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強調:別拿5種小病不當回事,一不小心就可能發展成癌症

36歲的小劉做了腸息肉,醫生強烈要求他切除,他軟磨硬泡才跟醫生說好,三個月後再來醫院處理。

但是等小劉再次來到醫院的時候,離上次檢查已經過了兩年。

原來小劉因為工作原因派遣到了國外,這一呆就是兩年,因為平時工作忙,小劉對身體出現的小癥狀都是硬扛,實在扛不住了,再吃點葯。

經過一系列檢查後,醫生對小劉說:「已經癌變了,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小劉感覺天都要塌了,不就是小小的息肉嗎?為什麼會癌變的這麼快啊?

再次強調:別拿5種小病不當回事,一不小心就可能發展成癌症

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雖然導致原發性肝癌的病因有很多,但最常見的就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發現,肝癌中,90%以上的患者往往都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從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到原發性肝癌,這個過程是漫長的,最常見的演變步驟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癌,如果確診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一定不要忽視。

2、乳房囊性增生

很多女性都會伴隨的疾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疼痛、乳腺腺體內有結節等,屬於良性疾病,一般不會發生癌變,但是如果患者不重視,日常生活作息不規律,不注意調理,可能會有癌變的可能。

當患者出現短期內包塊迅速生長,邊緣不清楚,就考慮可能是癌變,如若發生癌變,早起建議手術治療。

3、口腔潰瘍

很多人出現了口腔潰瘍之後沒有重視,認為口腔潰瘍是小毛病,殊不知反覆存在的口腔潰瘍會對口腔黏膜造成損傷,發生癌變的概率也是比較高的。

因此平時發現口腔中總是有反覆存在的潰瘍,需要高度警惕,通過正確的治療進行控制,這樣才能防止口腔癌變惡化。

4、慢性萎縮性胃炎

很多年輕人飲食不規律,久而久之難免有腸胃問題,例如常見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小病,只要沒有影響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放任不管。

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有了局部炎症產生後,病情很可能會有不典型增生以及腸化生的問題,尤其是受到威脅後,癌細胞產生便會誘發胃癌

5、胰腺炎

相信經歷過在「酗酒、暴飲暴食」後胰腺炎發作的人,都知道急性胰腺炎疼起來有多「要命」。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胰腺炎不進行正規的治療和預防,形成慢性胰腺炎,最後慢性胰腺炎再反覆發作,讓胰腺組織反覆受到損傷,那麼患胰腺癌的幾率是會明顯升高的,所以如果發現有胰腺炎一定要積極治療。

那麼癌症發展究竟要多久呢?

人體正常細胞發展為癌細胞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演變過程,「正常上皮→單純增生→異型增生→原位癌→浸潤癌」,這個過程是癌症發生以及發展的一種經典模式。

癌細胞的發生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係,當癌症得不到有效抑制的時候,就會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很多人對於身體的變化根本不放在心上,所以大部分癌症都是慢慢拖出來的,讓身體慢慢被「拖垮」。

多數實體腫瘤從細胞突變到癌細胞形成,再發展到腫塊,最終確診癌症,往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從無到有」的過程,通常都需要8至10年左右。

這些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一定要重視

1、不明原因消瘦

短時間內體重急劇下降往往是癌症第一信號。驟然消瘦在乳腺癌和肺癌患者中最常見,其他還包括肝癌和腸癌等,如果不運動不減肥,體重卻莫名下降10%,應及時就醫。

2、頻繁發燒或感染

體內感染會導致發燒,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燒則可能是淋巴癌等癌性病症的徵兆。白血病還可能導致反覆感染、疲勞、疼痛及其他流感樣癥狀

3、持續咳嗽或沙啞

持續不停的咳嗽可能是肺癌的先兆,而聲音沙啞可能是頭部或頸部腫瘤的表現,頭部或頸部腫瘤如今在年輕人中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值得引起注意。

4、腹痛、下墜、便血

凡是30歲以上的人出現腹部不適、隱痛、腹脹,大便習慣發生改變,有下墜感且大便帶血,繼而出現貧血、乏力、腹部摸到腫塊,應考慮大腸癌的可能。

5、皮膚髮黃

黃疸是指皮膚和眼睛發黃,由膽汁積聚造成,表明身體無法分解膽汁。黃疸是胰腺癌最明顯的癥狀之一,也是膽囊癌和肝癌的早期癥狀。

6、持續性胃痛或腹痛

如果不適感位於右上腹,可能是膽囊癌的癥狀,持續的胃痛也可能是白血病或食管、肝臟、胰腺、結直腸癌或睾丸癌的癥狀。

出現以上種種可疑信號,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並進行必要的檢查,以免貽誤病情,造成終生遺憾。