錯。


再說說我的父母:

我父親不抽煙,不怎麼喝酒,但也有高血壓。幾十年前,人們對控制血壓達標的重要性普遍認識不足,對血壓的控制並不是那麼嚴格。我父親知道自己有高血壓,也用藥,但用藥也不規律,血壓沒有控制正常。

1994年夏,世界盃期間,他隨一個代表團去吉爾吉斯訪問談援助事宜,一下飛機就偏癱了。

當時對方很重視,就安排住進了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最好的醫院,但是,無葯可用。

1994年前蘇聯剛解體沒幾年,吉爾吉斯的經濟轉型比較慢,那時整個國家連生產醬油的技術都沒有,更別說藥廠了,所以藥品嚴重缺乏。我父親在那住院,口服的是維生素,輸的是糖和鹽水,輸液的時候沒有膠布,而是用猴皮筋固定針頭,藥品的短缺程度可想而知。

沒藥可用,但對方又不同意離開,等一個月後返回時我父親已經是個半殘的身體了,在北京機場剛見到我父親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抱着父親失聲痛哭。這是我成人後第一次和父親如此親密的接觸,沒想到是那個場合那個情況。

不過,從那以後我父親認識到了高血壓的危害,開始積極用藥,現在80多歲,雖一側肢體活動不利,但身體整個狀態還行。

我母親中年以後也出現高血壓,用地平類降壓藥效果一般,60多歲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陣發性房顫、頻發室性早搏等,因為血壓控制不好,所以抗心律失常藥物效果也不好。後來我的同學郭藝芳做安博維(厄貝沙坦)3期臨床觀察,就給我母親在地平類降壓藥的基礎上加用了安博維,沒想到血壓控制得非常好,心律失常也消失了。此後20年規律用藥,心、腎功能一直非常好,直到去年因為胰腺癌去世,享年80歲。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我爺爺、我姥爺那一代,不了解高血壓,對高血壓的危害認識不足,而且也沒有什麼藥物可以使用,所以發生腦梗、腦出血不足為奇。

我二舅,我大叔,知道自己有高血壓,但沒有認識到高血壓的危害,一個捨不得用藥,一個不在乎、不控制、不用藥,最後都毀於高血壓。

我大舅本來是一個高血壓的「反面教材」,沒想到最後卻成了健康勵志典範。他和我父親的共同點是,在高血壓上栽了跟頭後,徹底改變了原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而且知道規律用藥,把血壓控制達標,雖然長期用藥,但還能健康生存。



我50歲時出現高血壓,從發現血壓高的那天起就開始服用降壓藥、降脂葯,到現在用了差不多7年時間,降壓藥最多時用一片地平和一片沙坦。3年前發現糖耐量異常,我就開始用列凈類降糖葯。用列凈後體重下降,最多減了10kg,大家通過我的視頻也許能看到體重的變化。

體重減了5kg時,頭特別暈,一測血壓96/60mmHg,我就停掉了地平;減了10kg時血壓還是那麼低,於是就停了降壓藥。半年時間沒有使用降壓藥,血壓都沒有超過120/80mmHg,後來體重反跳了5kg,血壓上來了,我又開始吃沙坦。

許多醫生的身體也不健康,甚至醫生的平均壽命還趕不上其他群體。值夜班、工作壓力大、熬夜是主因。有個段子說,早起的是醫生和收破爛的;晚睡的是醫生和按摩院的;下班不休息的是醫生和開網店的。雖然的段子,但醫生的生活狀態可見一斑。

我愛運動,飲食也比較清淡,不喝飲料,不抽煙,但喝酒,如果趕上休息日,又遇到聊得來的朋友,可能也喝多一些。我最大的健康問題是熬夜,寫論文、做科普,沒有不熬夜的。

我很難改變現在的生活狀態,也不願意像清教徒那樣生活,所以盡量保持一個相對比較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規律用藥控制血壓達標。疾病是不可避免的,健康是相對的。

疾病的發生,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的原因。先天的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後天的習慣完全可以控制。發生高血壓後,盡量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合理用藥,控制血壓達標,避免出現高血壓併發症,帶病也能健康生存。


從我的家族來看,估計我也逃不過腦血管病這個「魔咒」,我只是希望來得不要太早,不要偏癱給別人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